开栏语:7月的连阴雨过后,“蒸煮”模式开启。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头顶烈日,或在施工现场埋头苦干,或在街头挥汗如雨,或身处高空作业,用汗水和奉献书写劳动人生。他们是电力抢修工人、快递员、交警、环卫工人、建筑工人、铁路工人……炎炎烈日下,他们的坚守和付出,是对爱岗敬业的最好诠释。
本报今日起推出《高温下的坚守》系列报道,向高温下奋战在一线的劳动者致敬!
秦楚网讯(十堰晚报)文/记者 杨天娇 图/记者 吕世银 报道:
头顶是明晃晃的太阳,脚下是狭小的绝缘斗臂,四周是高压导线,刘飞和同事小心翼翼配合着作业。
供电“特种兵”:工作一小时,手套都能倒出水
8月4日9时,室外气温已超过37℃,气象台多次发布高温预警。烈日下,国网十堰供电公司配电带电作业班的刘飞和同事卢振鹏正在市中医医院附近带电搭火作业。
记者找到刘飞时,他正在12米高的带电作业车绝缘斗里工作。
高空带电作业一小时,贴身穿的衣服已能拧出水。
带电作业就是在高压线路、设备上不停电进行计划检修、缺陷处理作业,是保证居民用电的有效措施。但是,带电作业需要穿上厚厚的绝缘服、戴上绝缘手套。
“高温下,体感会更热。”9时30分,绝缘斗内温度高达50℃。在这个狭窄得连转个身都困难的空间里,不到5分钟,豆大的汗珠就顺着刘飞、卢振鹏的面颊往下流,被汗水浸透的衣服紧贴在身上。
完成工作后,刘飞大汗淋漓,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流。
刘飞他们作业的新线路承担着附近远大新村600多户居民的供电任务,如果断电接线,会造成武当路近5万户居民、100多家单位停电。炎炎夏日,停电作业不可取。
10时,新线路带电搭火完成,远大新村通上了电。“等测试完毕,工作才算全部完成。”说话间,下到地面的刘飞已将一瓶矿泉水一饮而尽,而他的手套已经能倒出水。
在三四十度的高温下,作业人员必须穿戴严实的屏蔽服、绝缘手套和安全帽。
工作20年,刘飞早已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他说:“每年最冷最热的时候就是用电高峰期,每次带电作业都是对身体素质的考验,身穿绝缘服,戴着厚手套,夏天根本透不过气来。”
记者了解到,城区配电带电作业人员是供电行业的“特种兵”,这样的带电工作一年超过500次。由于上个月持续降雨,不能作业,晴天后他们每天都要不停地奔赴各个作业点。高温下,他们的坚守和付出,也是对“爱岗敬业”价值观的最好诠释。
空调安装工:一天至少流三四斤汗喝上十瓶水
站在6楼室外墙上装机,一条安全绳就是吴刚的生命绳。
连日来,我市气温持续飙升,不少网友自我调侃“命是空调给的”。为了他人的清凉,空调安装工顶着烈日不停在高楼间忙碌着。
今年40岁的吴刚从业已有20年,他的搭档是27岁的江宝,两人是人商家电格力品牌的空调安装工。
火辣辣的太阳光射下来,吴刚脸上的汗水不停地往下滴。
8月5日9时,城区气温直逼37℃,记者跟随吴刚来到六堰一小区,为市民刘先生家安装空调。
“每年5月初到8月底,是空调安装高峰期。今年5月,我们安装了200多台,也是最忙的时候。”吴刚说,他们一般早上8时上班,天黑才能忙完。“今天是少有的清闲,只有5台空调需要安装。”
“这个客户住在6楼,难度应该不大。”说话间,两人肩抗手提各种工具上楼了。“电钻、绳子、工具包……有大几十斤重。”
站在6楼外装机,一条安全绳就是吴刚的生命绳。
安装空调既是技术活,也是体力活,胆子小、力气小都干不了。“验机、确认位置、打眼、固定支架、安装、测试……”吴刚说,“老旧小区的客户安装难度大,耗费的时间也长。”像吴刚这样的熟练工,老旧小区平均不到1小时就能安装一台空调,新小区有空调架的更快。
确定好空调安装位置后,吴刚要到室外墙上安装空调架,摆放外挂机。
9时30分,骄阳似火,吴刚绑好安全带,利落地翻出窗外。6层楼近20米的高度,对他来说早就习以为常。
空调安装是高危、高温、高空职业。
“说不辛苦是假的,不过习惯了,有时还爬到30多层楼的墙外干活。”很快,吴刚的衣服被汗水湿透了,汗珠不时顺着脸颊滴落。
“小的有六七十斤重,大的上百斤。”每次最难安装的是挂室外机,打钻、接线、抽气等都是技术活,必须两人配合完成。
不到一小时,空调安装完毕。
“我们这个工作,在最热的时候出现,凉爽的时候离开。一天至少流三四斤汗,喝上十瓶水。”吴刚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笑着说。调试完毕,来不及享受清凉,吴刚和搭档收拾工具准备赶往下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