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政务 党建 视频 图片 社区 评论 旅游 电商
客户端 微博 微信 抖音 数字报

中华一绝:郧阳凤凰灯舞

时间:2023-11-18 09:03    来源:十堰日报  字体:  打印  播报

凤凰灯舞表演

郧阳凤凰灯舞

民间艺人描绘郧阳凤凰灯头饰

民间艺人扎制郧阳凤凰灯骨架

秦楚网讯(十堰日报)文/ 陈新永 图/姬廷顺 李尚菲

郧阳凤凰灯舞,是郧阳民间的一大特色文艺活动,2014年7月正式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常称为“凤凰灯、耍凤凰、凤凰灯舞”。郧阳区地处鄂、豫、陕三省交界,楚风、豫剧、秦腔、川剧等多元文化在此汇聚。郧阳人自古就有崇凤习俗,甚至每家每户的门画、对联、家具、石门凳表面大都刻有凤鸟图案;历史上有着“凤起郧阳”的传说。凤凰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象征吉祥和永生,在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中,它与龙并驾齐驱,被人们敬仰和崇拜。

郧阳凤凰灯舞的历史渊源

郧阳人崇凤由来已久,郧阳凤凰灯舞同样历史悠久。据《吕氏春秋·古乐篇》云:“三皇五帝时代,黄帝曾孙帝喾,命令咸黑制作乐歌,有《九招》《六列》《六英》。又让其制作了鼙、鼓、钟、磬、吹笭、管、埙、篪、椎等乐器。帝喾又命令人们演奏乐器,有的击鼙;有的敲钟磬;有的吹笙;有的奏管。于是凤凰、天雉起舞,帝喾听了非常高兴,即用乐舞赞扬天帝的功德。”(译文)

楚人崇凤,先祖祝融是“凤”的化身。郧阳位于鄂西北地区,古代多半属楚。郧阳出土的古麇国时期铜壶表面就刻有凤鸟图纹;明成化年间至清初,汉江河畔郧阳城设郧阳抚治(1476年—1680年),当时,就在原郧阳老城四眼井旁边,建有郧阳凤凰戏楼。这座戏楼有着凤凰雕花青石台阶和雕刻龙凤图的石窗户。

郧阳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凤起郧阳”。这“凤起郧阳”究竟是凤凰鸟起于郧阳,还是凤凰灯起于郧阳呢?笔者认为郧阳人经常说的“凤起郧阳”,即指“凤凰灯”和“凤凰灯舞”起始于郧阳。

每年春节、元宵节,全国各地闹花灯,大都是玩龙灯耍狮子。而郧阳人不仅玩龙灯、耍狮子,还舞起了独具特色的凤凰灯。《郧阳府志》记载:“正月十五为上元节,郧城通衢张灯结彩,火树银花,灯烛辉煌,有火龙、凤凰、竹马、狮子,皆以竹纸装点为之……”这些记载和物证,就是郧阳人崇凤、制作凤凰灯舞凤凰的历史渊源。

为探寻郧阳凤凰灯舞的历史渊源,笔者专访了凤凰灯舞老艺人余占军,他说:“郧阳人玩凤凰灯的时间很早,具体时间说不清。凤凰灯舞起始于宋朝,起初舞凤凰比较简单,但随着朝代更替,凤凰灯舞时兴时落,常有间断,直到清朝光绪年间又兴盛于世。”

郧阳凤凰灯舞兴盛于清朝光绪年间,郧阳府城的王明德是清光绪九年进士,曾任清朝的“学道”。由于多种原因他辞官回乡,回乡后又拾起了扎制凤凰的行当。当年元宵节,他在家门口挂了一盏竹篾扎制、五彩纸裱糊的凤凰灯,灯内点有蜡烛,使得凤凰灯整体透亮、艳丽夺目。

次年春节前,王明德向府城一些民间艺人提议:“你们年年都玩狮子、龙灯和彩船,能不能再耍起凤凰灯呀!”郧阳老艺人们听取了他的建言,又拾起了郧阳老凤凰灯技艺,并仿照王家门口凤凰灯的形态,扎制成可以在街道耍玩的凤凰灯,这就是现在凤凰灯的雏形。在街衢耍玩时,新式凤凰灯舞得到了广大民众的关注和喜爱。从此,凤凰灯舞就在郧阳城乡传播开来。

郧阳凤凰灯的形态与制作

郧阳凤凰灯舞的道具包括凤凰灯、花灯和太阳灯三大类。凤凰灯舞经过一代接一代民间艺人的传承,并参考图画、戏剧、传说等不断改进,又加入了音乐和舞蹈表演,由粗放到精致,日趋完善。在郧阳这块沃土上,凤凰灯舞逐渐形成一种融民间工艺美术、舞蹈、音乐于一体,程序完整、内涵丰富、风格独特的花灯舞蹈。

郧阳凤凰灯是经过扎制、裱糊、彩绘、组合连接而成。按头、颈、身、翅、尾、腿六个部位分别扎制后,再组合连接,整体形象如《说苑》所述:“鸿前鳞后,颈项而鱼尾,龙纹而龟身,燕颌而鸡喙……延颈奋翼,五彩备明。”凤凰灯舞还配有另外的道具:鲜花灯四盏,牡丹花灯一盏,太阳灯一盏,还有太阳、云朵、火焰等彩绘图。表演时六人分立四周,用以陪衬和烘托现场气氛。表演时用2米长的竹竿操纵凤头带动凤颈自由转向,凤身随凤颈的迂回转动,呈曲弧形有规律地运动,整个形态栩栩如生。

凤凰灯舞表演内容及程序

郧阳凤凰灯舞是楚人崇凤的活化石,是全国独一无二的花灯表演形式,具有多种类本土文化综合特性和汉民族文化特征,是中国民间舞蹈中惟一的灯与舞相融合的艺术表演形式。郧阳凤凰灯舞表演,古朴典雅,舞姿优美,热烈奔放,并配以独特风格的凤凰灯舞曲,激越欢快,突显出浓郁的地方特色。

凤凰灯舞表演展现了凤凰的生活习性,舞蹈编排参见了许多古书、字画,潜心研究其理羽、展翅、打盹等生活形态,模仿运用凤凰习性进行舞蹈编排。经长期实践,摸索总结了“脚眼手身法,心肝脾肺神”10字表演艺诀。原郧县宣传文化部门经过精心组织,编排出了一套《凤凰灯舞蹈》谱序。

郧阳凤凰灯舞表演程序按照“百花拥凤出巢—凤凰游园—凤鸣—凤凰寻花—凤凰戏牡丹—凤舞—凤凰理羽—凤凰打盹—凤凰展翅—凤凰朝阳—凤凰三点头—凤凰回巢”等程序依次进行。完整准确的《郧阳凤凰舞蹈》表演内容有十六节,呈现出一幅美轮美奂的意境:在红日即出、鲜花盛开的美丽清晨,一只五彩丹凤引颈舒翼,翩翩起舞,时而翱翔于云空,时而穿绕于花丛,尽情游览新春的美景。一会儿,它发现了自己心爱的牡丹花,喜不自胜地围着牡丹愉快地嬉戏。心满意足之后,它用心地梳理起自己闪光的羽毛,然后打盹小憩。此时,旭日东升,太阳的光和热把它惊醒,它欣喜若狂地展翅飞向太阳,在太阳升起的地方频频朝拜、盘旋而舞,最后狂喜翻飞,尽兴方休……拟人化的表演,生动形象的舞蹈编排,配以嘹亮优雅的吹打乐伴奏曲,把象征吉祥如意的凤凰、象征荣华富贵的牡丹和象征光明幸福的太阳联系在一起,组成了一幅幅动人画面,令观者心旷神怡,宛如置身于仙境。

郧阳凤凰灯舞的传承

郧阳凤凰灯舞被称为“中华一绝”,是湖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7月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郧阳凤凰灯舞具有较高的文化传承价值:其一,凤凰代表着人生吉祥、社会安祥。郧阳人以观凤崇凤拜凤,来祈福求吉,缅怀先祖,乐见凤凰灯舞是楚人崇凤文化的延伸。其二,原郧阳地区每逢春节、元宵节和重大庆典表演,都以“龙飞凤舞”为表演高潮,节庆表演若没有凤凰灯舞,民众觉得此次表演就缺了重头戏,因此说凤凰灯舞表演,具有楚人郧人本土浓郁的节日庆典文化价值。其三,凤凰灯舞表演是将民间音乐、舞蹈、体育、打击乐、手工技艺、传统习俗融为一体的表演形式。郧阳人观看凤凰灯舞表演,就能享受到古风古韵传统文化的熏陶。为此,郧阳凤凰灯舞具有观赏娱乐价值。其四,凤凰灯舞具有交流价值。凤凰灯舞是民众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它基于社会交流而生。郧阳区地处鄂西北地区,与豫、陕及十堰市各市区县相邻,民间常有交流融合。依据这些优势,可促使郧阳凤凰灯舞相互交流,融合发展,巩固、推进了凤凰灯舞的社会交往价值。

郧阳凤凰灯舞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说明它既是人类历史变迁的见证,又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是珍贵的不可复制的文化资源,也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活化石”,要采取措施,加以保护和传承。

首先,要多方参与,提升人们的“非遗”保护和传承意识;重点培养,注意普及与传承相结合;鼓励创新,加强理念引导,保持凤凰灯舞精髓。

其次,要找准传承群体。郧阳凤凰灯舞主要有学校、文化馆、民间队伍、乡镇文化特色村组织专班传承。推进传承多层次互动,做到群体传承,壮大传承队伍。

其三,传承人演出活动要常态化。各专班、各个传承人要积极主动,走进乡村、走进文化市场表演。

其四,完善传承制度。落实传承人与学校对接制度,将学生音乐课分离一部分课程及时间,让老艺人到学校给学生授课,培训郧阳凤凰灯舞表演技艺。

其五,要创建由政府支持、文化部门服务、群众积极参与、传承人有信心的社会氛围和发展途径,使优秀的传统文化薪火相传,让郧阳凤凰灯舞这一民间艺术之花大放光彩。

( 责任编辑:侯爽    新闻报料:8110110    版权声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