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背后那些事儿

时间:2014-12-13 08:43 来源:新华网     进入数字报 我要爆料

新华社记者|林晖、魏梦佳

盼望着,盼望着,冬天来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终于通水了。

身在大北京,吸一口醇厚的雾霾,啜一口采自地下深层的“纯天然矿物质水”,那滋味也真真是极好的。当然,前提是水里悬浮的各类矿物质沉淀没有堵住您的嗓子眼。

北京这水质……怎么说呢,视点君作为居住在南城的贫困群众(请自行脑补北京居住阶层划分),烧壶开水都以为误放了“浓汤宝”。想到此生在北京打开水龙头能喝到甘(mei)甜(you)纯(shui)净(gou)的自来水,眼泪简直就要流下来。

且慢,“南水北调”只是给北京调南方之水吗?视点君前段时间到丹江口库区走了一趟,“水都首都心连心,一江清水送北京”之类的口号随处可见,仿佛全部工程都是为了首都人民。实际上,“南水北调”的“北”,可不是建丰同志心心念念的北平啊,乃“北方”之“北”,沿线的河南、河北、天津、北京4个省市的小伙伴都受益。

根据规划,中线工程每年的平均调水量是95亿立方米,北京分到的是12.4亿,还真不算多的。河南和河北两省各分到30多亿,天津也有10亿多点。北京同学虽然仗着人高马壮通常情况下什么都占便宜,但在调水面前还是展示了一定的政治觉悟。

这里再多说点天津。论缺水,能把暴雨玩坏的天津人民恐怕比北京人民更有体会。海河是个缺奶的娘,早就没啥水了,再加上天津靠海,海水容易倒灌,所以天津的自来水曾有一绝活:直接腌咸菜。最近几十年,天津先是从北边的河北滦河调水(引滦入津),后来遇到大旱年,再从南边的黄河调水(引黄济津)。祖国汉字博大精深,“入”和“济”区别,请自行体会,总之天津周边的小伙伴们辛苦了。

饮水当思源。去年,河南南阳在央视播了个形象广告,主题词叫“南水北调,源起南阳”。湖北人民看到后就怒了,知道啥叫丹江口水库吗,说明就在湖北丹江口市!在两省人民奋力掐架的缝隙中,陕西人民放下手中的肉夹馍也拍了桌子:别吵了,你们水库的水哪里来的啊!是从我们陕南地区流过去的好吗!

说起来,这事确实也挺复杂。中线水源地是丹江口水库,这个水库实际上处于湖北和河南两省的交界处,两省的土地都淹了一部分,可以说,“大水缸”的军功章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

再具体点,大坝在湖北十堰丹江口市境内,但是中线取水口所在的陶岔渠首,也就是“水龙头”,则在河南南阳淅川县境内。而水库的水源主要来自汉江,其中大约70%的流量是从陕西南部的汉中、安康、商洛三市流过来的。所以说,为了避免引起人民内部矛盾,华北人民感谢库区和上游人民的贡献时,三个省都不能落下。

正是由于库区的复杂情况,现在的南水北调水源地也处于“多龙治水”的状态。丹江口大坝是归汉江集团管理,大坝加高工程则属于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公司,这两个“儿子”的“亲爹”都是长江水利委员会。陶岔渠首工程比较特别,是淮河水利委员会建设的。从陶岔往后的1000多公里的中线干线工程,则归国务院南水北调办下属的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

写到这,视点君在风中也有点凌乱了。不论归谁管,咱们还是呼吁下南水北调有个统一管理的机构吧,要不以后各路“神仙”打架,殃及小伙伴们的喝水问题可不好了呢!

除了“能不能喝上水”,小伙伴们最关心的恐怕还是“能不能喝得起”的问题。水价的定价权在素有“天下第一司”之称的发改委价格司手里,不过,现在沿线各省的水价方案还没有出来,难不成大家都忘了这事?视点君掐指一算,对了,好像这个司的很多领导最近都被请去“喝茶”了呢……

不过,小伙伴们也不用太担心,水价关系国计民生,一定是在大多数人可承受范围内的。根据北京市南水北调办主任孙国升的说法,南水到北京的口门水价,也就是未进北京配套管网之前的成本价,每吨不会超过3块钱。

当然了,水价高低和最终的工程投资有关系。整个工程最后花了多少钱还有待有关部门审计后正式公布,不过根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线主体工程(含汉江中下游治理工程)总投资1943亿元,其中中央投资312.6亿元,银行贷款407.2亿元。其他的钱从何而来?

这里透露点内部消息,还有另外两部分资金和沿线的小伙伴有关。一个叫南水北调工程基金,是沿线各省通过水价中的水资源费收取的,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共承担180.2亿元。目前除了河北同学的进度有些滞后外,其他几个省市的征收任务都完成了。

另外一个叫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共1043亿元,占了总投资的半壁江山,这是利用三峡工程基金停征后的电价空间从电费中收取的,征收范围包括北京、天津、河北、河南等14个南水北调和三峡工程直接受益省份。

想知道小伙伴们一度电费里分别有多少钱纳入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吗?请移步财政部网站查阅《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不用谢,视点君的名字叫雷锋。

(编辑:吴忠斌 新闻报料:8110110     在线纠错

推荐阅读

视频推荐


首页

回顶部

【秦楚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秦楚网”、“来源:十堰日报”或“来源:十堰晚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十堰日报社,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秦楚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82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