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医院儿科心血管团队的专家们为甜甜介入治疗
秦楚网讯(十堰晚报)文、图/记者 曾雨 通讯员 何冬琴 报道:夏女士1岁3个月的女儿甜甜(化名)近一年来,体重一直不见长,且易出汗,稍有运动便气促。到太和医院检查,发现其患有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并出现严重心衰,尽管体重如婴儿,但心脏却增大如成人。所幸,经太和医院儿科专家手术介入,根治了该“心病”。
一岁多孩子体重不增长 心脏超大
5月28日下午,夏女士带着甜甜到太和医院儿童先天性心脏病专科就诊,反映孩子近一年来,体重一直不见长,饮食不佳,很怕热,晚上极易出汗。太和医院儿童心脏病专家、博士席世兵接诊后,对孩子进行相关体检,发现甜甜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并继发了严重的二尖瓣和主动脉瓣膜病变,已出现严重心衰。
“甜甜实际年龄是1岁3个月,但她的体重只有7.5千克,与三四个月的婴儿差不多重,然而其心脏却显著增大,左心室舒张末直径达44毫米,和成年男性的心室差不多大。”席世兵介绍,在安静状态下,甜甜出现了明显的气促、多汗、乏力的心衰症状,病情危重,随即安排入院治疗。
经过介入手术治疗康复出院
入院后,经过强心、利尿等药物治疗,甜甜的心功能有所缓解。药物治疗5天后,6月1日,太和医院儿科心血管团队的专家们为甜甜实施了介入治疗。
太和医院儿童医疗中心主任李涛介绍,甜甜的心脏病诊断为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同时合并有主动脉瓣狭窄并关闭不全,其动脉导管直径有8毫米,非常粗大,和腹主动脉直径差不多,按其病情,最好在5至6月龄时接受治疗,由于手术时间延迟,心脏已经出现了严重并发症,导致手术风险和难度极大。
“甜甜体重轻,血管细,但动脉导管又很粗,在输入封堵装置时,易造成血管、瓣膜损伤、肺动脉狭窄、主动脉狭窄等并发症。尽管经药物治疗,心功能有所改善,但还是有明显心衰。”李涛说,经术前药物纠正心衰、术中准确评判形态大小,手术过程很成功,既实现了有效封堵,又没有出现任何并发症。
据介绍,在术后的第二天,甜甜的心脏比术前显著变小,二尖瓣反流和主动脉瓣狭窄和反流均有有明显缓解,其呼吸平稳了,原本苍白的脸蛋也变得红润了。6月5日,甜甜得以治愈出院。
幼儿发育迟缓建议做个心脏检查
“甜甜险些因家长的等待失去了宝贵的手术机会。”李涛介绍,先天性心脏病并不可怕,现在90%以上的先天性心脏病可通过介入或外科手术达到根治,恢复正常人的生活。先天性心脏病类型很多,且同一类型的不同程度、亚型的治疗方法、时机选择都有差异,一旦发现要及时到专业的中心就诊,避免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是贻误手术时机的情况发生。当家长发现婴幼儿存在生长发育迟缓、多汗、乏力、苍白、紫绀等表现时,建议接受规范化的心脏检查。
据悉,儿童心血管疾病诊疗是太和医院儿童心脏中心的特色专业之一,学科带头人李涛是国内知名儿童心血管疾病诊疗专家,参与了多部诊治指南的制定,目前国内开展的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和心律失常疾病的介入治疗术,该中心都在常规开展,已成功救治逾千例十堰及鄂西北周边地区的心血管疾病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