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政务 党建 视频 图片 社区 评论 旅游 电商
客户端 微博 微信 抖音 数字报

建立32家武术海内外分会,培训弟子10万余人,武当武术走向世界

时间:2023-06-06 08:27    来源:十堰晚报  字体:  打印  播报

武当武术名扬天下。武当山特区供图

进入时光隧道,穿越历史的“张三丰”师徒缓步走上舞台,隆重推介“问道武当迎福游”主题线路……2023年3月1日,2023年十堰市文化旅游春季推介活动在武汉举行。长期扎根武当山的美国“洋教头”杰克,登上舞台推介十堰文旅。

秦楚网讯(十堰晚报)记者 朱江

从“洋弟子”进阶为“洋教头”

33岁的杰克从小对中国武术充满兴趣。20岁时,他漂洋过海独自到武当山习武修行。经过十几年的勤学苦练,杰克掌握了八仙棍、太极拳、气功等武术功法,并从“洋弟子”进阶为“洋教头”,教授的学员已有200人左右。

随着修行的不断深入,杰克的学习内容从武当武术拓展到中国传统文化、古典乐器等。他还将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心得体会制作成音频、视频,分享在海外社交平台。

2022年,杰克受邀参加2022年“汉语桥”全球外国人汉语大会——故事会,凭借《我来武当山的故事》这一作品入围决赛。杰克还计划参加汉语水平考试,向更多来自海外的学员传授中国功夫,分享中国文化。

认识武当从武当武术开始

天下太极出武当,武当武术由此闻名天下。

2006年,武当武术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二年,武当山特区成立全国首个武术局,将优质的武术资源作为打造文化产业的重要名片。武术局挖掘和弘扬武当武术,这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

武当山晨练。邓丽芬/摄

武当山特区工委委员、宣传部长苏芳认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道教、医药、武术是武当文化的主要内容,而很多人认识武当是从武当武术开始的。武当山目前有29家武术馆校,从1986年创办武术馆校以来,各类武术训练场地已达300多个,先后培训武当弟子10万余人,其中洋弟子上万人。

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如何让文化遗产活在当下,活在文化自信里?

多年以来,以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目标,武当山以武当武术为发力点,以旅游为载体,紧跟时代发展形势,创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模式。2016年12月24日,国家武术研究院在杭州召开武当武术“两拳一械”评审会,对武当武术的“两拳一剑”(武当拳、武当太乙拳、武当剑)套路技术整编成果进行评审,并获一致通过。

评审会上,专家们认为,武当武术“两拳一剑”的评审认定,在武当武术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将改变长期以来武当武术门派众多、各成体系的现状,不仅有利于打造武当文化品牌,还有利于全民健身,更有利于向国内外普及和推广。

“洋教头”杰克街头快闪。张建波/摄

武当山是太极拳的发源地

如何增强武当武术吸引力?武当山着力打造的大型太极功夫秀《梦幻武当》在太极剧场上演,全剧由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副总导演陈维亚的团队打造;在2022年12月十堰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上,占地103亩的“武当一梦”旅游演艺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由北京大都阳光艺术团有限公司投资6亿元,以武当文化为内核,传承传统文化,发展文旅产业,打造沉浸式演艺剧场、武当国乐盛典两个中心,建设具有武当特色、引领文旅市场的沉浸式演艺主题公园,计划2023年10月1日前建成运营。

武当山是太极拳的发源地。2020年12月17日晚,中国太极拳成功申报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太极拳以养生练功、防身保健为宗旨,以“道法自然、厚德载物”为精神,以动静结合、内外兼修为方法,具有尚意不尚力、四两拨千斤、以柔克刚、后发制人、延年益寿等多种特点和功效,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保护传承好文化遗产,使其从历史的深处走向未来、走向世界,才能焕发出新时代的新光彩。近年来,武当山确立了以太极拳为载体、以太极文化促旅游、以太极文化促发展、壮大太极拳产业的发展目标,现已挖掘、整理隐于民间濒于失传的武当内家拳套路200余种。

据统计,目前共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亿人习练太极拳,武当山已在全球建立32家武术海内外分会,每年有两万至三万名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武当山习武。

( 责任编辑:徐蕊    新闻报料:811011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