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政务 党建 视频 图片 社区 评论 旅游 电商
客户端 微博 微信 抖音 数字报

骨科机器人“医生”十堰上岗 手术快速微创,定位打钉准确无误

时间:2021-08-26 08:18    来源:十堰晚报  字体:  打印  播报

太和医院骨科四病区主任赵猛带领团队成功完成“天玑”骨科机器人辅助下经皮微创闭合复位治疗骨盆严重骨折

秦楚网讯(十堰晚报)文、图/记者 曾雨 特约记者 王玮 报道:你见过机器人“医生”开展骨科手术吗?日前,太和医院骨科四病区就成功完成“天玑”骨科机器人辅助下经皮微创闭合复位治疗骨盆严重骨折。手术仅用半小时,创伤仅两个1厘米的切口,将两根分别长14厘米、9厘米的通道螺钉避开大血管、神经及重要脏器精准固定,真正实现了快速、微创、精准、智能化治疗。随着该技术成功开展,太和医院也成为我省第四家、市州级医院首家可开展骨科机器人辅助骨科手术的医院。

男子工地不慎高坠 骨盆骨折严重错位

8月23日上午,在太和医院中心手术室,骨科四病区主任赵猛正带领团队为一名40多岁的男子做手术。

这名患者是谷城县人,几天前在当地工地上干活时,不慎从高处坠落,紧急送往当地医院抢救后,挽回一命。但因高坠导致其骨盆骨折,发生严重错位,需开展手术复位,这才转到太和医院。

“患者骨盆骨折错位达到3厘米,要是再严重一点,可能就当场要命了。”赵猛介绍,如不采取手术复位治疗,患者日后的双腿将一长一短,走路一瘸一拐。同时,随着骨头重新长起来,还会影响周围脏器。如果瘢痕包绕神经,则会引发终生性的顽固疼痛。

手术室里,赵猛带领团队为患者开展手术。与以往不同的是,一条运动灵活、操作稳定的机械臂正在为患者精准建立手术通道,屏幕上还清晰显示着患者的骨折位置、规划手术路径,并实时跟踪显示手术情况。

半小时后,这场手术便顺利完成。不可思议的是,手术过程中,患者创伤仅两个1厘米的切口,却将两根分别长14厘米、9厘米的通道螺钉分毫不差地按照术前规划的路径,固定在指定位置。要知道,通道螺钉毫厘之外布满大血管、神经及膀胱、肠道等重要脏器。

骨科机器人显神威 定位打钉准确无误

在这场手术中,赵猛及团队首次采用了“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什么是骨科手术机器人?它究竟有多神奇?

“以往开展骨盆骨折手术,医生要将患者肌肉切开,直到暴露骨折位置,这就导致手术切口大、创伤大。同时,在植入固定螺钉时,医生只能通过反复透视、反复尝试,精准与否全凭经验,而人手的稳定性和操作精度也不够,这就导致螺钉打不准。”赵猛介绍,骨盆里有大血管、神经及重要脏器,稍有偏差,都将导致血管、神经损伤,引发系列并发症,手术风险不言而喻。

相比之下,“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则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赵猛介绍,手术过程中,机器人会对患者进行三维影像扫描,帮助医生精准定位。随后,医生在计算机操作界面中,根据扫描影像完成螺钉置入位置、方向及长度等手术规划,然后指挥机器人机械臂一一落实手术规划。

“机器人为6轴手臂,且末端手臂可实现360度旋转,相比人手的活动范围更大,同时克服了人手抖动的短板,进钉误差缩小到0.1毫米。”赵猛介绍,更令人赞叹的是,“天玑”机械臂进针置管一次到位,不用反复探寻,医生按此定位完成螺钉置入操作即可。

赵猛介绍,为找准路径,传统手术方式治疗骨盆骨折往往需透视50次以上,而骨科机器人手术则在10次以下,大大减少了辐射。

降低复杂手术风险 加速患者康复速度

8月24日,谷城患者完成骨盆复位术后第一天便可抬腿活动。因其还有其他组织损伤,目前正接受其他治疗。

23日,除谷城患者外,还有两名患者获益“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

其中,一名陕西白河53岁男子股骨颈骨折,经使用“天玑”骨科机器人手术,置入的3枚螺钉实现了相互交叉的多平面稳定,较传统的三角稳定更加牢固。

一名12岁男孩不慎高坠导致骨盆骨折,其骨骼处在发育中,较成人尺寸要小,且存在骶骨变异。“其骶骨前方呈三角形有凹陷,血管易藏匿其中,增加手术风险。”赵猛介绍,经“天玑”骨科机器人精准定位、设计入路并置入螺钉,手术取得成功,男孩创伤仅两个5毫米的切口。

据了解,赵猛长期聚焦骨科前沿科技,并一直关注骨科机器人进展,认为其必将广泛运用于骨科临床治疗。2019年、2021年,赵猛分别派出两批医生参加骨科机器人的规范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太和医院正式引进“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后,即可独立完成相关手术。

赵猛表示,“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适用于复杂骨盆骨折、股骨颈骨折、四肢关节周围骨折、复杂脊柱手术等治疗。它的临床应用成功,打开了创伤治疗的新局面,较大程度减轻了患者的伤痛,降低了手术风险,总体层面上减少了患者支出,并加速了患者的康复速度。

( 责任编辑:刘箫君    新闻报料:811011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