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网讯 通讯员 方秋月报道:“很庆幸我的青春岁月里有过一抹‘橄榄绿’,在之后的人生旅途里又能有幸为杨河村的发展贡献一份属于自己的力量。”他俯下身子扎根在这片乡土大地,察民情、解民忧、帮民富,成为贫困群众的“贴心人”和家乡脱贫奔小康的“引路人”。从一片热土到另一片热土,他不仅完成了事业上的“华丽转身”,更在脱贫攻坚战中实现“生命增值”。他就是郧阳区刘㓊镇杨河村退役军人徐立明。
脱下戎装着农装。“这几年,我们村的村容村貌、村道村舍都有很大改善。赶上了好时代,咱们老百姓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在村民老骆的家中,他笑容满面地向笔者介绍杨河村这几年的变化,谈到退役军人徐立明,他更是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2000年,徐立明怀着参军报国的青春梦想参军入伍。2002年,徐立明从部队退伍回到家乡担任村干部,和村“两委”班子成员一起为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日夜奔忙。村里的小广场硬化了,路灯亮起来了;党员、村民活动室都陆续建起来了,村民在棚子里开会已成为过去式……杨河村的变化日新月异。
攻坚克难大胆闯。“作为一名党员,又是村委会成员,必须作表率,攻最难的‘山头’、拔最紧的‘钉子’,带领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这个‘闯将’由我来当。”徐立明毅然投身决胜脱贫攻坚一线。有干劲、有拼劲、责任心强这是村里老百姓对徐立明的评价。这与他在部队的历练息息相关。徐立明坦言:“经过军营淬炼,我变得更勇敢、更有毅力,更有责任心,接到任何工作,我都会把它当作任务坚决完成,就像士兵打仗一样。军旅生涯不仅锻炼了我的身体,更历练了我的精气神。”
倾心倾力解民忧。扶贫担在肩,群众放在心。从精准识别到群策群力的脱贫致富路子,杨河村发展越来越好,村民日子越过越红火。群众脱贫是第一要务,再苦再累都值得。他主动和村“两委”班子走遍村中每一组、每一户,听民声、汇民意、转民风、解民忧。为了决胜脱贫攻坚,徐立明以身作则,每天坚守工作岗位,哪家有问题要解决,哪户有困难要帮助,他都全力解决,决不以周末、节假日休息为由推脱。正是徐立明这股子“走在前、作表率”的工作韧劲,极大地影响了村“两委”和扶贫干部们,使基层党支部在决胜脱贫攻坚中逐渐发挥强大的战斗堡垒作用,受到了刘洞镇老百姓的广泛好评。
四月的杨河,生机勃勃。村委大院白墙黛瓦,小广场和篮球场干净整洁,村民房前屋后种满鲜花绿树;池塘边的榕树下,老人悠闲地聊着家常,孩子们嬉戏玩闹,传来笑声阵阵,脱贫攻坚有成效,老百姓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