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十堰脱贫攻坚先锋
专题摘要:近年来,十堰各地各部门全力以赴投入精准脱贫攻坚战,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群众满意度全面提升,脱贫步伐全面加快,形成了十堰精准扶贫的特色和亮点。为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充分发挥典型引领作用,今日起开设“脱贫攻坚先锋”专栏,持续宣传一批脱贫攻坚先进典型,为我市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详细】
-
“兵支书”的新亮剑——记市财政局驻深河乡茅坝村扶贫工作队长兼“第一书记”陶斯臣
“全国财政系统先进工作者”“荆楚楷模”“十堰市先进工作者”以及军队多项立功嘉奖。无论走到哪里,乡亲们一眼就能认出他是市财政局驻竹山县深河乡茅坝村扶贫工作队长兼“第一书记”陶斯臣。
-
【脱贫攻坚先锋】溢水镇东川安幼养老服务中心:和风吹拂暖老幼
为照护好老人、孩子,2017年7月,溢水镇启动安幼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并引进竹山县天英留守儿童托管中心参与管理。
-
【脱贫攻坚先锋】竹溪县天宝乡蒿坝村党支部:抓实党建产业兴
千亩烟叶基地规模发展,水稻梯田遍布河坝,青山绿水间村民过上幸福生活,2018年全村人均纯收入8448元。如今,竹溪县天宝乡蒿坝村已成为全乡乃至全县的明星村。
-
【脱贫攻坚先锋】增收顾家两不误 ——记房县军店镇双柏村郭丹扶贫车间
8月23日,房县军店镇双柏小区扶贫车间内,村民袁文荣正在生产线上忙碌:把电线头对准塑料孔插进去、连接正负极、固定,不到30秒就完成一件成品。
-
【脱贫攻坚先锋】房县红塔镇李湾村扶贫车间:好项目带来“好钱景”
农活干完后,气温也升了起来,她就到村里的扶贫车间上班。在李湾村,像张桂芬一样农忙时下地干农活、农闲时到扶贫车间工作的村民有50多人。
-
【脱贫攻坚先锋】用心用情用力 ——记张湾区柏林镇党委书记杨如亭
-
郧阳区五峰乡东峰村:助力脱贫攻坚 小作坊带来大效益
目前,东峰村扶贫作坊年均加工、出产菜籽油160吨,产值172.8万元;年产艾叶140吨,产值70万元;年产干菊花4.5吨,产值370万元;年产干香菇8620公斤,产值50万元。农民人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
-
【脱贫攻坚先锋】沙河乡勤发富香菇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火勤:托起群众幸福梦
-
竹溪县水坪镇德程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抱团富路宽
今年2月,在湖北随州食用菌研究所专家的技术支持下,合作社发动20多户村民参与基地生产建设。香菇基地建成后,合作社统一为农户提供菌棒菌种和技术指导,并负责食用菌销售,切实保障农户利益,激发农户生产积极性,食用菌发展规模日益壮大。
-
丹江口凉水河镇农村福利院:孤寡老人的温馨港湾
凉水河镇农村福利院建成以来,在丹江口市民政局的大力支持下,在镇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心呵护下,经过全体工作人员及院民的共同努力,福利院建设与管理工作逐步规范、精细,院民幸福感持续提升。
-
【脱贫攻坚先锋】张湾区柏林镇秦家坪村党支部书记张喜忠:立村规 兴产业 聚民心
近日,张湾区柏林镇秦家坪村召开村民大会,就修改村规民约进行讨论。有事大家商量着办,这在两年前的秦家坪,想都不敢想。
-
【脱贫攻坚先锋】习家店镇茯苓村党支部书记李万国:让村民过上好日子
担任村党支部书记18年来,李万国带领乡亲们流转土地建设农博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发展乡村旅游,努力将茯苓村打造成“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湖北省绿色示范乡村”“湖北省产业振兴村”“十堰市最美生态村”和“十堰市旅游名村”。
-
【脱贫攻坚先锋】家长舒心 孩子开心——记河夹镇龙窝村托管所
家住偏远的初中毕业生张海峰,虽然考取了省重点高中,但他仍顶着烈日,每天坚持走近1个小时的山路,按时参加托管培训,一节课都没落下。
-
【脱贫攻坚先锋】三官洞林区党委书记李宗刚:从群众最关心的事做起
8月16日上午,记者随郧西县三官洞林区党委书记李宗刚一起走访贫困户。
-
【脱贫攻坚先锋】秦坪村党支部书记张千刚:建基地 兴产业
片片茶园,如绿色的屏障将村庄包围;条条通村路,宛若玉带缠绕山间;干净整洁的民居里,洋溢着村民的欢声笑语……时下,在竹溪县汇湾镇秦坪村,处处散发着蓬勃向上的朝气。提起村里这几年的变化和发展,村民们都说:多亏了村党支部书记张千刚。
-
【脱贫攻坚先锋】农旅融合 大见成效
程荣林今年51岁,驻村以来,他深入走访民情,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以郧西县“天河水乡、百里画廊”景区建设为契机,推动农旅融合发展,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
【脱贫攻坚先锋】铆足劲战贫困 ——记郧阳区青曲镇党委书记肖帮伟
-
茶店镇汉江社区安幼养老中心:老有所乐 幼有所教
为确保服务质量、服务效果,社区制订安幼养老服务实施方案和服务目标,组织社工和志愿者在辖区内进行入户走访,摸清老人和孩子们的各种需求并分类归纳。分组、分居住地对老人和孩子个人信息进行登记。老人和孩子按身体状况、个人习惯、家庭成员结构建档立卡,做到工作有底数,服务有目标。
-
【脱贫攻坚先锋】千辛万苦为百姓 ——记红岩背林场党委书记魏明成
郧阳区红岩背林场 (沧浪山国家森林公园)辖3个行政村386户1476人,距郧阳城区96公里,地处偏僻、山大人稀。只要挤出时间,无论天晴下雨,红岩背林场党委书记魏明成总会戴一顶草帽,穿着迷彩服、解放鞋,带着笔记本,从这个山头到那个山沟,走访各家各户。
-
郧阳区鲍峡镇镇长吴平:足印农家户户到
田间地头、农户家中,交心谈心、摸清实情、宣讲政策……自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以来,吴平已走访农户1300余户,化解矛盾问题79件。
-
门古寺镇项家河村党支部书记方必春:乡亲致富他领路
方必春是房县门古寺镇项家河村党支部书记,自担任村干部以来,他真心诚意对待每一位村民,尽心尽力带领村民发展产业,用25年的默默坚守,彻底改变了贫困山村的落后面貌,昔日的穷山村呈现“组组有产业、户户有项目、人人有事干”的良好局面。
-
【脱贫攻坚先锋】张湾区西沟乡党委书记段秀斌:脚上有泥 心中有情
2016年6月,段秀斌担任张湾区西沟乡党委书记,率领党委班子成员,围绕“户脱贫、村出列”脱贫攻坚目标,精准发力、开拓创新,顺利实现全乡脱贫。
-
家长安心娃娃乐——记竹溪县城关镇长安红安幼中心
-
二堰街办党委书记成刚:一片赤诚为群众
自担任茅箭区二堰街办党委书记以来,成刚以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紧紧团结依靠广大干部群众,勇于创新、敢于担当,克服种种困难,为二堰街办的脱贫攻坚事业倾注了满腔热情,取得了可喜成绩。
-
【脱贫攻坚先锋】绿了山头 富了村民 郧阳区白桑关镇高源村强基固本促脱贫
四年前高源村还是一个贫困村,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该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将美丽乡村建设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大力发展茶叶产业,在美化村容村貌的同时,有力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
茅塔乡莫家沟村扶贫工作队林青海:带着双亲为乡亲
7月23日,在茅箭区茅塔乡莫家沟村委会对面的一块菜地里,记者见到了正在帮村民莫本生干农活的茅箭区文化和旅游局驻莫家沟村第一书记林青海。50多岁的他个子不高,精神矍铄、声音洪亮。林青海就住在村委会旁一间民房里,与他同住的还有其80岁的父亲林福美和73岁的母亲程桂英。自从半年前跟着儿子来到莫家沟村,两位老人已经适应了这里,并和村民们打成一片。
-
【脱贫攻坚先锋】小扫帚“铁”富路——记郧西县恒达扫帚专业合作社
扫帚,除了扫地,还能干嘛?7月31日,记者在郧西县恒达扫帚专业合作社看到,该社打造扫帚扶贫产业链,让贫困户在产业链上增收致富。
-
【脱贫攻坚先锋】“生活在这里很幸福” ——杨溪铺镇鲍沟村安幼养老中心建设纪略
“这里有新房、新床、新被褥,还有人照顾吃喝,我做梦也没想到能过上这么好的生活!”7月28日,说起村里的安幼养老中心,郧阳区杨溪铺镇鲍沟村贫困村民赵丰国有说不完的感激。
-
丹赵路街办计家沟村党支部书记马亮:当好致富引路人
只要涉及群众利益的,不管事大事小,他都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在化解矛盾纠纷、征地拆迁、项目建设等工作中,他耐心细致做群众工作,迅速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和支持。有了强有力的村级组织和广大村民的支持,村里各项工作很快有了起色。
-
白杨坪林区白杨坪村党支部书记吴世超:带着乡亲奔富路
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吴世超自2005年到村任职以来,不怕吃苦,心系群众,乐于奉献,一心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几年间,白杨坪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均取得长足进步,2018年如期完成整村脱贫目标。
-
农旅融合闯新路!竹山深河乡井泉村党建带动脱贫攻坚
近年来,井泉村抢抓精准扶贫政策机遇,大力发展茶叶产业,该村茶叶种植面积达1800亩,实现户平3亩、人平1亩的发展目标。200户精准扶贫户依靠茶叶产业脱贫出列。
-
【脱贫攻坚先锋】张湾区停舟山特色果品专业合作社:抱团致富更有劲
停舟山特色果品专业合作社在长坪塘村建成原生态猕猴桃标准园100亩,辐射带动西沟乡发展猕猴桃基地近3000亩,吸纳社员200多户,通过 “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模式,指导社员标准建园、标准种植,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营销,实现合作共赢。
-
老人孩子的幸福乐园——记房县白鹤镇伏溪村“三留守”服务之家
近年来,房县多措并举推进安幼养老工作,探索将村级“三留守”工作与社区日间养老照料服务中心项目建设相结合,建设“老人儿童幸福家园”。
-
麻家渡镇正午袜业扶贫车间:贫困户变身“上班族”
7月19日,在位于竹山县麻家渡镇柿树坪村1组的正午袜业扶贫车间里,10多名工人正操作织袜机生产袜子。“我原来在外打工,不能照顾孩子和老人。现在,我在家门口的扶贫车间打工,不仅方便照顾家人,每月还能挣2000元。”正在车间织袜子的麻家渡镇涧沟梁村村民曾照秀说。
-
【脱贫攻坚先锋】情暖留守儿童——记柏林镇留守儿童托管中心
-
大沟林业开发管理区党委副书记、主任胡雪锋:与群众心贴心
“要真正了解群众疾苦,就必须经常进村入户,做到人到、心到、感情到。”多年来,丹江口市大沟林业开发管理区党委副书记、主任胡雪锋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与群众打成一片,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被群众称为“贴心的干部”。
-
【脱贫攻坚先锋】支部强 产业兴 ——文峰乡滚子岭村强基固本助脱贫攻坚
-
关防乡沙沟村“第一书记”朱明瑛:件件实事为百姓 一心兴业富乡亲
“让我们村‘第一书记’留任吧!村里离不开她!”郧西县关防乡沙沟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朱明瑛到了退休年龄,本可以退休回家享清福,却被一封饱含深情、签满名字、摁满红手印的信留下了。
-
【脱贫攻坚先锋】美酒飘香三吉村 ——记竹山县官渡镇三吉村美酒飘香作坊
-
【脱贫攻坚先锋】竹溪县天宝乡龙滩村安幼养老中心:情暖老人儿童
“下一步,我们将总结和推广龙滩村经验,争取上级扶持,大力建设安幼养老中心,引导农村乡贤、退休干部、退休教师、退休医生等群体投身留守儿童教育关爱、农村养老及健康管理服务,经常性到安幼养老中心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让全乡农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过上幸福生活。”天宝乡党委书记刘群如是说。
-
槐树林特场党委副书记郑荣平:点点滴滴见真情
为了打响冷水稻品牌、提升冷水稻知名度,郑荣平指导合作社注册 “大梁情”商标,协调参加了湖北电视台《垄上行》节目,与北京亿特诺美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达成“扶贫农产品”项目合作协议,成功在 “国寿i购”平台上线销售。如今,槐树林特场冷水稻远销北京、广州、武汉等地,深受消费者认可。
-
【脱贫攻坚先锋】车间建村头 村民有奔头——记竹山县安邦鞋业扶贫车间
昔日的家庭作坊,如今提档为造福一方的扶贫车间。安邦鞋业扶贫车间吸纳20多名贫困群众稳定就业,高峰时期用工人数达到60多人,技术熟练的村民在这里一个月可以拿到3000多元工资。扶贫车间一年可以生产运动鞋、保暖鞋等各类鞋10万多双,年收入达200万元。该扶贫车间被评为2018年度 “十堰市先进扶贫车间”。
-
竹溪县天宝乡乡长陈代军:决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
“‘户户走到’重在走进群众心里、解决群众难题,致富路上决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7月7日,竹溪县天宝乡乡长陈代军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
用心守护“夕阳红” ——记丹江口市盐池河镇福利院院长程静
自担任丹江口市盐池河镇福利院院长以来,程静始终坚守 “热心、爱心、细心、真心、耐心、虚心、孝心、善心、用心、同心”的 “十心”服务宗旨,悉心照料福利院老人,让老人安享晚年。
-
郧阳区谭家湾镇党委书记柯相国:心里时刻有群众
郧阳区谭家湾镇贫困人口1563户5115人,共有4个重点贫困村,脱贫任务十分艰巨。2011年3月,柯相国担任该镇党委书记,立志改善该镇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精准扶贫工作启动以后,他把抓好脱贫攻坚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来推动落实。
-
群众的事就是自己的事 ——记茅箭区大川镇党委副书记马晓潞
“马书记,快到屋里来坐坐。”6月24日,看到茅箭区大川镇党委副书记马晓潞入户走访,卡子村贫困户郭安培高兴地打招呼。
-
郧西县河夹镇火车岭村党支部书记柯昌胜:甘做火车岭上的“火车头”
近年来,面对村集体经济增收乏力、村两委“没钱办事”的困局,柯昌胜积极响应郧西县委、县政府号召,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深化农村改革、破解农村难题、推进农村党建的关键来抓,深入推进“固本强基”工程,吹响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集结号”。
-
【脱贫攻坚先锋】扶到群众心坎上 ——记竹山县宝丰镇党委书记杨明章
“杨书记就像家人一样,实打实地帮扶我们。要不是杨书记帮忙协调,我不会这么快就住上新房。”6月28日,在竹山县宝丰镇新茶村,贫困户王伍践高兴地对笔者说。
-
郧阳区柳陂镇沙洲村党支部书记郝善国:一心带民奔富路
郝善国自2014年任郧阳区柳陂镇沙洲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始终按照“两学一做当标兵,精准脱贫争先锋”的要求,不断加强党支部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和采摘农业,一心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
房县沙河乡党委书记李伟 :抓党建 兴产业 拔穷根
沙河乡位于房县东北角,山高路远,过去只有一条通乡公路,发展十分落后。近年来,沙河乡党委书记李伟率领班子成员,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完善基础设施,推进产业发展,脱贫攻坚硕果累累,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群众幸福感不断提升。
-
脱贫致富“梦工厂” ——记张湾区柏林镇小堰村扶贫工厂
“工资当月结算,离家近,挣钱顾家两不误。”小堰村5组贫困户权勇选说,像除焊渣这样的普工活,没啥技术难度,上班时间也灵活,很多村民都利用农闲时间到扶贫工厂务工挣钱。据了解,目前小堰村扶贫工厂共吸纳近20名村民务工,有力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扶贫工厂成了小堰村脱贫致富的“梦工厂”。
-
竹溪县人社局驻双桥村第一书记赵成:“长峡”搭建“富民桥”
在赵成和工作队员的共同努力下,双桥村贫困人口逐年减少。2014年脱贫9户33人;2015年脱贫39户160人;2016年脱贫33户114人;2017年脱贫15户53人;2018年脱贫91户248人。
-
茅箭区茅塔乡东沟村蓝染扶贫工坊:“染”出多彩生活
6月15日,市民孟女士与几名好友游完位于茅箭区茅塔乡的东沟景区后,来到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后方,走进蓝染扶贫工坊,体验蓝染工艺,玩得不亦乐乎。
-
情注新河 ——记竹山县人社局驻宝丰镇新河村第一书记邓刚
在邓刚和村干部的努力下,新河村成立村社合一的祥河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食用菌5万棒,带动20户32人就近就业,人均年增收2000余元;成立新河村飘香茶叶专业合作社,改造老茶园690亩,新发展无性系茶园120亩,村里贫困户实现人均一亩茶,人均年增收1000余元;新发展农家乐、家庭农场11家,带动22人增收致富。
-
房县农业农村局驻窑淮镇西沟村第一书记余建福:深耕扶贫路
2015年,房县农业农村局“四双”帮扶工作队进驻西沟村,余建福任驻村“第一书记”。在他的带领下,工作队访农户、讲政策、化矛盾、搞建设、兴产业,使昔日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变成了全县脱贫出列示范村。
-
【脱贫攻坚先锋】村民变身“上班族”
去年9月,由大川镇人民政府与十堰市浙江温州商会联合成立的大川镇鞋帮加工扶贫车间正式投产。该车间主要与温州市邦耐鞋业等公司合作,代加工各种款式的休闲鞋面,设计年产能300万双,年产值500万元,可吸纳和带动300人就业。
-
【脱贫攻坚先锋】不忘初心做“示范”
“我是农民的儿子,骨子里充满了对农村的热爱。参加工作后,更加渴望为农村发展贡献力量。”6月8日,武当山特区太极湖办事处梅子沟村第一书记张仕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
【脱贫攻坚先锋】孩子们的快乐家园
李家湾小学是一所村级小学,在校生200多名,其中留守儿童72人,住宿生24人。为破解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难题,2012年,该校成立留守儿童服务站,以打造温馨港湾、快乐家园为目标,从关爱孩子生活、学习和心理入手,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
【脱贫攻坚先锋】支部强 产业兴 村民富
“我在任期内还将发展茶叶350亩、食用菌110亩、漆树330亩、黄花菜100亩,力争把新洲镇楠木寨漂流源头引进我们村,巩固好村出列和户脱贫成果。”6月4日,在 “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中,麻湾村党支部书记赵昌柱就五年任期工作向党员群众郑重承诺。
-
张湾西沟乡岳竹村第一书记袁炳:村民把我当“家人”
袁炳是张湾区农业农村局干部,从2016年至今担任岳竹村第一书记。岳竹村有77户24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5户153人。在袁炳的带领下,岳竹村干群齐心协力,把偏远落后村打造成美丽口子村。2018年,该村整村出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