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政务 党建 视频 图片 社区 评论 旅游 电商
客户端 微博 微信 抖音 数字报

“中西融合 专科强院”十堰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系列报道③神经内科:探索“生命禁区”创造生命奇迹

时间:2023-06-06 08:09    来源:十堰晚报  字体:  打印  播报

科室专家团队正在为患者手术

秦楚网讯(十堰晚报)文、图/记者 韩玉砚 通讯员 龚伟 报道:大脑是人的神经中枢,稍有损伤或疾病,轻则致残,重则失去生命,被称为“生命禁区”。十堰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是一支迎难而上、救死扶伤的团队,他们用精湛的技术和虔诚的仁心,在大脑这个复杂的“生命禁区”中探寻生存密码,守护每一位患者的生命健康。

分秒必争 让患者“起死回生”

5月29日,十堰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前来开药、问诊的患者络绎不绝。坐诊的神经内科主任、卒中中心主任兰俊,和颜悦色地询问患者病症及康复情况,针对患者现状提出诊断及治疗建议。

记者留意到,大部分前来开药的患者都行动自如,看不出丝毫异常。兰俊介绍,他们之中大多数都是经治疗出院后康复的缺血性脑卒中(俗称“中风”)患者。近年来,以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著称的脑卒中,在该院神经内科治疗康复率超过80%。

几天前,年过八旬的患者于某,在家中突发肢体无力,家属立即将其送至该院。经急诊医生初步检查,考虑为脑卒中,马上启动院内卒中绿色通道。经过检查,考虑患者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尚处于溶栓时间窗,并且排除了溶栓禁忌症,家属同意对患者静脉溶栓。

神经内科卒中团队迅速为患者进行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并对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神经功能严密观察,溶栓顺利完成。后续,医生又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联合使用化痰通络汤、星蒌承气汤等中药汤剂、醒脑开窍针灸技术及现代神经康复技术,为其制订周密的治疗方案。目前,患者恢复效果良好,神志清醒,四肢活动好。

兰俊表示,脑卒中的黄金救治期为发病后的4.5小时内,每抢先一分钟,就有可能多拯救一个患者。近年来,为了缩短脑中风患者“到院至溶栓用药时间(DNT)”,该院神经内科卒中团队采用国际最先进的卒中急救理念,完善急性脑血管病绿色通道,使病人到院至开始用药时间最短仅为14分钟,远远优于国际国内平均水平,显著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愈率,该项技术在区域内处于领先水平。

引进技术 助患者转危为安

脑血管狭窄是脑卒中非常重要的病因之一,脑血管造影是诊断脑血管狭窄的金标准。近年来,卒中团队每年熟练开展脑血管造影300多台,为20多个筛查出脑血管狭窄患者成功地实施了支架置入手术。

急性脑梗死,经评估后考虑为大血管堵塞引起的,死亡和致残的风险更高。该团队通过开展动脉溶栓、动脉取栓等技术,将堵塞的大血管迅速开通,助病人转危为安。

脑卒中除了脑血管缺血引起外,出血性卒中更是危险。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尤为严重,大多为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被称为“定时炸弹”。目前,最先进的诊疗技术是弹簧圈栓塞术,是在脑血管进行的一种微创介入技术。今年上半年,该中心就为3名患者成功地实施了弹簧圈栓塞术。

对症施治 帮患者树立信心

近年来,在诊治癫痫(民间俗称“羊癫风”)、帕金森这样的复杂疾病方面,该院神经内科也下足了功夫,越来越多的外地患者慕名来院诊疗。

癫痫是仅次于脑卒中的第二大类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给社会、家庭和患者造成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目前主要还是靠药物治疗。兰俊介绍,科室为病人提供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做到治病、治人、更治心。

结合患者的发作形式,癫痫综合征的类型,以及年龄、性别、体型、合并症、经济状况等个人因素,为患者选择合理的药物,制订更符合实际的治疗方案,减少发作。“只有发作减少了,才能让患者有信心,其依从性才会更高。”目前,60%癫痫是可以通过正规药物治疗控制发作,回归正常生活,甚至有些人能停药达到临床治愈。

“在帕金森病药物和手术治疗中,中医的治疗思想和西医的个体化治疗理念不谋而合。”兰俊介绍,该院神经内科作为中部地区帕金森病与运动障碍专科联盟成员单位,通过长期研究发现,中西医结合在其治疗中有着一定疗效和优势。

科室对帕金森病人采用中西医结合全病程管理模式,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可以提高疗效,延缓病情进展,减少西药用量的同时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并且中医药可以更加有效地控制患者的非运动症状,降低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笃行不怠 给患者更多“医”靠

近年来,神经内科成功创建为湖北省中医重点专科、国家防治卒中中心,是中国卒中中心联盟成员单位、中国卒中急救地图医院、全国老年神经疾病照护联盟成员单位、中部地区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联盟单位,斩获荣誉无数。科室带头人兰俊也担任湖北省脑血管病防治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帕金森病与运动障碍协会理事等职务。

如今,他们继续秉承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病人至上、质量为本的医疗宗旨,在科技先导、临床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 责任编辑:刘箫君    新闻报料:811011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