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政务 党建 视频 图片 社区 评论 旅游 电商
客户端 微博 微信 抖音 数字报

突破性发展“一主四优多支撑”产业体系——论做好2023年经济工作

时间:2023-01-03 07:32    来源:十堰日报  字体:  打印  播报

十堰日报评论员

市委六届四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科学谋划2023年经济工作,提出要做大做强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一主”产业,突破性发展文旅康养、新型电池、绿色食品饮料、生物医药健康等“四优”产业,培育壮大循环经济、卫浴、清洁能源、数字经济、供应链物流等多点支撑产业,打造有特色、高能级的优势产业集群。产业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是再创“仙山、秀水、汽车城”战略优势的关键变量。深刻理解“一主四优多支撑”的重要意义和丰富内涵,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对于做好2023年经济工作至关重要。

刻不容缓提升一主“首位度”。十堰因车而建、因车而兴,自建市以来,汽车产业便是当之无愧的主导产业。现如今,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被推上了汽车产业发展的风口。可以说,谁抓住了这一风口,谁就能赢得汽车产业发展的未来;谁固步自封行动迟缓,谁就可能被市场淘汰。我市因势利导,提出做大做强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一主”产业,就是要通过推动汽车产业从依靠传统燃油车向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转型、从商用车一车独大到商乘并举协同发展转型、从单纯发展汽车产业向汽车相关产业联动发展转型,实现主导产业的焕新升级,从而赢得市场、赢得未来。我们要切实增强转型升级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坚持创新驱动战略,积极主动拥抱汽车产业“新蓝海”,坚定不移服务好东风公司战略转型,加快引进一批优质项目、头部企业、链主企业,推动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完整的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让我市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更加强劲。

千方百计强化四优“集聚度”。十堰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发展的前提是生态、优势在生态。省委赋予我市“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重任,对我市经济发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市委将文旅康养、新型电池、绿色食品饮料、生物医药健康定位为“四优”产业,与发展形势和市场需求高度契合,与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高度契合,与发展方位和战略定位高度契合。我们要聚焦以武当山为龙头的全域旅游产业,聚焦远景动力、正威智造、万润新能等新能源重大项目,聚焦“源头活水-纯净水-功能饮料-食品加工”一体化产业链,聚焦医疗医药、养生保健、休闲娱乐、森林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四优”产业绿色化、高端化、集聚化发展,实现优势更优、特色更特、强项更强。

因地制宜增强多点“支撑度”。多点支撑,重在县域。我市县域面积广阔,县域经济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市委提出培育壮大多点支撑产业,旨在引导各地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重点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形成多点开花、众星拱月的发展局面。近年来,各县市区解放思想、真抓实干,着力突破地域制约,坚持无中生有、有中生优,精心培育的循环经济、卫浴、清洁能源等产业百花齐放、形势喜人。但也要看到,我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先进地区仍有差距,对全市经济的支撑度仍有待提高。各地要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明晰产业地图,聚焦主导产业,延伸招引触角,通过高质量招商引资和高水平营商环境,实现弯道超车、转型跨越,加快构建多点支撑、多业并举的产业发展格局。

事业发展始于谋划、成于实干。我们要抢抓疫后经济复苏的战略机遇期,紧紧抓好产业发展这一关键性工作,坚持思想同心、目标同向、行动同步,突破性发展“一主四优多支撑”产业体系,凝神聚气朝着2023年目标图景奋力前行。

( 责任编辑:徐蕊    新闻报料:811011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