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网讯(十堰日报)通讯员 赵文丽 报道:
7月2日,刚参加完竹山县麻家渡镇脱贫攻坚模拟普查培训会的张世虎匆匆赶回鸡公梁村,把村两委和扶贫工作队干部召集到一起商讨本村普查工作方案,随后把7件要完成的事写在小黑板上。黑板下方还标注上12个字:“看板管理,改进工作,服务群众”。
张世虎是竹山县融媒体中心驻麻家渡镇鸡公梁村第一书记,此前在媒体岗位摸爬滚打10余年。丢下笔杆到田坎,他秉持记者的细心耐心,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很快成为村民的贴心朋友。
坚守:不辞辛劳勤访贫
鸡公梁村位于竹山县麻家渡镇南部,山场辽阔,山路崎岖,常年居住本村的不到300人。2019年建档立卡贫困户185户486人,主导产业以茶叶和食用菌为主。
驻村后,为迅速摸准村情,张世虎拟订入户走访计划,用三个月的时间走遍全村所有贫困户,白天入户走访,晚上伏案记录驻村帮扶工作的点点滴滴。
2019年8月13日上午7时,三辆摩托车载人从村委会出发,一路向南疾驰。此行是到一个叫西沟丫的地方,那里与竹溪县交界,距离鸡公梁村委会20多公里,而且不通公路。张世虎和村干部一起驾驶摩托车沿着杂草丛生的土路,去走访贫困户金德文。最窄的路段不到20公分,只见杂草不见路基,摩托车颠簸行驶,让人心惊胆战。60多岁的金德文住在一个山坡上,他除了视力不算好,身体还算硬朗。老两口在这里喂了3头猪,养了12头牛,还有50多只鸡。在拉家常时,老金无意间说到自家电视机信号时有时无。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事后,张世虎经多方联系,为老金争取了一台电视机。
在入户走访中,独居老人户、生活困难户和身体患病户,是张世虎关注的重点对象。“门前屋后转一转,床上被子摸一摸,自来水龙头拧一拧,油壶米袋看一看,家常闲话拉一拉,扶贫手册填一填……”这是他总结的入户走访经验。
责任:苦心孤诣保安宁
驻村工作队驻扎在鸡公梁三岔河老村委会,门前有一条小河,周围散居着6户人家。由于历史遗留原因,村民柯某是老上访户。驻村以来,张世虎多次入户了解情况,一开始柯某并不欢迎他。通过交心谈心,张世虎了解到他的诉求多半是一些小事,背后折射的问题是情感的缺失。于是逢年过节,张世虎总不忘为柯某送去祝福,让他十分感动。此外,张世虎还隔三差五约他一起聊天,有时还亲自炒几个小菜喊他一起享用,畅饮畅谈。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昔日的上访户如今成为工作队的好邻居,经常给工作队送来瓜果蔬菜。
2019年7月23日,鸡公梁村下大暴雨,河水翻过公路奔涌而去。当晚,张世虎和队员郑作全紧急沿河察看灾情。巡查到贫困户朱士全家时,两人发现后山已经出现大面积塌方。“必须立刻转移!”两人冒雨搀扶着朱士全和她患有精神疾病的老伴紧急转移到邻居孙太文家中。大约过了两小时,当张世虎再次沿河巡查时,竟然发现朱士全家里有亮光。原来,老人担心家里电视机被毁,又回到了原住处。“啥时候了,什么都别要了,赶紧跟我们走!”张世虎大声喝道。于是扶贫队员再次深一脚浅一脚地将老人搀扶着离开房屋,把他们带到工作队的住处,彻夜守护着。
希望:产业兴旺民风淳
6月5日芒种当天,鸡公梁村3组村民金德新喜出望外:经过数天努力,他终于研制出红茶,汤色红润,香气扑鼻。金德新是该村的种茶大户,今年4月13日,张世虎手把手教他入驻“扶贫832平台”,并建议他组建一家专业合作社,注册自己的茶叶商标。随后,拟订合作社章程、协调厂房租用事项、办理营业执照……这些事项均由张世虎一一代劳,不用金德新再操心。
针对鸡公梁村老茶园茶叶采摘率低的实际情况,张世虎建议金德新一方面组织附近村民采摘夏茶和秋茶,另一方面添置设备,改进制作工艺。去年,金德新购回2台揉捻机和1台提香机,今年茶叶的加工量大幅提升,最多一天加工500多公斤茶叶。
乡村振兴中如何引导村民崇德向善、感恩奋进?张世虎在工作中不断思索。2019年11月25日,首届“最美鸡公梁人”评选活动举行,在村民关注的目光下,9名 “最美”村民走上领奖台。“通过评选先进、发挥榜样示范作用,能带动一村好风气的形成。”张世虎说。
“以茶叶、食用菌为扶贫主导产业;以詹家湾、柯家湾、金家湾为重点,进行环境大整治;以遵约守法、感恩奋进、心宽体健、文明和谐为目标,抓好社会治理,致力于建设‘五好’样板村。”在今年的村民大会上,张世虎郑重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