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政务 党建 视频 图片 社区 评论 旅游 电商
客户端 微博 微信 抖音 数字报

湖北日报聚焦十堰:坚持绿色发展 守护一库碧水永续北送

时间:2022-03-22 07:43    来源:湖北日报  字体:  打印  播报

原标题:守护一库碧水永续北送——十堰治水护水纪实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饶扬灿 戴文辉 通讯员 叶相成 陈华平

阅读提要

2022年3月22日是第三十届“世界水日”,3月22日至28日是第三十五届“中国水周”。联合国确定今年“世界水日”主题为“珍惜地下水,珍视隐藏的资源”。我国纪念今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复苏河湖生态环境”。

十堰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近年来,该市从一条条河流、一片片耕田、一座座村庄抓起,大力治水、护水,丹江口水库水质稳定保持在国家地表水Ⅱ类及以上标准,走出了一条人水和谐之路。

一条河的担当

6座污水处理厂护佑神定河

青山夹峙,流水潺潺。

龙洞沟,原是张湾区八亩地村的荒山沟,如今,占地百余亩的现代化污水处理厂已近竣工。

“这是神定河流域的第6座大型污水处理厂。”3月17日,在施工现场,十堰市环科所所长畅军庆细数神定河上现有的污水处理设施:3座生活污水处理厂、1座尾水深度处理水质净化厂、1座微污染河水水质净化厂。

2011年,在十堰市流入丹江口水库的12条河流中,神定河、泗河、剑河、犟河和官山河水质不达标,统称“五河”。神定河全长53公里,流经中心城区,是一条重度纳污河。

“国际通用标准,一条河流的污径比达到1比5,治理就属于高难度。神定河是1.5比1。也就是说,污水是径流量的1.5倍。”畅军庆受命制订神定河治理方案,核心8个字:污水纳管,清水入河。

实施起来,千头万绪。

先要摸“底数”。十堰发动4万余人次普查,人们穿着胶鞋、手持铁钩,哪儿有臭味就往哪儿钻,拿到3.7万个污染源数据。而后,神定河流域内建设管网350公里,污水全部进管网。

神定河原有一个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18万吨。在对该厂提标扩能的同时,十堰市在神定河流域新建、改建5座大型污水处理厂。

“随着城市发展,流域内污水量不断增加。就像赛跑,污水治理能力必须冲在前头。”畅军庆说,龙洞沟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设计日处理污水5万吨,5月底交付使用,充分满足需要。

2012年至今,十堰在神定河治理上投入30多亿元。2019年9月,神定河成功消除劣Ⅴ类水质,2021年达到Ⅳ类。今年1月,该市制订神定河流域水质提升方案,计划再投入24亿元,实施33个项目,至2025年,让其水质达Ⅲ类。

该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夏涛介绍,“五河”入库水量不到丹江口总水量的1%,但全市付出100%的努力,投入超百亿元,实施截污、清污、减污、控污、治污等五大工程,“不让一滴污水流进丹江口水库”。

一片田的探索

水土共治 事半功倍

“以前10元一斤没人要,现在50元一斤,客人抢着买。”3月18日,郧阳区柳陂镇沙洲村,郝元明看着大棚里红彤彤的草莓,笑得合不拢嘴。

柳陂镇是十堰城区的“菜篮子”,八成以上农户种菜为生。2017年,该区发展环水有机农业,推广使用有机肥,沙洲村是试点。

有机肥每吨1600元,超出普通化肥一倍多。镇、村干部磨破嘴皮子,只有郝元明答应试试。

他种了4亩菜地,2亩使用普通化肥,2亩施有机肥。有机肥种植的蔬菜很受青睐。可一算账,老郝纠结了:有机肥种植的蔬菜卖得好,但成本高,利润不高。

为这事,村里吵开了锅。有菜农说,还是用化肥,成本低、省心;有的说,可以试试有机肥,可菜价怎么定,得好好琢磨。

郝元明思来想去,牙一咬,全部施有机肥。

没成想,施有机肥的菜成了抢手货,一季下来净挣3万多元。

如今,全村菜农都用有机肥,“有机农场”“有机采摘园”在村里、镇上遍地开花。

郧阳区山多地少,“八山半水一分田”。为提升农作物产量,农民习惯使用化肥、农药,导致土壤酸性强,板结严重,且污染水体。

护水先治土。2017年,该区将发展环水有机农业写进区一号文件,探索“水土共治”:减少化肥用量、改善土壤质量,同时减少农村面源污染,保护汉江水质。目前,全区改造土壤近30万亩,发展有机水稻5万亩、有机蔬菜1万亩,认证有机产品13个,“三品一标”产品110个。

据估算,郧阳区年减施化肥约1200吨,年减少300多吨氮进入水体。

一个村的蝶变

渔村吃上“环境饭”

3月16日,丹江口市牛河林区五谷庙村。山上桃花盛开,丹江口水库碧波粼粼。彭太成拿着一个长杆网兜,开始日常巡河。

小村在丹江口大坝上游10公里处,三面环水,一面是山。早年间,村民大多是渔民,在库区捕鱼、库汊养鱼。2014年,十堰市取缔网箱养鱼,彭太成第一批上岸。

生计咋办?夫妇俩开了家农家乐,流转6亩地、建起采摘园,春种草莓,夏栽西瓜,秋冬天发展生姜。

2016年,库区建设“千岛画廊”风景区,五谷庙村是核心;两年前,环库路修到家门口,到市区从2小时缩短到20分钟。小村彻底火了。

“节假日,客人一波接一波,一天能挣上千元。”彭太成说,农家乐一年收入4万多元、采摘园5万多元,“比当初打鱼要强”。

村里现有29家农家乐,生意最好的一家,年收入30多万元。

客人从哪儿来?彭太成说:“全国各地都有,最远有黑龙江的,都喜欢库区的环境。”

巡河到一个小库汊,停着一辆房车,车牌是山东的。丈夫在钓鱼,妻子洗涮碗筷。彭太成上前提醒:生活垃圾要收集好,别丢河里。

山头,几十位村民正翻地、铺设水管。彭太成说,那是一家合作社建设的梨园,近百亩。“村里有5个合作社,把荒山荒地都利用起来,发展脐橙700多亩、小水果200多亩。村民干活,一天150元。不少在外打工的都回来了。”

彭太成是从2020年开始日常巡河的。当时,村里组织党员护水队,他第一个报名。13个库汊,近20公里山路,连开车带步行,跑一趟要3个多小时。彭太成两天跑一次。“累,可是值得。”55岁的他笑着说,“当初政府说要我们吃环境饭。大伙儿不信,好环境能当饭吃?如今看来,还真能!”

近年来,车城加速构建“一主三大五新”现代产业体系,其中,大旅游、大生态、大健康,均与水息息相关。“水是十堰最大的资源,是发展地区经济、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法宝。”十堰市委负责同志表示,将立足生态优势,坚持绿色发展,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双赢。

( 责任编辑:李珊    新闻报料:811011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