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政务 党建 视频 图片 社区 评论 旅游 电商
客户端 微博 微信 抖音 数字报

历经17天生死考验 我市首例危重症“白肺”患者脱险

时间:2023-01-09 08:35    来源:十堰晚报  字体:  打印  播报

医生为患者陈大妈复查病情

秦楚网讯(十堰晚报)文、图/记者 曾雨 特约记者 王慧 报道:经历17天的生死考验,上月30日,在太和医院中心 ICU病房接受治疗的陈大妈(化姓)脱离生命危险。52岁的她是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我市报告的首例危重型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入院时,其已呈现“白肺”,呼吸衰竭,处在生死一线。

专家会诊启动应急预案

日前,记者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进入太和医院中心 ICU病房。陈大妈正卧床休息,病情好转后,她已不再需要呼吸机支持。然而,在24天前,她还处在生死边缘。

陈大妈是郧阳区人,因“胸闷、气促四天,加重伴发热1天”到当地医院治疗,但入院后,病情加重,胸部 CT提示肺部病变50%左右,于上月13日转入太和医院 ICU治疗。医务处立即组织多学科专家会诊,并立即启动新冠救治应急预案。

“在陈大妈之前,我们还没有收到白肺患者,她是全市第一例危重型患者。”太和医院 ICU党支部副书记陈黎说,医院党委高度重视陈大妈的病情,唐以军院长亲自组织院内专家会诊,并精准预判重症患者高峰会来临,逐步开放新冠专区病房收治患者。而在 ICU随后收治的患者中,陆续发现“白肺”患者,ICU病床使用率持续150%-200%。

插管、救治、俯卧位通气、控制感染、纤支镜灌洗……在 ICU病房里,陈黎与同事们全力以赴争抢时间,从病毒手中抢生命。

历经17天救治成功脱险

“除常规治疗外,我们第一时间给予患者抗病毒药物治疗,同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抗感染方案。”陈黎介绍,患者在治疗期间,病情反复,医护人员密切监护,及时调整方案。

随着治疗的深入,陈大妈的病情逐步好转,肺部感染逐渐吸收。在使用呼吸机支持17天后,上月30日,她得以成功脱机。经后续对症监护治疗,患者病情进一步好转。

“目前患者神志清楚,精神状态比较好,恢复比较理想。”太和医院中心 ICU主治医生刘杰说,患者继续治疗几天,即可转入普通病房。

坚守一线挽救危重症患者

据了解,太和医院中心 ICU救治团队经历了2020年新冠疫情的历练,并先后支援过上海、吉林、海南的抗疫工作,拥有丰富的救治经验。作为重症救治单元,ICU医护人员24小时待命,轻伤不下火线,感染后平均三天内返岗,坚守在重症救治一线,挽救危重症患者生命。

陈黎表示,一般而言,患有肾病、糖尿病、肝病、心血管疾病、肿瘤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易出现危重症情况,但患者陈大妈并无基础疾病,因此千万不能掉以轻心。他提醒市民,尤其是中老年人,如果一旦出现高热持续不退,呼吸困难、喘息加重,神志变差,指脉氧饱和度低于93%,就一定要及时就医。

( 责任编辑:刘箫君    新闻报料:811011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