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环境整治“下重手”

——丹江口市做好确保一江清水永续北送工作透视

时间:2016-12-21 15:08 来源:十堰日报     进入数字报 我要爆料

秦楚网讯 (十堰日报 记者 马胜江通讯员 张庆辉 田富贵 印丽丹 )报道: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为确保一江清水永续北送、确保库区人民生活幸福,丹江口市按照 “城乡统筹、全域推进、突出重点、群众参与、政府引导、确保长效”的思路,整合资源、突出特色,举全市之力加快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统筹谋划 快速推进

在丹江口市六里坪镇蒿口村,正在修建的垂直潜流式人工湿地主体工程已完工。

丹江口市自2010年至2012年被列为全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重点示范区以来,累计争取项目资金5263万元。今年,该市再次吹响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冲锋号,计划完成投资14700万元,对18个镇 (办、处、区)147个村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和畜禽养殖污染实施集中整治。

筹资金,上项目。有限资金如何发挥最大效益?单个项目的实施能不能达到预期效果?面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点多面广等难题,丹江口市委、市政府发出了“一定要高瞻远瞩,实现农村环境整治与精准扶贫、生态家园、美丽乡村、生态镇(村)、乡村旅游有效结合”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战略实施最强音。

“凡是投入农村的项目,优先安排在农村环境整治上。对中央资金坚决做到专款专用,重点向整治村倾斜。”丹江口市环保局工程技术人员陈进春说: “以突出环境问题整改为抓手,在项目实施时灵活运用技术,就地处理农村污水,绝不让污水直接排入环境敏感区水体,保障水源区水质安全。”

截至目前,该市147个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开工率达100%,主体工程建设完成率达85%;完成污水管网建设48公里、污水人工湿地处理系统36套、垃圾池489个。项目覆盖面积达81.64万亩,直接受益人口达3万余人。 “猪—沼—果、猪—沼—鱼、猪—沼—菜”等庭院经济模式在各地初步形成,生态效应逐步显现。

创新思路 标本兼治

如何确保工程顺利推进?项目建成后如何保证长期稳定运行?

“基础设施建设不难,难在如何让这些设施长期稳定发挥效益。”丹江口市环保局副局长夏廷平说: “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我们必须探索新路子。”

对此,丹江口市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行奖补扶持,每个环境整治村都安排部门包村、企业援村,形成了 “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肩上有责任”的良好工作局面。同时,该市上下统一思想、统一步调,按照 “清扫社会化、清运市场化、管理制度化”的工作思路,建立卫生保洁约束机制。特别是村民理事会定期督促检查机制的创建,不仅有效解决了长期以来村庄环境卫生保洁难问题,更成为该市发挥村民智慧、带动村民共同参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创新之举。

如今, “扫干净、摆整齐、无污水”的观念已深植丹江口市人民的心中,农村污水横流、垃圾乱丢的现象已成历史,村在景中、景在村中的画卷徐徐展开。

乡村变美 村民受益

干净、整洁、舒适是人们居住所需,良好的村容村貌是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幸福之基。

“现在大家都改掉了把垃圾扔在门口的习惯!”丹江口市浪河镇黄龙村张女士说: “村里有了垃圾桶,谁还把垃圾到处乱扔?再说,村里还有卫生管理员监督呢。”记者看到,在离张女士家不远的地方就有一个垃圾桶。而她所说的卫生管理员就是村民代表。据悉,为确保村内卫生环境良好,黄龙村推选村民代表担任卫生管理员,在负责村容环境的同时监督村民行为,宣传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对农村发展带来的利好, “共同保护环境,打造美丽家园”已成为该村村民的共识。

良好的村容村貌为黄龙村发展乡村旅游业打下了坚实基础,该村双龙紫云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是丹江口市首家乡村旅游合作社,计划投资9000万元,分三期建设。目前,一期工程已基本完成,总投资1120万元,主要用于双龙紫云景点、武当峡谷漂流休闲广场标识牌、武当道茶发源地标识牌、太平桥、黄龙生态停车场、饶氏庄园维修等建设,现已形成了效果良好的整体景观效应。双龙紫云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共有登记股民66户,现金入股达125万元,房屋入股达3011平方米,场地入股达4152平方米。在全体村民的努力下,黄龙村被省发改委授予 “绿色幸福示范村”称号。

“下一步,我们将在巩固整治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镇容村貌环境卫生保障机制,坚持预防与治理并重、投入和管理结合,使城乡人居环境得到持续有效提升,让绿水青山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群众生活幸福的金山银山。”丹江口市环保局局长蔡光耀充满信心地说。

(编辑:李功航 新闻报料:8110110     在线纠错

推荐阅读

视频推荐


首页

回顶部

【秦楚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秦楚网”、“来源:十堰日报”或“来源:十堰晚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十堰日报社,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秦楚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82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