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让我的生活更美好”系列报道住房改善篇

搬出土坯房 住进小洋楼

时间:2014-11-20 07:42 来源:十堰日报     进入数字报 我要爆料

卧龙岗社区

秦楚网讯(十堰日报)文/图 记者 陈 旭 余 杰

11月14日,立冬过后的早晨已有些寒意,冬日的太阳照在身上让人感到格外温暖。天空湛蓝,青山如黛,树木葱茏,浩渺的汉江与两岸起伏的群山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我们来到汉江边的郧县柳陂镇卧龙岗社区,只见水泥路四通八达,一排排造型别致、美观新颖、灰顶白墙的小洋楼格外引人注目,房前有花坛,门前有小庭院,建筑风格与城里的别墅没有区别。如果不举目四望,看看周围的山冈田野,真分不清这里是乡村还是城市。

沿着宽阔、平坦的水泥路,我们来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内安移民汤国仁家。老汤家住的是三层楼房,270平方米,门前的一小块菜地里白菜长势喜人,常青树绿油油的,车库旁停着一辆小轿车。见有客人来访,坐在门口晒太阳的汤国仁放下手中的报纸,妻子陈立香收起手中正在织的毛衣,起身将我们让进家门。“住的是小洋楼,走的是水泥路,用的是自来水……”刚坐下,汤国仁便笑呵呵地说,“现在条件好了,生活很幸福!”

环顾汤国仁家,洁白的墙壁,白底浅黄花纹的地板砖,房间窗明几净;电冰箱、洗衣机、电视机、电饭锅、电磁炉、电脑……现代家电一应俱全。

“来,来,来,喝杯热茶。”陈立香热情地招呼着,然后打开电视机邀请我们一起观看节目。

“能收看多少个频道的节目?”“可以收看几十个频道呢,省内外电视节目都有。”汤国仁说,以前住在老宅子,电力和闭路电视设施不全,家里的电视机基本是摆设。现在的新家,电压稳定,电视信号好,还装了机顶盒,可选择的节目多着呢。

卧龙岗社区所在位置是原柳陂镇舒家沟村,几年前还是一个并不富裕的小山村。汤国仁幼年时和父母住在两间茅草房里,生存条件恶劣。1975年,他们兄弟三人合力盖了几间土坯房,虽然居住条件改善不大,却也能遮风避雨。1996年,汤国仁对自己家的房屋进行了扩建。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移民前,库区水位线以下许多项目停建。等待迁徙的舒家沟村人,新房子不能盖,多数住的是土坯房或砖瓦房;道路不能修,走的是低洼不平、白天灰、雨天泥的泥巴路。外面的世界日新月异,这里的时光却仿佛停滞一般,守着青山绿水,无法发展的伤痛煎熬着舒家沟村人。

2012年4月,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舒家沟村184户移民内安,全部告别旧居,搬迁到卧龙岗社区的新家,开始新的生活。汤国仁夫妻以及两个儿子也住进了气派的小洋楼。“这之前,压根没想过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提到现在的住房条件,汤国仁显得格外兴奋。“以前那种苦日子现在想都不愿想了。”他说,两个儿子都在外地打工,自己在社区居委会担任治保主任,爱人在家帮大儿子带双胞胎孙子,一家人生活得十分幸福。

2013年,为解决内安移民中住房困难户的住房问题,郧县出台购房优惠政策。借着这个好机会,符合条件的汤国仁在社区为二儿子买下一套房子,也是三层小洋楼。“房子今年4月份开始装修,目前已接近尾声。二儿子计划年底结婚。”交谈中,汤国仁脸上始终洋溢着笑容。

“你感觉移民的生活和以往比有哪些不同呢?”“哎哟哟,不一样的太多了。”汤国仁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像机关枪般如数家珍:“家家都有电脑、冰箱、洗衣机、热水器。社区有医务室、超市、健身活动场所。无论广场还是家门口都有路灯,到了晚上到处亮堂堂的。这天堂般的生活还有啥话可说的呢?”

(编辑:吴忠斌 新闻报料:8110110     在线纠错

推荐阅读

视频推荐


首页

回顶部

【秦楚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秦楚网”、“来源:十堰日报”或“来源:十堰晚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十堰日报社,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秦楚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82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