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政务 党建 视频 图片 社区 评论 旅游 电商
客户端 微博 微信 抖音 数字报

喜迎二十大 热血铸丰碑| 舍身襄渝线 英名永流传

时间:2022-06-09 08:54    来源:十堰日报  字体:  打印  播报

老营烈士陵园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位于武当山特区的老营烈士陵园,是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在襄渝铁路建设中牺牲的196名先烈于1973年建成。现有202名英烈在此安息,其中6名红军烈士。近年来,武当山特区投资200多万元,兴建了红军烈士纪念亭,对老营烈士陵园进行全面维修改造,使陵园面貌焕然一新,成为十堰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

说起老营烈士陵园,就不得不说当年为修建襄渝铁路来到十堰的铁道兵。为修建襄渝铁路,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部队先后投入23.6万兵力,于1969年初先后挺进各地。铁一师担负着襄渝铁路十堰境内文胡段施工任务。修建过程中,全体指战员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许多铁道兵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襄渝铁路建成后,196名牺牲战士的遗体迁到老营烈士陵园安葬。

老营烈士陵园旧貌

由于鄂西北地势险峻,地质复杂,岩层风化严重,有时隧道刚挖好就发生塌方,很多战士牺牲在塌方事故中。长眠在烈士陵园的铁道兵中,最小的年仅18岁。“他们大多数牺牲时只有20多岁,有的入伍才几个月。”老营烈士陵园工作人员说。

那些长眠在老营烈士陵园的铁道兵,每个人身上都有故事。为了十堰的建设,铁道兵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他们长眠在老营烈士陵园,牵动着无数铁道老兵的心。“每年都有几千名铁道老兵从全国各地来到这里,看望祭奠他们的战友。”陵园工作人员介绍。

为进一步缅怀革命先烈,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上级拨付资金以及地方筹措资金,于2021年7月启动陵园维修工作,经过紧张施工,完成基础设施维修工作。

此次维修改造工程主要包括对196座烈士墓进行整体修缮、墓碑字体加深、烈士纪念碑前广场扩建、烈士墓前门楼维修加固等。

老营烈士陵园经过维修后,烈士墓更加庄严肃穆,烈士纪念碑前广场增加300平方米,陵园台阶两边的花园树木修剪整齐,党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宣传标识牌立在醒目位置,面貌焕然一新。

( 责任编辑:曹婧    新闻报料:811011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