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政务 党建 视频 图片 社区 评论 旅游 电商
客户端 微博 微信 抖音 数字报

房颤保守治疗病情越来越重 三维标测下射频消融术显奇效 太和专家:越早干预效果越好

时间:2021-09-17 08:35    来源:十堰晚报  字体:  打印  播报

随着技术发展和介入器械变革,三维标测下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疗效明显

秦楚网讯(十堰晚报)文、图/ 记者 曾雨 特约记者 王慧 报道:房颤不仅可诱发心悸、心慌等不适,还增加了心衰、脑栓塞的风险。三维标测下射频消融术是目前治疗房颤、房扑、室速等复杂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方式,具有成功率高、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等特点。从2018年6月起,太和医院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开始独立开展这项技术,已成为“中国房颤中心单位”,截至目前累计开展该手术超300例。 

男子被房颤折磨 走路不敢走快

58岁的陈先生是城区人,一年前出现心跳加快的症状。由于是一阵一阵地出现,陈先生并未在意。直到今年4月份,他走路步伐稍微加快点,便心慌得厉害,且头晕、无力、冒冷汗,这才赶紧到太和医院就诊。

经过心电图检查,陈先生患上了房颤。“当时医生建议做射频消融手术,但是因为害怕,我坚持要吃药保守治疗。”陈先生说,一段时间过后,他发现吃药保守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而且受房颤影响,他不敢干体力活,就连走路都不敢走太快,否则便会心慌、心悸。

“每次发病时,心脏跳得就像要从嗓子眼儿跑出来似的,脸色苍白、浑身冒冷汗、四肢无力,只能靠保心丸暂时控制症状。”陈先生对此苦不堪言。

今年8月份,在家人的鼓励下,陈先生再次来到太和医院,决定接受射频消融治疗。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主任曹政接诊后,再次评估病情,发现陈先生已有心衰迹象,随即为他安排了三维标测下射频消融术治疗。手术很顺利,仅用时两个小时。

术后第二天,陈先生便能下床活动。“我现在全身轻松,像换了一个人似的。”陈先生笑着说。

患上房颤不要拖 越早干预预后越好

曹政介绍,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随着人口老龄化及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上升,房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房颤除引起病人心慌不适外,还可使心衰发生风险增加3倍以上、血栓事件风险增加5倍以上,严重威胁生命健康。

“房颤危害大,但大家对它的认知不足,往往拖延病情。加上大部分房颤患者早期无症状,很容易导致病情被忽视,甚至等到中风后,才得知自己有房颤。”曹政介绍,很多人的观念还停留在以前,认为射频消融的并发症多、复发率高,但随着技术发展、介入器械变革,三维标测下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的效果非常理想。

曹政介绍,针对阵发性房颤,三维标测下射频消融一次性成功率达到90%以上,两年以下的短程持续性房颤的一次性成功率也可达到80%以上。

“但如果房颤时间持续过长,手术效果会打折扣,复发率也会相对高一些。所以,对房颤应早期干预,越早干预,预后越好。”曹政表示,目前,在发达国家和国内一线城市,房颤射频消融技术开展得非常迅猛,国内地市州医院则还处于起步阶段。

率先独立开展射频消融术 至今累计开展超300例

2018年6月,太和医院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开始独立开展三维标测下射频消融术,也是十堰最早开展该技术的医院。“2018年到2019年,我们开展了100余例手术,并成功申报‘中国房颤中心单位’。”曹政表示,截至目前,该中心已完成300多例房颤射频消融术。

在三维标测辅助下,射频消融手术更安全、成功率更高,但在直径30多毫米的心房内操作,无异于“钢丝上跳舞”。

“心房体积小,且每个人的心房结构、肺静脉结构都是不一样的,这给医生的操作带来了挑战。”曹政介绍,借助三维标测建立心房模型结构,为医生开展射频消融术提供了有力指导,但医生在操作时依然要求极为精准、精细。

曹政表示,作为“中国房颤中心单位”,除通过技术治疗房颤患者外,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便是加强大众对房颤疾病的认识,提高房颤筛查率,早发现、早治疗。

据了解,目前有多种方式可以筛查房颤。如太和医院门诊大厅就设置了免费的房颤筛查仪,市民只需将双手握在仪器上,就可以了解自己是否有房颤,现场出结果。此外,一些运动手表也有监测心律的功能,帮助筛查房颤。

编后

医疗技术是医疗质量的内在核心,是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满足人们医疗服务需求的必由之路。“十三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卫健委的指导下,太和医院在前沿医疗技术的开展和运用上取得骄人成绩。一项项前沿技术、核心技术、特色技术频繁开展,实现了外科手术微创化、内科治疗外科化、介入治疗常态化,尤其在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疾病、微创外科、介入治疗等救治领域取得重大进展,一大批国家、省级诊疗中心相继落户太和医院,为区域百姓筑起强有力的健康屏障。

( 责任编辑:刘箫君    新闻报料:811011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