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余套。4年来,李肖等人共出售假证
秦楚网讯(十堰晚报)文、图/记者 杨建波 特约记者 戢子轩 通讯员 秦亚南 报道:毕业证、驾驶证、二手车评估师专项技能证、工程机械操作证、特种作业操作证、人力资源管理师证、中式烹调师技能证书……只要你需要,无需任何培训,几百元便可轻松搞定。不仅如此,还可以在“官网”查到这些证件的相关信息。
十堰男子李肖以40元每件的价格购买相关证件,再以200元至500元的价格卖给他人,从中牟利。找到发财“门道”后,他又让妻子、妻妹、妻妹夫等人加入团伙,共同“发财”。
法网恢恢,今年4月19日,市公安局茅箭区分局刑侦大队经过缜密侦查,一举打掉这个以李肖为首的家族式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的犯罪团伙。
步入歧途
40多岁的李肖是十堰人,没有高学历,也没多少技能,一直靠打工养家。
2017年年初,李肖到陕西一铁路建设工地找活干。因为之前开过装载机,在这里,他谋到一份开装载机的工作。
一次,上级部门到工地检查安全工作,由于李肖没有操作证,带班队长将他叫到一边,让他当天不要开装载机,而是去工地上干其它活。
这让李肖很苦恼,因为没有证件,他的工资比同样开装载机的工友少好几百元钱。“有机会了我也要拿个证。”可李肖一打听才知道,要想拿这个证,不仅要参加学习,还要考试,没多少文化的李肖一听到考试,立马打了退堂鼓。
一天,一名开装载机的工友告诉他,可以帮忙办装载机操作证。随后,李肖按工友的要求,将一张身份证复印件、一张照片、300元现金交给了工友。几天后,工友将名字和照片都是李肖的装载机操作证交给了他。李肖将证件交给带班队长后,不仅涨了工资,后来遇到上级检查时,他也不用再躲躲闪闪了。
“有个证还真不一样!”李肖暗自琢磨,如果专门给有需要的人办证的话,肯定能赚钱。李肖知道,对那些没多少文化的工人来说,想通过正规渠道取得这些证件很难,但如果花几百元钱就能办证,肯定有很多人愿意出这个钱。
一番调查后,李肖认为他终于找到了一个赚钱的机会。在朋友的介绍下,李肖将目光转移到了网上。他上网一搜,发现有很多不需要考试就能拿到证的广告。试着和对方聊天后,对方告诉他可以办理各种证件,而且价格也不高。
造假渔利
发现“商机”后,李肖开始做准备。因为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这方面的知识,也没有熟人可以咨询,李肖决定在网上找上家。
李肖对各类办证件的社交平台进行一番搜索和对比后,结识了自称是北京一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工作人员的“海子”。沟通了一段时间后,对方表示可以为李肖低价制作各种证件。“很多证件都是用来应付相关部门检查的,如果把证件做得真一些,那些检查的人一时半会看不出来。”李肖认为,只要把证件做得足够真,就肯定会有市场。想到这里,他决定先做几单试一试。
随后,李肖找到平时一起打工的工友,称有渠道可以帮他办一个挖掘机操作证。工友一听很高兴,他虽然会开挖掘机,但苦于没有证件,很多机会都错过了。工友问他需要多少钱时,李肖爽快地说:“钱是小事,只要你有需要就行。”其实,李肖心里没底,他也不知道“海子”办的证件到底有多真。
按照“海子”的要求,李肖向工友要到了他的身份证和照片。把这些信息发给“海子”后,不到一周,工友的挖掘机操作证就邮寄到了李肖手中。李肖拿到证后,偷偷与别人的真证件进行了对比,还真看不出来有什么差异。将证件交给工友后,工友给他转了300元钱。
实际上,李肖付给“海子”的费用不到100元。这一次,李肖赚了200多元。
不需要费多大劲,轻轻松松就能赚200多元,李肖觉得,这个赚钱的路子比他在工地上干力气活要强很多。于是,他再次和“海子”联系,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对方同意把每本证件的费用降至40元,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拉来同伙
制作渠道打通后,李肖便开始拉业务。首先,他从身边的朋友做起,询问他们需不需要证件,并承诺可以低价办理。后来,他索性到一些建筑工地、小区向路人发名片,如果有人需要办证,可以添加他的微信咨询具体流程。
时间一长,不少人开始找李肖办证,他也进入了一些微信“办证群”。平时,他会在群里发布办证的消息,群里有需要的人可以加他为好友。同时,一些办过证件的客户也会帮李肖介绍业务。遇到这种情况,李肖会给这些介绍人几十元至上百元的介绍费。后来,随着客户群越来越多,还有很多老客户介绍新客户给他,李肖也有了固定的“下线”。
为方便开展业务,李肖把自己的微信名设置为“AA培训工程机械操作证”,头像换成了写有“诚信赢天下”几个字的图片。
不仅如此,李肖将“售后”工作也做得很到位。他承诺,客户从他手里购买的假证可以在官网查询到相关信息,保证没人能辨别出真伪。实际上,之所以敢这样承诺,是因为李肖专门雇佣团队做了个假网站,通过该网站可以查询到相关信息。
肉眼看不出真假、上网能查询真伪、售后有保证……这些条件让不少投机取巧的人蠢蠢欲动,甚至很多人主动找上门来买证。久而久之,肖某的业务不仅限于十堰本地,还发展到了全国各地;不仅有新客户主动找上门,还有“同行”找他办业务。
对于新客户,李肖一般按每本300元至500元的价格收费;对于“同行”,李肖一般按每本70元至80元的价格收费。
业务量增加了,一个人忙不过来。为赚取更多利润,李肖让妻子小菊来帮忙。而后,他又叫来妻子的妹妹、妹妹的丈夫等人来帮忙,并在茅箭区施洋路租了一套房子,专门用做办公室。
东窗事发
李肖的业务量增加后,邮寄业务也变得十分频繁。为了进一步发展业务,李肖等人会经常在各地散发买卖各种“资格证书、技能证书”的广告。这引起了我市警方的注意。
今年4月初,平安义警队员在工作中发现端倪后,将情况反馈给市公安局茅箭区分局。随后,民警开始介入调查。经深入分析研判,民警意识到这其中可能隐匿着一条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的黑色产业链条。
市公安局茅箭区分局立即成立由分局刑侦大队主侦,“情指行”一体化中心、治安、网安等多警种协同配合的联合工作专班开展侦破工作。专班民警通过精准研判、循线追踪,成功锁定嫌疑人后,通过梳理资金去向、追溯物流来源,逐步摸清了犯罪特征。
“动手!”4月19日9时许,分局“情指行”一体化中心下达抓捕指令,参战民警冲进嫌疑人李肖家中,当场将夫妻二人抓获。现场搜出各类“证件”700余套和已制好正准备邮寄出的“证书”300余套。
随后,李肖的妻妹等人也一一落网。经初步核查,自2019年至今,以李肖为首的家族式团伙共出售证件10000余套,获利160余万元。
目前,犯罪嫌疑人已被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办案民警说
市公安局茅箭区分局刑侦大队大要案中队中队长杨子林:
此案中,装载机属于特种设备,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是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要求,伪造、买卖特种作业操作证,不仅侵害了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和信誉,同时也严重侵害了操作工人的生命安全。
特种作业从业人员需经培训学习、考试等流程才可获得特种作业操作证,任何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的行为均构成违法犯罪,切莫贪图小利而触碰法律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