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网讯(十堰晚报)记者 曾雨
看电影时,小孩哭闹不止;乘电梯时,小孩大声喧哗……在公共场合,你是否遇到过孩子吵闹?遇到这样的情况,作为家长和被打扰的人应该怎么做?专家表示,孩子吵闹时,家长应采取措施尽可能减少对他人的影响,并致以歉意;被打扰的人应建立同理心,学会换位思考。
★现象
孩子公共场合吵闹
让人不堪其扰
说起孩子在公共场合吵闹的事,市民张先生颇有微辞。“有一次乘坐早上7点的动车去武汉,由于起得早,上车后倒头就睡,可没多久就被小孩的哭声吵醒了,再也没睡着。”张先生说,哭闹的是个襁褓中的婴儿,家长也很着急,一位乘客实在受不了,建议妈妈喂奶,可孩子还是哭个不停。
市民杨女士在电影院也遇到过此类情况。“看电影的人不多,本以为会很安静,可放到一半,有个七八岁的小孩开始肆无忌惮地大声说话。”杨女士说,一旁的家长略加提醒后,孩子非但不听,反而和家长杠起来,变本加厉,家长很苦恼,其他观众很无奈。
不久前,记者在小区乘坐电梯时,也曾遇到一个小女孩大声喧哗的情况,但经一旁的家长语气稍重的提醒后,小女孩安静下来。
记者随机采访10位市民发现,他们中一大半经历过公共场合孩子闹腾的情况,或是在商场,或是在电影院和餐厅,面对这类情况,不少人选择不作声,也有少数人拿眼睛瞪孩子,或是直接训斥。
在市民刘先生看来,作为家长,应该对孩子的吵闹负责。“且不说管不管得住,至少得管,不能放纵。”刘先生说,家长应该给孩子灌输公共场合行为规范,让孩子懂得公共场合的礼仪。
★声音
孩子公共场合哭闹
家长怎么做?
如果自家孩子在公共场合闹腾,家长怎么做?记者采访多位家长,得到了不同的声音。
市民卢女士的儿子今年8岁,她告诉记者,他儿子小时候在公共场合也闹腾过,“直接教训他。”卢女士说,男孩子不能太惯着,否则长大就更调皮了。
市民付女士的女儿4岁半,她告诉记者,孩子两岁多的时候不听话,喜欢和家长对着干,做家长的要好好引导。“孩子哭闹时,我会把孩子带到角落,蹲下来看着她,让她把情绪发泄完,然后再问她怎么回事,开导她,告诉她这样在公共场合哭闹是不对的。”付女士说,如果没等小孩情绪发泄完就教育,反而会让孩子更加激动。
此外,付女士还指出,平时她很注重和孩子的约定,比如逛超市前说好只买一样东西,等到了超市,孩子也不会哭着闹着要两样。
市民小王觉得,即便孩子在外有不当行为,也不应该当场呵斥,应给孩子留面子。
也有家长表示,有时候不是家长不想及时管教孩子,而是孩子一旦闹起来,根本停不下来,管教反而适得其反,最后弄得家长也很难堪。
市民封女士则认为,孩子在公共场合肆意哭闹,和家庭教育不到位有关。
★观点
建立同理心
伸出援手会更和谐
针对孩子公共场合吵闹的问题,湖北医药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心理学系党总支书记王娟表示,孩子吵闹不止,作为家长,应采取措施尽可能减少对他人的影响并致以歉意;作为被打扰的人,应建立同理心,学会换位思考。
“这种同理心,首先体现在婴儿哭闹。”王娟表示,婴儿没有自制能力,是不可控的,哭闹可能是身体不适,也可能环境变化造成的应激反应。但不管何种原因,婴儿哭闹起来,没有家长是不着急的,可能家长已经很努力了,但是不起作用,这时,大家应体谅父母的不易、婴儿的不易。
王娟表示,如果吵闹的是年龄较大的儿童,家长在减少对他人影响并致歉的同时,还应重视家庭教育。作为家长,应帮助孩子树立公共意识,教会他在公共场合遵守公共秩序。
王娟认为,家长应有意识地从小培养孩子尊重他人的品质,引导孩子适应不同环境、适应公共规则。这一点,家长可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文明细节做起,给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学习榜样。
王娟建议,当孩子哭闹时,可将孩子带到一个不会影响到他人的位置,先将孩子安抚好,然后进行一对一的沟通,让他明白自己的错误行为,并教他正确的行为。
此外,当在公共场合遇到小孩吵闹时,大家可进行自我调适,如听音乐转移注意力,调整呼吸控制情绪等。更为积极的处理办法是,向孩子的父母伸出援手,帮助他们解决孩子哭闹问题,公共场合也会因此更加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