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政务 党建 视频 图片 社区 评论 旅游 电商
客户端 微博 微信 抖音 数字报

[改革开放40周年·记者走基层]龙韵村的韵味

时间:2018-10-20 09:55    来源:十堰日报  字体:  打印  播报

秦楚网讯 (十堰日报) 记者 全正 通讯员 孟江 报道:走进郧阳区柳陂镇最大的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龙韵村,是在金秋十月的早晨。龙韵村的大门独具特色,犹如一条飞龙翻滚而至,形成一个拱形。从龙身“穿越”而过,映入眼帘的则是一排排独具特色的民居,楼层不高,却在细节处充满韵味——黄金葛爬满露天的阳台,龙蛋造型的路灯分布四周,双色造型的外墙起到美化和耐腐蚀作用……村民胡绍书高兴地说:“以前走泥路,现在走马路,每天就像生活在公园里一样,舒服得很呐!”

生活在画卷

明刚是龙韵村A区2栋的楼栋长,走进他的家中,环视整个屋子,明亮的客厅,雪白的墙壁,干净的地面,厨房、卫生间、浴池一应俱全,墙上裱着入住时郧阳区书法家赠送的“勤俭持家”四个大字。明刚告诉记者,自己以前住在崩滩村山顶,山高路陡,从山上下来得走一个小时的山路,下雪天下山购买油盐,一不留神摔出几丈远,身上磕磕碰碰早习以为常。家中土坯房最怕雨天,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根本住不成人。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去年11月,明刚终于搬离居住了45年的老房,入住新房。明刚说:“和以前住的地方比,可以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上。这里环境好,就像画里画的一样,太美了!”

就业在门口

陈士银原本住在黎家店村,一家三口靠种几亩薄地度日。如今搬迁到龙韵村后,陈士银在村口的香菇基地务工挣钱,老伴儿身体还硬朗,平时在村里工地打工,儿子在镇上的工厂上班,一家人挣钱都在家门口。村民孙玉华则是把车间搬到客厅。孙玉华一家四口,老公在外务工,家中有两个小孩需要照顾,她在“扶贫家庭作坊实训中心”培训合格后,申请将织袜机搬进家中作业,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

为了将扶贫搬迁与产业发展同步推进,确保贫困户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龙韵村配套建设柳航袜业扶贫车间,成立专业合作社和扶贫开发公司,大规模发展香菇产业。同时,因户制宜实施万元薪、万元院、万元林、万元园、万元圈、万元宿、万元铺、万元棚产业项目到户工程,确保户户有主业、人人有事做、家家可致富。

乡愁在身边

10月1日,来自黑龙江、甘肃、四川等15个省40多名艺术家在龙韵村进行汉字艺术创造和研究。艺术家王晓明说:“我们举办活动的目的不仅是培养汉字艺术人才,增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更是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文化元素,唤醒游客的乡愁记忆。”

目前,龙韵村正在建设以“乡村记忆进社区”为核心的村落文化记忆街、柳陂工坊街、汉江风情街三条文创街区,最终呈现“藏一汪情怀艺术在田间、留一份淳朴自然在心头、享一种悠然安逸在胸怀、忆一代文化底蕴在血液”四个主题内容。

幸福在眼前

住上好房子,爱惜好环境,形成好风尚,选准好项目,过上好生活。龙韵村党支部副书记肖勇指着村头的标语说:“这是市委书记张维国对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提出的五好要求,也是我们村未来发展的蓝图。下一步,我们将做好‘文旅农商融合’文章,将龙韵村建设成为一个充满韵味的文化旅游扶贫村,让大家早日过上幸福生活。”

( 责任编辑:李珊    新闻报料:811011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