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检员检查产品质量。
秦楚网讯(十堰日报)通讯员 刘淳 赵文丽
7月19日,在位于竹山县麻家渡镇柿树坪村1组的正午袜业扶贫车间里,10多名工人正操作织袜机生产袜子。“我原来在外打工,不能照顾孩子和老人。现在,我在家门口的扶贫车间打工,不仅方便照顾家人,每月还能挣2000元。”正在车间织袜子的麻家渡镇涧沟梁村村民曾照秀说。
正午袜业扶贫车间于2018年12月建成,2019年2月正式投入生产,目前有144台织袜机,吸纳30多人就业,其中近一半是贫困群众。制袜的所有工序均实现自动化,每名工人负责12台机器,一台机器每天可制袜150双,80%的产品销往日本、美国、瑞典等国家和地区。
“我们用工的对象主要是镇上的闲置劳动力,特别是贫困群众、留守妇女。车间采取‘村委会+企业+贫困户’模式运营,项目投资3000万元,厂房占地1600平方米,可吸纳镇内及周边乡镇200余人就业,是目前竹山县乡镇扶贫车间中投资规模最大、带动贫困人口就业最多的车间。”正午袜业扶贫车间负责人邵鹏介绍道。
“对新入职的员工,我们安排为期一个月的岗前培训,培训期间工资为1500元,培训结束后正式上岗。车间实行计时工资,白班一天70元,夜班一天120元,工人平均月工资在2000元左右。”车间技术员张康告诉笔者。
“从我家到车间5分钟就走到了,现在不仅能拿工资了,还方便照顾老人和孩子,生活工作两不误,感觉生活更有盼头、脱贫更有劲头了。”扶贫车间工人杨某高兴地说。
目前,正午袜业已在竹山建成城区、宝丰、溢水、麻家渡、擂鼓5个扶贫车间,未来还将陆续向其他乡镇延伸。 “村口办车间效果真是好,充分激发了群众的内生动力,大家的干劲越来越足了。”柿树坪村党支部书记袁观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