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房陵千年史 ——房陵文化挖掘整理后记

时间:2017-04-17 08:40 来源:十堰日报     进入数字报 我要爆料

袁正洪,男,1950年出生于房县。中国诗经学会会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中国屈原学会理事,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湖北省武当文化研究会理事,湖北省武当道茶产业协会理事,十堰市武当武术协会顾问,十堰市民俗学会和十堰市诗经尹吉甫文化研究会会长,十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组成员。研究编著了《诗祖尹吉甫故里房陵文化研究丛书》——《中华诗祖尹吉甫研究》、《中国历代帝王将相特放房陵籍录》、《房陵文化研究文论集》。挖掘整理主编了《国风文化房陵典藏丛书》——《神农武当医药歌谣》、《房陵锣鼓歌》。这两套丛书被列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系列成果。

我的家乡房县,古为房陵,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诗经之乡。千百年来,房陵文化影响了祖祖辈辈,并世代相传,成为房陵人不论远在千里,还是异国他乡,都忘不了的引以为豪的家乡历史文化、民俗乡音,常常把人们带到对故乡思念的情感之中。

情感:房陵文化永难忘怀

小时候,当我躺在摇篮里,母亲方应荣沿袭祖辈的习俗,一边摇着摇篮,一边哼唱着民歌伴我入睡。

当我刚学会走路时,逢年过节,哥哥、姐姐就抱着我到街上看舞火龙、玩船灯,听艺人演唱民歌。

在我6岁时,父亲就常带我去看山二黄和民间文艺表演。那时,家里生活困难,我便经常到山里砍柴、挖药,是“砍柴砍到老山坡……”等民歌使我忘掉饥饿和疲劳,为我增添干劲和耐力。

1968年,我高中毕业后来到通省区堤坪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1970年7月,我被招工到房县百货公司工作。因勤奋写作,先后被调到房县商业局、县财办、县委办工作。

1980年,我被调到郧阳报社任驻房县记者,开始坚持利用新闻报道宣传民间文化,以此表达对鄂西北文化尤其是房陵文化难以忘怀的情感。

心愿:让世人知晓房陵文化

1986年,我被调到郧阳地委办公室工作。工作之余,我坚持研究鄂西北民间文化,先后采写了有关伍家沟、武当山、吕家河民间故亊、民歌等新闻稿30多篇,相継被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光明日报》等采用。

每一次到民间采访,都勾起我对家乡文化的深深回想。于是,我心里诞生了一个强烈愿望:一定要把古老的房陵文化挖掘出来,让房陵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房县。

1999年,我邀请房县桥上乡(现野人谷镇)杜川村张先忠到丹江口市官山镇吕家河村了解当地民歌发掘工作,并鼓励他整理桥上民歌,作为房县民歌文化的基础。此后,张先忠的父亲三次到桥上乡(现野人谷镇)黑龙洞、长岭一带搜集民歌,还请当地民歌师搜集整理了80多本共1000余首民歌。

2004年8月8日,我与好友杨兴炳到房县采访,向房县县委建言挖掘房陵文化。该县领导非常重视,县委召开常委会将房陵文化挖掘工作纳入全县重要工作之一,并于同年底将房陵文化挖掘工作列入政府工作报告,在全县产生强烈反响。

挖掘:房陵民间文化的“长征”

2004年9月9日,我与十堰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潘彦文、李相斌等人专程到房县桥上乡(现野人谷镇)杜川村等地进行民歌采风,拉开了房陵文化挖掘工作序幕。

2004年11月18日,我和省文联、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相关人员深入房县考察房陵文化,提出了“房陵文化圈”的概念。

2005年5月23日,我和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傅广典及潘彦文、李相斌先后到房县、竹山县、竹溪县部分乡镇进行民间文化采风。此后,我又先后到房县10多个乡镇和郧县(现郧阳区)、郧西县、丹江口市及武当山特区部分乡村采风民间民俗文化。

在此过程中,我发现房陵民歌种类多,有过山号子、田歌、灯歌、小调、风俗歌、儿歌、待尸歌等。演唱腔调多,有高腔、平腔、包腔、拉花腔、八岔腔等。歌词内容丰富,不仅有反映当地风土人情、生产劳动、恋爱婚姻等内容的民歌,还有包含 “五经四书”、“增广贤文”等内容的长篇叙事民歌。

房陵文化考察工作,受到房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民间民俗文化大普查,各乡镇共抽调工作人员250人,组成60个工作专班,深入到村组户进行民间民俗文化普查搜集,普查覆盖面占全县总人口的45%。经初步摸底发现,全县会唱民歌、会讲民间故事的有5万余人;民间打击乐班子有200多个,民间乐手达2000余人;各乡镇、村每年组织民歌会3000多场;全县能唱1000首民歌的有300人,能唱500首民歌的有1250人,能唱100首民歌的有6000人。一批民间艺人被当地人称为“民歌王”、“故事王”、“谚语王”、“唢呐王”、“民间戏曲王”、“皮影王”。

探索:尹吉甫文化的魅力

1982年,我到广西大学新闻系就读,听到老师讲古周朝诗经文化及诗经 “六月”、 “崧高”、 “烝民”时, “文武吉甫,万邦为宪”、 “吉甫作诵,其诗孔硕”、 “吉甫作诵,穆如清风”等内容让我倍感亲切。自此,我开始特别注意从古书中寻找有关中华诗祖尹吉甫的记载,还特地购买了 《诗经全译》一书。

2006年3月6日,为挖掘以诗经文化为主的房陵文化,我发起成立了十堰市民俗学会。2010年6月27日,我创立了十堰市诗经尹吉甫文化研究会,开始对诗经尹吉甫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多次到房县尹吉甫镇、青峰镇等10多个乡镇采风,走访群众2百余人次,搜集有关资料百余万字,拍摄照片万余张,还有大量录音、影像资料,先后挖掘出尹吉甫传说故事50多个、与 《诗经》相关的民歌20多首,撰写了2.6万余字的 《尹吉甫传说》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申报书。经专家评审, 《尹吉甫传说》被列入湖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此外,我还先后赴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四川省泸州市了解诗经尹吉甫文化。经研究论证表明,尹吉甫,房陵人,仕于周朝,食邑房,卒葬于房。2010年8月3日,在石家庄召开的中国诗经学会第九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我作了题为《中华诗祖尹吉甫与诗经研究》的发言,引起与会专家高度关注。2014年12月3日,《尹吉甫传说》被国务院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推荐名录。

弘扬:打造房陵文化名片

2007年6月12日,我到房县参加该县首届民间文化艺术节活动,次日回到办公室后发现电脑被盗,多年整理的房县民间民俗文化及诗经尹吉甫文化等资料丢失,心痛之余,只得再次采访和整理。

我在挖掘诗经尹吉甫文化之初,身边很多人不理解。有人说:“你‘疯了’”,还有人说:“有空就玩玩,何必自找苦吃!”而我始终认为,研究民间文化虽然苦,但苦中有乐。多年来,我根植于民间,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结交农民朋友百余人、专家朋友50多名,为房县民间民俗文化及诗经尹吉甫文化的挖掘整理奠定了基础。

如何把以诗经尹吉甫文化为主的房陵文化打造成知名品牌,我认为,倾情挖掘是基础,专家指导是关键,宣传舆论是喉舌,领导重视是保障。

多年来,省委、省政府对房陵文化挖掘工作十分重视。2012年2月26日,时任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现任天津市委书记)在十堰市三级干部大会上强调:“十堰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华诗经文化影响巨大。”

2010年8月6日,时任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李春明在写给 “中国 (房县)《诗经》文化节”的贺信中说:“以诗经文化为代表的房陵文化,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的宝贵资源。希望房县努力打响诗经文化品牌,为湖北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大省,实现中原崛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11年7月8日,我撰写了万余字的《关于加強湖北国际知名文化品牌——中华诗祖尹吉甫宣传工作的几点建议》。随后,湖北省文联组织专家赴房县调研,对“尹吉甫·诗经文化”予以了充分肯定。

2011年春节,房县原生态诗经民歌表演首次登上湖北卫视春晚舞台。2012年,房县大型诗经民间歌舞《山风》登上湖北卫视全国农民春晚舞台。2012年6月3日,《山风》在央视《我要上春晚》活动中获得第三名。2013年12月7日,《山风》在央视《直上春晚》比赛中获得第三名。央视新闻联播播出专题片《湖北:民歌唱诗经演绎精品》。央视《探索·发现》播出35分钟房县《诗经溯源》大型专题片。新华社、《人民日报》、《湖北日报》等纷纷报道房县诗经尹吉甫文化。

十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房陵文化整理、研究、宣传工作, “诗祖尹吉甫故里”被评为十堰名片。房县大力倡导房陵文化 “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农家大院”,成功召开了中国 (房县)诗经文化节和研讨会,使诗经文化唱响全国。

(编辑:鲁巍 新闻报料:8110110     在线纠错

推荐阅读

视频推荐


首页

回顶部

【秦楚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秦楚网”、“来源:十堰日报”或“来源:十堰晚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十堰日报社,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秦楚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82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