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政务 党建 视频 图片 社区 评论 旅游 电商
客户端 微博 微信 抖音 数字报

文明创建·文明村镇 | 郧西县关防乡沙沟村:民主评议垃圾分类 “分”出新时尚“议”出“取经地”

时间:2023-11-20 15:36    来源:郧西县委文明办  字体:  打印  播报

【开栏语】“美丽乡村建设”是市委六届五次全会部署的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六大行动”之一。乡村之美,在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更离不开文明乡风的滋养。近年来,我市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广大农村焕发出宜居宜业、文明和谐的新面貌新气象。市创文办、市委文明办、市城市文明创建中心在十堰文明网、文明十堰微信公众号《文明创建》专栏开设“文明村镇”专题,邀您一起走进这些既有颜值、又有内涵的文明村镇,共同感受乡村振兴的惊艳巨变、乡风文明的别样魅力。

垃圾分类也是新时尚。近几年来,郧西县关防乡沙沟村以美丽乡村建设为目标,以垃圾分类为“小切口”,积极探索推行村级协商民主议事机制,通过“民主议事会”,引导群众有序参与村级事务的决策、管理和监督,确保了村级决策的公平公正、科学合理、公开透明。实现“群众的事让群众说了算”“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在鄂陕边关上演了群众协商民主议事推进垃圾分类移风易俗的生动实践。

诗意田园  美丽沙沟

群众提、群众议、群众定解决村民“不愿分”

沙沟村位于郧西县西北部,鄂陕两地交界,地理位置特殊。辖区村民世代沿仙河两岸居住,群众随意向河岸丢弃、堆放垃圾的习惯由来已久。7年前,村里争取了18个勾臂式公共垃圾箱,村民总算有地方放垃圾了。但村支书卢从信和一些村民并没高兴几天,什么东西都往里面扔,垃圾箱及四周成了新的“垃圾堆场”。2019年农历腊月二十九,备受垃圾困扰的村民一家接一家把没及时运走的垃圾箱推到村委会门口。至此卢从信痛下决心,准备从垃圾分类做起,解决垃圾乱堆乱放问题,建设洁净村庄。此举得到了关防乡党委、政府的肯定和支持。2019年12月,沙沟村“两委”请到一支专业垃圾分类指导团队,为村里做垃圾分类规划、入户调查、培训指导等。2020年3月下旬,沙沟村召开第一次垃圾分类全体村民大会,兴致勃勃准备了高大上PPT演示的卢从信,却遭遇村民一连串质问:“扔桶里就行了,有必要分类吗?”“几十代人都过来了,现在图新鲜,能坚持下去吗?”……乡党委和村里没有放弃,采取“群众提、群众议、群众定、群众守”的办法,先后召开党员群众大会、湾组会、院场会等“民主议事会”50余场次,收集群众意见110余条,直至大家“意见统一”,还制定垃圾分类方法、环境卫生评比标准等,并写进沙沟村村规民约,成为村民共同遵守的硬杠杠。

说白话、说土话、说短话解决村民“不会分”

垃圾分类说的太细、太复杂,村民更不会分了。村里大多是留守老人、妇女和孩子,说“可回收、不可回收”不一定让人听得懂,但说“会烂”“不会烂”,大家都明白。沙沟村结合实际,召开“民主议事会”,总结出“两类四分法”:在村民家庭环节,将垃圾按“会烂”和“不会烂”初次分类。村“两委”购买近800个垃圾桶,每户分发绿色、灰色各一个,分别装“会烂”“不会烂”垃圾。在垃圾清运员上门收集环节,检查、指导村民按“会烂的”对应“能埋的”,“不会烂的”细分为“能卖的”“有害的”“能烧的”,最终分成四种:“能埋的”,即可腐烂垃圾,占村民家庭生活垃圾总量的60%以上;“能卖的”,如包装纸、饮料瓶、易拉罐等可回收垃圾;“有害的”,主要是荧光灯、农药瓶、过期药品等;“能烧的”,为其他生活垃圾。分类后的垃圾,运到村里的堆肥房,进行二次分类。“能埋的”垃圾,放在堆肥房经30天左右腐熟,成为还田有机肥;“能卖的”,卖给废品回收站;“有害的”,交给专业机构处理;“能烧的”,转运到关防乡垃圾焚烧处理中心焚烧处理。村口的再生资源积分兑换超市,也是“能卖的”垃圾的最好选择。2021年至今,村民累计用垃圾兑换82000多分,换取了4100多元商品。

红脸、有出汗、有奖励,解决村民“持久分”

组织“环保志愿协会”成员、保洁员、村组干部、老党员等共同成立垃圾分类评比小组,经过3次集体会议商讨制定《沙沟村卫生考评计分细则》和“1组3员”评比工作机制:即评比小组遵照评分细则,每月对垃圾分类情况逐户进行评比打分,村级垃圾分拣员负责日常清理,并对各户垃圾分类情况进行记录;保洁员对责任段内各户垃圾分类情况进行巡查检查;由村民大会选举产生的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兼任垃圾分类监督员,负责对垃圾分类评比工作进行监督。根据评比制度,每月评出“最清洁”25户、“加油”15户,其余为“清洁”户,结果均在村内环境卫生公示墙公布和广播通报。每半年对“最清洁”户和垃圾分类兑换积分先进户在群众大会上表扬,并发放洗洁精、洗衣粉、抹布等奖励品,让大家评到“红脸、出汗”,以评促改、以改促变,让村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陈颜云是2022年度15家环境卫生示范户之一。走进她家三层楼小院,房前屋后、室外室内,干净整洁,一、二楼自住,三楼做民宿,供游客居住。“最开始也抵触垃圾分类,农村嘛,搞个啥?”陈颜云笑着说,现在每天早晨第一件事是打扫卫生,不仅知道把“会烂的”放绿桶,“不会烂的”放灰桶,“有害的”放单独袋子,而且已经成为习惯行为、自觉行动了。

召开垃圾分类群众民主评议院场会

沙沟村以美丽乡村建设为目标,以村民议事会为杠杆,撬动村民共商共议共治共建美好家园,有效降低了环境负担,减轻了管理成本,改善了人居环境,建成了“农耕文旅·田园沙沟”综合体,推动了产业兴旺经济发展。如今沙沟已华丽转身为游客宜游、乡民宜居之地,村集体年收入35万元以上,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700元,成为名副其实的生活富裕村、环境美丽村、卫生先进村、文明示范村。沙沟村也先后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省级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创建工作先进行政村”“湖北省卫生村”“十堰市基层党组织十面红旗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 责任编辑:侯爽    新闻报料:811011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