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政务 党建 视频 图片 社区 评论 旅游 电商
客户端 微博 微信 抖音 数字报

文明创建·文明校园丨十堰市人民小学:文明花开别样红

时间:2023-09-22 10:18    来源:秦楚网  字体:  打印  播报

开栏语文明校园是城市文明的重要展示窗口。为进一步深化文明校园创建,展现文明校园风采,助力文明城市创建,市委文明办、市城市文明创建中心即日起在秦楚网推出“文明创建·文明校园”专栏,以“全国文明校园”“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为重点,集中展示各学校文明创建成果和工作经验,积极营造团结友爱、文明有礼、勤奋求知、催人奋进的校园文化氛围,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敬请关注。

秦楚网讯-十堰头条 通讯员 黄义伟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向‘十大不文明行为’宣战: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在公共场所乱涂乱画……”今年秋季开学,十堰市人民小学开展“开学第一课·护航伴成长”教育活动,推进《十堰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十堰市民绿色低碳生活行为规范》进课堂。

近年来,学校坚持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将文明校园创建同学校日常管理、教师教育教学、学生学习生活紧密结合起来,紧紧围绕“六好”标准,不断巩固深化文明创建成果。2017年,学校被中央文明委、教育部授予“首届全国文明校园”。

以铸亮品牌为新起点 完善文明创建机制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增强文明创建积极性、主动性。学校成立文明校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专班,精心谋划,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工作。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国家、省、市文明创建有关文件精神,要求干部职工统一思想、提高站位,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切实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文明创建工作上来,增强文明创建积极性和主动性。

周密部署,加强联动,确保文明创建有序高效推进。每年根据上级关于文明创建工作的部署和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科学制定本年度文明校园创建实施方案,明确职责分工,落实责任主体,细化工作任务,严格工作标准,严肃工作纪律,确保创建工作得以有序高效推进。各部门、年级密切配合,加强沟通协调,充分发挥联动性,精心组织开展各项创建活动,强化文明创建宣传,营造浓厚文明创建氛围。

以厚植文明为新目标 深化文明校园创建

落实立德树人,突出抓好思想道德建设。学校多形式立体化加强干部职工理论学习,积极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传承红色基因”“向国旗敬礼”等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师生坚定理想信念、赓续红色精神。积极开展爱国主义、生命安全、劳动教育等主题德育活动,建立关爱学生专项档案,常态化开展“阳光成长”心理健康教育。

建设慧美团队,打造团结奋进领导班子。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三会一课”、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等制度,定期开展集中学习研讨活动,充分发挥“头雁”作用。引导党员干部职工时刻坚守清廉底线。坚持民主集中制,认真贯彻落实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创新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形式,群众对党员发挥作用满意率达100%。

坚守教育初心,建设廉洁和美教师队伍。建立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强化师德师风培训学习。狠抓“五项管理”落实,深入推进“双减”政策落实落地。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按照合格教师、骨干教师、大美名师梯级发展目标,为教师“量身定制”专业成长计划。坚持开展“青蓝工程”师带徒活动,大力推进学科“名师工作室”建设,教师政治思想、职业道德、教学能力持续提升。

着眼内涵提升,建设醇美雅致校园文化。围绕“践行大美教育,相伴美好童年”办学思想,开展“大美教师”“最美班级”“十美学生”评比。拓展校园文化建设新载体,购置书海图书管理系统,搭建智能化数字图书馆。坚持开展好阳光体育节、韵美艺术节、悦美读书节等特色校园文化活动,推进戏曲、书法、国画、传统武术、传统体育等进校园。

强化拓展创新,建设特色鲜明活动阵地。以“大美教育”为主题,不断丰富特色校园文化展现形式。以班级为主阵地,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建立对内对外宣传交流互动网络平台,多种形式开展文明创建动态宣传。加强家长志愿者队伍建设,经常性开展家庭教育公益巡讲、关爱帮扶、文明劝导等活动,不断拓宽育人渠道,增强家校育人合力。

以强化宣传为新引领 营造浓厚创建氛围

近年来,十堰市人民小学在传承、丰富和发展“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办学理念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大美教育实践,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全体师生同心同德、开拓奋进,学校办学品位和内涵、育人质量和水平得到持续提升,受到了学生、家长的广泛认可,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如今,十堰市人民小学已成为从区域、市域知名小学,逐步跨出省域走向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校。

学校建立有文明校园创建宣传栏,利用校园板报、宣传橱窗、文化墙、展板等载体,强化“遵德守礼、崇德向善”等文明宣传,营造浓厚创建氛围。利用校园微官网、班级QQ群等载体,大力加强创建知识、创建动态、活动开展等宣传力度,增强文明创建的影响力、号召力和辐射力。

( 责任编辑:张黎黎    新闻报料:811011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