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名医生相互协作,历时13个小时完成断指再植手术
秦楚网讯(十堰晚报)文、图/记者 曾雨 特约记者 王玮 报道:11月18日凌晨4时,姚忠军带领他的手术团队走出中心手术室,浑身的疲惫掩抑不住脸上成功的喜悦。在刚刚过去的13个小时里,他带领其他12名医生,完成了一场“漫长”的急诊手术——房县一名女工的右手卷入切菜机,4根手指断成20节,太和医院手足显微外科接诊后,13名医生协作,持续作战13小时,为患者完成了断指再植手术。
女工右手卷入切菜机 4根手指断成20节
11月17日中午,房县53岁的郑女士(化姓)在工厂做工时,右手不幸卷入高速旋转的切菜机,4根手指发生根部断离。
郑女士被紧急送医,约一个半小时后,她被医护人员从房县送抵太和医院。手足显微外科接诊后,当即开启断指再植绿色通道,将她送进抢救室。
太和医院手足显微外科主任姚忠军教授介绍,患者右手除拇指外的4根指头,均从指根部断离,且断面整齐,断离片段达20节,其中最长的中指断成6节,每节最长近1厘米,最短仅3毫米,为多指多段多平面的完全离断伤。
患者急需进行接指手术治疗,否则断指缺血时间过长,就算接上也无法存活。“像这种20节的完全离断伤,且每一节只有几毫米,再接手术在世界上都是难题。”姚忠军表示,该病例十分罕见,而此次单手4指20节断离伤还是首次,再植难度非常大。
姚忠军表示,这种疑难病例手术,仅靠两三名医生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必须有技术精湛的手术团队、麻醉团队、护士团队协作,不仅要提高断指存活率,还要提高手术效率。
13名医生齐上阵 上演13小时碎片“拼图”
17日15时许,手术正式开始,姚忠军主刀,并调动科室秦夏冰、文科、詹祖锋、刘堂鑫、刘有余、刘东、赵飞等12名断指再植技术高超的医生,同时开展手术。
在中心手术室,4组医生、4个手术台、4台手术显微镜同时作业,每组分别负责一根手指的血管吻合,形成流水线,相互协作。
手术中要保证每一节断指都能存活,且有功能,必须确保每一个吻合口高质量完成。“每一个断面至少要保障两条动脉、两条静脉、两条神经连通,还要缝合伸屈肌腱和固定骨骼。”姚忠军介绍,就像堆积木,他们要将一节节仅有几毫米长的断指连接起来,每一个平面再接就是一例断指再植手术,必须确保每个吻合口通畅。
“一节都不能少。”姚忠军在手术台上要求全体医生竭尽全力,密切配合,挑战极限。到18日凌晨4时手术结束时,这场断指再植术共历时13个小时。
据统计,手术中,20个节段共连接30个动脉吻合口、24个静脉吻合口、34处神经吻合口,并将手指所有伸屈肌腱贯通。手术很成功,术后患者恢复较好。
术后第二天 患者断指末梢供血良好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太和医院手足显微外科病区,见郑女士正卧床休息,其右手被松软包扎,并有烤灯照射保暖。
姚忠军查房后表示,术后第二天,患者断指再植的手指末梢循环、供血都很好,指端是红润的,每一个节段目前血液循环都是良好的,有一些渗血是正常现象,手术很成功。
“手术虽然成功了,还必须保证存活。接下来,术后管理是关键。”姚忠军表示,要加强术后管理,包括全身的支持治疗,如预防贫血、低蛋白血症等,重点是严密观察,避免血管栓塞引发的各种并发症。
姚忠军介绍,患者术后一周以内是危险期,一周后就基本能存活,而完全存活则要等到两周以后。患者后期手指功能恢复会比较好,关节活动包括抓握等基本能恢复正常。
手足显微外科病区护士长程红霞介绍,他们为患者提供了精细管理,专门配备一名医生和一名护士24小时照护。“患者术后手指部位有渗血,说明手指有血液循环,但渗血需要及时处理,以免栓塞阻断血液通过,造成手指坏死。”程红霞说。
据了解,患者需24小时输液。护理人员时刻关注患者液体输注量和整个肌体反应,确保各项指标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