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政务 党建 视频 图片 社区 评论 旅游 电商
客户端 微博 微信 抖音 数字报

一种奉献,铸就铮铮风骨——走进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源头,探寻红色土地上的红色基因

——十堰日报记者

时间:2021-05-18 08:35    来源:十堰日报  字体:  打印  播报

秦楚网讯(十堰日报)记者 王庆 孟建锦 报道:清明时节,伴着晨雾细雨,记者来到享有“亚洲天池”美誉的丹江口水库。放眼望去,满池绿水如一块澄碧的天然美玉。沿着逶迤的库岸线,记者深怀崇敬,踏上探寻红色基因之旅。

红色土地上的传承——

十万大军肩挑背驮铸丰碑

在丹江口市区,汉江与其支流丹江的汇合口下游800米处,丹江口大坝巍然屹立。一层薄雾在江面游动,登上大坝之巅,大理石上雕刻的“丹江口水库大坝”苍劲有力、鲜红醒目;举目远眺,库区水面碧波万顷,湛蓝的库水与青翠的群山浑然一色,亲密无间。

而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这里还是一片荒芜。

当时,江汉平原上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汉江水浪滔天,十年倒有九年淹。卖掉儿郎换把米,卖掉妮子好上捐。打死黄牛饿死狗,背起包袱走天边。”记者在丹江口志书上了解到,从1931年至1948年的18年间,汉江发生大水灾9次、溃口11次。

1958年9月1日,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正式开工。湖北、河南两省所属的3个地区共十多万工人挑着干粮,带着简陋的工具,汇集到丹江口工地,用扁担、箩筐、小木船,运载着黏土、砂石,三班倒、昼夜干。围堰工程耗时一年零4个月,十万大军用双肩硬是将右岸一座叫黄土岭的山填进滔滔汉江,筑起1320米长的围堰。1959年,汉江截流。1974年,历时16年建设的丹江口大坝一期工程竣工。

雄伟的大坝拔地而起,靠的是十万建设大军的肩挑背驮;时至今日,“倒转天河润京畿”的人间奇迹得以创造,同样离不开建设大军的无私奉献。滚滚汉江,流淌的不仅仅是水,更是几代人用坚强脊梁为城市奠基的梦想,是无数志士用生命铸就的时代传奇!

望今朝,忆往昔。沿着红色足迹,记者走进位于丹江口市官山镇吕家河村的均县苏维埃政府旧址。

在旧址外墙上,“中国共产党万岁”等标语尽入眼帘。看着革命先烈照片、战斗画卷、烈士遗物、破损的武器和用具,听着吕家河村干部对红三军革命根据地历史的讲解和声声入耳的革命歌曲,记者重温了那段充满硝烟却又催人奋进的革命岁月……

1930年9月,根据中央指示,红二军团改编为红三军,由贺龙任军长、邓中夏任政委,开辟了以武当山为中心,包括均县、房县、谷城、保康、南漳在内的鄂西北革命根据地。

1931年5月,红三军主力兵分两路,从均县城攻打郧阳未果,部队撤到均县的浪河、六里坪、孙家湾、官山、老营、元和观等地驻防;8月,均县苏维埃政府在吕家河成立。随后,贺龙召开会议,建立吕家河苏维埃区政府,下辖八个乡苏维埃政府,确立了鄂西北革命根据地。

向汉江上游追溯,郧阳区大柳乡境内有一座山叫五台山,因相邻一组五座平台山而得名,其北部、东部分别与陕西商南县和河南淅川县相接。这里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武装根据地之一,也曾是中共郧阳地下党创建的革命武装鄂豫陕边联队总部所在地。

1932年10月,徐向前、陈昌浩率领红四方面军西征时,足迹履过五台山下;1934年底,程子华、徐海东率领红25军长征时,马蹄踏过五台山下;1946年7月,李先念率领中原军区机关和新四军五师经南化塘激战后,从五台山下冲出重围。

记者在市档案馆的馆藏中检索到,为了早日取得革命的胜利,十堰(郧阳)地区的人民与子弟兵同呼吸、共命运,主动为部队站岗、送情报、筹粮款,保护、转移受伤人员及其家属;仅用于支援西进部队的运输民工就达23万人次,直接运往前线的粮食达200多万公斤、担架2500多副,还有大批军鞋、衣物、医药等物资,保证了前方的需要和革命的胜利;在人民解放军南渡长江、西进四川的作战中,十堰(郧阳)地区是重要的支前基地。3万多名郧阳青年参战,涌现4000多名功臣,还有无数的人民群众,他们沿着贺龙、李先念等革命前辈留下的足迹,义无反顾地走上革命道路。

红色种子的蔓延——

二十万移民离别故土舍小家顾大家

“大家不全,何谈小家。”众多青年志士毅然从军,在亲人含泪的目光中远去,风雨兼程,砥砺前行。他们曾在武当山下、汉水岸边建立了丰功伟业,亦将这颗红色的种子深埋。

1958年丹江口大坝一期工程开工建设一年后,20岁的杨凤梧从成都水利专科学校毕业,来到丹江口大坝建设工地,成为一名施工技术员。离开时他已经33岁,在丹江口娶到了终身伴侣。

2005年,时任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的张基尧邀请杨凤梧来做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质量监督站站长。“我把这个完成后也就心满意足了,不干了,再也不干了。”杨凤梧历经半个世纪岁月辗转,终又回到他事业和爱情起始的地方。

2013年5月,丹江口大坝完成加高,水面扩大到近1000平方公里,聚积起300亿立方米的巨量水体,上涨的库水淹没600多个码头、41个乡镇、471个村庄。湖北省境内淹没区全部集中在十堰市,涉及丹江口市、郧阳区、郧西县、张湾区、武当山特区等5个县市区,淹没面积158.7平方公里,近20万人口须搬迁……

“我真切希望,当清澈的汉水给干渴的中原、华北和京津大地带来一片滋润时,当人们欣喜地端起从远方鄂西北流来的一杯幽蓝时,不要忘记为此而两度奉献了家园和土地的库区人民,不要忘记他们几代人在半个世纪里经受的磨难和牺牲……”4月6日,因南水北调由郧阳区柳陂镇外迁的村民李强,带着儿孙回到家乡省亲,走到柳陂镇卧龙岗社区文化广场时,他望着南水北调大移民雕像群,哽咽地念着放置在雕像前铜牌上的文字。

南水北调大移民雕像群由14尊铜像排列,自下而上分别是淹没在水下的老井,游弋在井旁的翘嘴鲌,卧在地上眼神里满是哀伤的狗,坍塌的老屋,与家园和亲人离别的移民……这些看似随意的场景摆布,每个细节都充满寓意,生动形象地再现当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外迁大移民时的感人场景。

卧龙岗社区是郧阳区最大的南水北调内迁移民安置点。“告别故土的大人们牵着孩子,一边走一边流泪。”社区移民李美生老人清晰记得搬迁时的情景,“新家可比想象中好多了。太阳能热水器、自来水、宽带都接进了家里。”以前李美生家住在半山腰,土坯房四面漏风,交通不便,吃水也很困难,“现在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这要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的关怀。”

红色精神的发扬——

百万十堰人民以奉献收获新荣光

首创千里护清渠,一湖碧水润国人。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亿万人民的调水梦变为现实。这项世界级调水工程,汇聚了十万建设者的汗水,凝结了几十万库区移民的无私奉献。

追望大道,求索不息;信仰恒在,历久弥新。进入新时代,十堰人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用信仰之力勇担使命责任。

“我并不富裕,捐赠300只口罩也微不足道,只想尽自己的绵薄之力。”2020年初,全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竹溪县兵营镇肢体障碍者王付波坐着轮椅把300只口罩亲手交到防疫工作人员手上。

“我是一个兵,爱国爱人民,革命战争考验了我,立场更坚定。”一首歌唱响一个时代,也伴随着杨荣军一生。在房县姚坪乡观音沟村,该县水利和湖泊局驻观音沟村扶贫工作队干部杨荣军每天奔走在田间地头,为贫困群众谋发展,为党和人民站好最后一班岗。

“护林的目的是让水库存得住水,这样下游3个村3500人和130多公顷耕地灌溉才能得到保障。”在郧阳区南化塘镇,73岁的复员军人王忠启几十年如一日护水库、守山林,一生尽付一泓碧波,展现了骨子里大公无私的红色品格。

灼灼光华,垂万古而不朽。千里探寻,一路追忆、一路感动、一路沉思。4月15日,采访任务结束。记者在手记中写下这样一段话: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历史,就是一部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赤诚奉献的历史。在长期的奋斗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疫精神等一系列伟大精神,无一不彰显了奉献,时至今日,这依然是中华民族无坚不摧的信仰力量,也是300多万十堰人民接续奋斗创造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力量源泉!

( 责任编辑:封荣娟    新闻报料:811011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