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网-十堰头条讯 文、图/记者 叶楚榕 通讯员 钟泽宇 报道:8岁男孩鹏鹏(化名)反复咳嗽一个月,检查发现胸腔纵隔里竟然长了一个3cm左右大小肿瘤,且该肿瘤位置特殊,距离心脏很近,周围包裹了很多重要神经和血管,手术难度大。经太和医院小儿外科妙手切除,鹏鹏得以转危为安。
鹏鹏家住城区,7月底的时候,他开始出现咳嗽症状,家长带其到附近药店买了些止咳药和感冒药,服药3天后,效果不明显。后在城区一家医院鹏鹏被认为是支气管炎,输液配合药物治疗几天后,情况仍不见好转。尤其到了晚上,鹏鹏咳嗽格外明显,非常影响睡眠。此后一个月里,鹏鹏尝试了很多治疗方法,但效果都不明显。
8月初,反复咳嗽一个月的鹏鹏被带到了太和医院儿童医疗中心门诊,根据家长的描述和鹏鹏的症状,门诊专家发现有些不对劲,于是安排鹏鹏去拍了一个肺部CT,结果显示其胸部纵隔区域有一个2cm大小的占位,怀疑是肿瘤,随即将鹏鹏转入小儿外科。
“鹏鹏来了后,我们通过仔细检查,确定纵隔里的占位就是肿瘤。”太和医院小儿外科负责人倪志福介绍,家长得知是肿瘤后,非常着急,要求立刻手术摘除。但通过检查,鹏鹏还存在“百日咳”以及合并合胞病毒感染等,需要先稳定后才能手术。
就这样,鹏鹏在家药物治疗2个月,待百日咳、病毒感染治愈转阴后,再次来到太和医院小儿外科。此时再次复查,发现鹏鹏体内的肿瘤由之前的2cm增大到3cm。术前也无法确定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如果是恶性,将会继续不停的长大,然后侵蚀旁边的血管、神经以及气管等。
术前,倪志福给鹏鹏的家人提供了3种手术方案,分别是直接开胸手术、胸腔镜以及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最终鹏鹏家人选择胸腔镜下进行手术。为了确保手术万无一失,倪志福做了充分的术前准备,考虑种种困难,如手术暴露困难怎么办?如果肿瘤难以切除怎么办……同时还将鹏鹏纵隔内肿瘤、血管、神经、器官等进行三维建模,方便更好的进行手术。
11月初,在完成一系列充足的术前准备后,倪志福带领手术团队,历时2小时,成功为鹏鹏做了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手术。手术比预想的容易些,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第二天,鹏鹏即可吃饭,咳嗽也好了。
后通过病检,鹏鹏体内切除的肿瘤是良性的,有惊无险,这也让家人十分的开心。倪志福表示,儿童的肿瘤不是所有的小孩都有症状,尤其这种先天性占位,等到有症状的时候,他往往出现了局部的一些压迫、疼痛或感染症状,就增加了后期诊疗的难度,而且影响预后。建议家长朋友娃娃如有不适及时规范就诊,如能定期健康体检更有益于发现身体潜在问题,有利于早诊断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