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政务 党建 视频 图片 社区 评论 旅游 电商
客户端 微博 微信 抖音 数字报

他和他们——写在第25个记者节到来之际

时间:2024-11-08 09:58    来源:十堰晚报  字体:  打印  播报

段吉雄(左一)认真倾听,用心记录每个采访对象的故事。

采访是一场抵达。我的那些采访对象大多数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也没有太多感人至深的经历,但每一个都是鲜活的、真实的、充满了旺盛的生命力,在平凡细碎的生活中给予旁人温暖与力量。很多时候,我就是在他们的故事里被感动、被治愈。在第25个记者节到来之际,谨以此文记之。——题记

霜降过后,田野开始走向萧条和寂静。但在郧阳区柳陂镇金矿村朱德洪的菜地里,却一点儿都看不出来凋蔽的样子。高高的豆角架上,四季豆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轮回,争先恐后地探着颀长的身体。

“别看就这分把地,能卖大几千块钱。”朱德洪轻轻抚摸着豆角,眼神里满是爱意。身后大片的葱苗挺着笔直的身体,萝卜苗缠绕在一起,恨不得把叶子伸到对方的嘴里,还有花菜、韭菜、蒜苗等等,整个菜地里洋溢着青春的澎湃。

朱德洪是柳陂镇菜农。蔬菜上市的时候,他每天早上四五点从家里出发,挑一担菜坐公交车赶到十堰去卖。一天能卖200多元钱,有时300多元。瓜果大上市时,他经常半夜自己开车把瓜果拉到市区,稍作休息就开始经营菜摊,一天能挣上千块。

我夏天采访认识老朱后,就经常去他的菜摊上买菜,聊上几句,然后提一袋露珠飞溅的喜悦回家。有时我还去他菜地里转转,不管他在与不在。我喜欢这生机勃勃的活力,也喜欢看老朱得意地炫耀自己的成果。

站在地中间,老朱一手叉腰,一手使劲地挥舞着。这一刻,他就是这片土地上的王。

当十堰的秋风日渐醇浓时,云南曲靖的孙绍文夫妇带着骡马队回到了家乡,他们给我发来一条微信:今年工地不多,我们回家帮老人收拾庄稼,也陪陪孩子。有活的话还会再出去。

2012年,孙绍文贷款30多万元,从吉林购买了10匹大体格的骡子,专门在深山密林里运输架设输电线路的铁塔配件。他们踏过西藏的戈壁,爬过四川的高山,穿过云南的雨林,钻过恩施的山洞。我认识他的时候,他正在十堰的山顶上和他的“小伙伴”运输货物。

一根10米长、400余公斤的钢梁架在一匹骡马身上,羊肠小道一边临崖,一边靠山。孙绍文走在后面抱着钢梁掌控方向,时而半个身子腾空在悬崖边上,时而又擦着山坡躲避着树杈。我跟在他后面拍摄画面,才爬到半坡,衣服已全部汗湿。坚持跟到山顶,腿肚子直打颤。隆冬时节,

孙绍文的衣服像从水里捞出来一样,蒸腾的水雾从他的头顶直向上蹿。收工后,我跟着他们回到了租住的地点。一帮人围坐在火堆旁,转着圈抽从家乡带过来的水烟袋。孙绍文的妻子汪丽金在厨房里忙碌着,灶台上的火苗欢快地跳动着。“买只鸡犒劳犒劳大家,每天都干这么重的活路。”

每隔一段时间,我都要问问他们在哪儿干活,什么时候来十堰。孙绍文告诉我,他们今年先后到恩施、云南楚雄等地,但工期都不是很长,活路很散。

“刚好有时间回家照顾老人,陪伴孩子。”汪丽金在微信上说,再不回去,孩子就要长大了,更加陌生了。

每一个漂泊的游子,心中都有一抹乡愁,深深眷恋着家乡的风,思念着家乡的温暖。生活,就是被这一个个酸甜苦辣熏染得五彩缤纷,摇曳多姿。

在新疆博乐市援疆的杨明章发来了几张照片,大型采棉机在一望无垠的棉花地里驰骋,地边上,一堆堆打包好的棉花包正在等待装车。高标准的农田,机械化的作业,使田野里再也见不到庞大的采棉队伍。

援疆一年多,长时间的光照和强烈的紫外线,杨明章已经变成了一个地道的新疆汉子。他说新疆的人好、风景好、水果甜,在历任援疆干部的不懈努力下,新疆的产品特别是水果都已走进了十堰市民的餐桌。2024年春节,利用放假回到十堰老家的机会,杨明章发动亲戚朋友,帮助牧民销售了9头黄牛。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这里感触特别深。冬天下雪的时候,一身金色的狐狸爬在雪地里直直地看着你,有时候还会走过来问你要吃的。”杨明章告诉我,他喜欢到牧民家里,和他们拉家常,感受中华民族大家庭紧紧抱在一起的幸福。

中秋节时,我给他发了一条微信:月是故乡明,心安即归途。祝安!

环中国边境线自驾游的陶德斌终于回来了。36000多公里的山海相连和林海相拥,他用5个月的时间和爱人左手朝阳,右手晚霞,朝夕间看行云流水,动静里悟世间万事。他们实现了很多人的梦想,也成为这个夏天朋友圈里最热门的人物。

我跟踪他的动向,主要是看朋友圈里的视频,知道他一直在路上开车,所以白天的时候很少打扰。隔段时间趁着晚上给他打个电话,每次接通电话,他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平静、稳重。即便是在高海拔缺氧地带,声音依然平静得像静谧的湖面。我问他是否一路平安,他回答是!我问他是否一切顺利,他说没有任何坎坷!我问他需不需要寄送什么东西,他说一切都备得足足的,塞了满满一车。

回来后,他给我讲起路上的故事:在高海拔的山顶上遭遇爆胎,在无人区里荒凉的压迫,在中断的道路里没有尽头的等待……讲起这些,他依然是没有丝毫的激动,像是在念一页与己无关的文字,或者讲述别人的故事。

我知道老陶的性格,他乐于助人,但却怕给别人添麻烦,哪怕是言语上的担心。他没退休前,我俩经常去一些人迹罕至的地方采访,每次都是悄悄去,悄悄回。稿子见报后,朋友的电话微信纷至沓来,责怪他为什么不打招呼,那么危险的地方,哪怕找个向导也行。这时,老陶都会轻描淡写地自嘲一句:我们都皮糙肉厚,没那么金贵。

老陶给我讲自驾的经历时,窗外阳光如瀑,车流如织,他像在时间里坐定的老僧。

在竹山县武陵峡,王定喜家的稻子熟了,稻草扎成“人”字形码在地里晾晒,准备给牛做过冬的饲料。秋天的晚上,我们一群人在他家院子里围着篝火喝酒、跳舞、朗诵诗,闹腾得山上的野猴很不耐烦。王定喜蹲在旁边,像瞧稀奇一样看着我们。

喧嚣之中,突然发现少了一人。四处寻找后,没有下落。王定喜的妻子指了指稻田,我们下去一看,周国军正躺在稻草上扯鼾。旁边,小猪在欢快地觅食。被我们叫醒后,周国军仿佛在桃花源里与神仙对弈了一局,神清气爽,又趁着诗兴写下《秋后的稻田,是沉睡的温床》,“我就是这样想的:放松,当一条吃饱就睡的大肉虫,动作迟钝就迟钝一点,反应缓慢就缓慢一些。”

老王夫妇捂着肚子笑。他们这里与世隔绝,本来见的人就少,像我们这个样子,更是没有见过。

滚滚红尘,心安处便是最美的桃花源;微笑向暖,岁月就能静静地盛开成心中的格桑花。

季节步入了深秋,风开始凌厉起来。早晨穿行在汉江上,能体验到针扎的感觉。一大早,肖安山缩着脖子,驾驶着清漂船开始在江面上打捞漂浮物。汉江上漂泊了半辈子,他已经摸清了这条江的性子,哪里水流急,哪里易积垃圾,心里一清二楚。今年对于肖安山来说,也算是迎来了人生的高光时刻,他上了央视《新闻联播》,让地道的郧阳话在全国观众面前露了一下脸。

我问他天天在江上清漂辛苦不,肖安山咧着嘴说出了最朴实无华的话:“那咋捂(方言,怎么办的意思),这水是给北京人喝的,不弄干净咋好意思?”

钻进驾驶舱里,我在操作台上看到了4年前采访他时的一句话:找到使命,充实生命,怒放生命。

每一个人的生命都不同,但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风景。

老家的菜地里,母亲在寒露时撒下的菜籽早已破土,熙熙攘攘。向阳的地方,有的已长成了半拃长的菜苗。趁着墒情,母亲把一些生长密集的菜苗移植到稀疏的地方,填补季节留下的空缺。

风路过时,菜叶开始摇曳,每一个生命都开始舒展起来。

作者简介

中国作协会员,十堰市作协副主席、秘书长,十堰日报记者。多篇(系列)新闻报道荣获省、市新闻奖,著有探案 系列 小说集《罪案终结者》、散文集《一条河流的走向》。数篇散文600余次入选中学教辅和全国31省市高中、初中语文试卷。

( 责任编辑:李月    新闻报料:811011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