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劳模精神 激活创新动力 来看看十堰几位劳模的故事

时间:2023-05-24 08:35 来源:长江云     进入数字报

原标题:直通十堰 | 弘扬劳模精神 激活创新动力

在今年的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表彰大会上,十堰市有1人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20人获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9人获省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这些获奖者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攻克一个个难关,用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为十堰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接下来,我们就来认识其中的几位劳模。

王孜:一份执着 让弹簧“乖乖听话”

在东实底盘有限公司的子公司湖北溢滔科技有限公司,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孜正在对新研发出来的汽车空气弹簧零部件进行最后的调试,这一项目的成功研发,不仅填补了国内的技术空白,还缓解了汽车高端零部件长期以来依赖进口的局面。

湖北溢滔科技有限公司研发首席 严锋:“空气弹簧能够有效提升我们汽车行驶的舒适性,减少汽车振动,提升整个汽车的使用寿命。”

然而,在五年前,这一技术却一直被国外垄断,面对这一情况,三十多岁的王孜挑起大梁,带头承担了空气弹簧项目的攻关研发任务。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东实底盘(湖北)有限公司技术质量部部长、工程师 王孜:“国外不公开,所以我们现在只能获得零星的信息,不足以去作为后面空气弹簧的开发与推广应用。”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33岁的王孜暂别妻儿,前往国外合资方工厂进行长达1年半的学习。由于技术难度高,材料繁杂,刚到国外学习的王孜也很难适应。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东实底盘(湖北)有限公司技术质量部部长、工程师 王孜:“很多东西都是知其然,知道这个实物但是不知其所以然,对我们来说困难是最大的。”

为了将项目做好,王孜在车间里反复研究生产工艺流程。回国后用了三个月的时间,与团队研发出了第一款空气弹簧。

湖北溢滔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王慎荣:“上我们地疲劳实验机进行验证的时候,就出现了产品爆破。”

产品试验失败,这让王孜和团队成员的士气很低落。

湖北溢滔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王慎荣:“第二天晚上都睡不着觉,每天都是住在公司。”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通过多次的技术交流,王孜一遍遍耐心验证,最终掌握了其中的变化规律。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东实底盘(湖北)有限公司技术质量部部长、工程师 王孜:“第一个是原料的原因;第二个是工艺操作的问题;最大的可能性是在工艺上面的。”

在六次试验后,第一款商用车空气弹簧零部件初见雏形。随后他开发了多款空气弹簧,不仅配备性能检测能力及测试资源,还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及时、准确的产品开发信息,该项目也获得了多项实用新型专利技术。

湖北溢滔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王慎荣:“我们现在实现批量供货的有40多个品种,给我们整个商用车行业头部的多家企业实现批量供货。”

从事产品研发及工艺改进工作十余载,王孜始终坚守一名科技工作者的初心。他还针对贮气筒、油箱及空气弹簧生产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重点研究和技术攻关,也取得了优异成绩。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东实底盘(湖北)有限公司技术质量部部长、工程师 王孜:“技术领域里面唯一不变的可能就是变化,我们将不断地夯实在这个行业的技术基础,打造我们强有力的团队,不断在空气弹簧领域深凿,希望不久的将来,我们的产品不仅在成本上领先对手,在质量和技术上也领先对手。”

余盛林:一颗匠心 让茶叶“点绿成金”

他用一双巧手,轻揉慢捻出一缕缕茶香;他用一颗真心,把振兴家乡事业扛在肩上。与茶为伴,“点绿成金”,施一技之长,兴一方产业,这是制茶师余盛林最朴实的心愿。

客商 宋先洋:“这个茶,口感回甘。”

湖北省劳动模范、十堰市老母荒云雾剑茶叶专业合作社制茶师 余盛林:“2022年,我们老母荒武当山茶销售量达到了两千多万元。”

一杯茶带来千万订单,武当山茶老母荒品牌在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让湖北省劳动模范制茶师余盛林喜不自禁。出生在茶叶世家的余盛林,祖祖辈辈以种茶、制茶为生,曾经由于缺乏技术支持,茶叶的销售仅能维持全家人最基本的生活。大学毕业后,余盛林在外打拼时一次意外的发现,让他对未来有了新的选择。

湖北省劳动模范、十堰市老母荒云雾剑茶叶专业合作社制茶师 余盛林:“深圳的茶叶一克就卖到了几十块钱,但是我们家乡的茶叶,一斤几十块钱都卖不掉,守着这么好的金饭碗却没饭吃,于是我就决定了要返回家乡来传承制茶。”

买设备、租场地、购鲜叶,余盛林马不停蹄地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自己创业的热情却被一盆冷水浇灭。

湖北省劳动模范、十堰市老母荒云雾剑茶叶专业合作社制茶师 余盛林:“有的回甘好一点,有的苦涩味很重,有的颜色很嫩绿,有的颜色又很暗黄。”

第一年采摘的茶叶不论是颜色,还是口感都参差不齐,质量也不达标,自然也卖不出好价钱。亏损十几万元的余盛林迎来不少质疑的声音。

十堰市张湾区柏林镇秦家坪村村民 张少军:“他这个人,再干十年他都干不成。”

湖北省劳动模范、十堰市老母荒云雾剑茶叶专业合作社制茶师 余盛林:“质疑我,越是怀疑我这个事干不成,我就一定要证明给他看,我能行。”

没有理会旁人的冷嘲热讽,经过仔细分析余盛林发现,农户采摘鲜叶的大小与制茶的方式各有不同,所以导致产品质量难以统一。于是他迅速调整方向,首先成立了老母荒云雾剑茶叶专业合作社,再按照行业标准统一加工、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统一定价。为了实现弯道超车,打响自己的品牌,余盛林还持续进行技术革新,走差异化竞争之路。

湖北省劳动模范、十堰市老母荒云雾剑茶叶专业合作社制茶师 余盛林:“我们研发的一种真空无氧茶叶发酵设备,通过这个设备做出来的茶叶,它的氨基丁酸含量是一般茶曲的10倍以上,它的咖啡碱的含量是一般茶区的十分之一以内。”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经过一系列的技术改良,老母荒云雾剑茶一经面世就受到了市场的热捧。与之前相比,当地茶叶的产量和产值都增加了四倍以上。在余盛林的带动下,柏林镇秦家坪村的茶产业,由原来的粗放式生产,转变为现如今的科技化管控。面积由不足100亩,扩大到现在的500多亩。400多位村民靠着种茶制茶实现了增收致富。

村民 张德华:“我采我自己茶,卖叶子卖给他,一年连分红搞一万多块,我真的日子越过越好啊。”

湖北省劳动模范、十堰市老母荒云雾剑茶叶专业合作社制茶师 余盛林:“我的幸福更多的是体现在我身边的父老乡亲们身上,他们的笑容越多,我的幸福感就越强。”

段新潮:一心攻关 谱写火电华章

先后取得三项发明专利,22项实用新型专利以及十余项国家级、省部级管理创新和qc成果奖,为公司数字化转型、节能降耗提供支撑与保障。今年又被评为湖北省劳动模范,他就是京能十堰热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段新潮。我们一起来认识他。

眼前正在运行的是,今年五月初刚刚建设完成的三机一塔项目,这个由段新潮负责的项目,不仅为公司节省了建设造价,还缩短了建设工期。

湖北省劳动模范、京能十堰热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段新潮:“我们通过技术革新三机一塔,在京能十堰热电联产二期工程中的应用,节约了工程造价3400万元,缩短了工程建设周期六个月。”

三台发电机组共用一台冷却塔和循环水泵房,这听起来简单,但实施难度却非常大。

湖北省劳动模范、京能十堰热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段新潮:“在22天内完成180米DN两米四循环水管道及22个混凝土正墩的施工工作,但是考虑到电网对供电及十堰市工业生产的需求,这个时间必须压缩在三天完成。”

断电施工作业只有3天,为了不错过这次机会,段新潮想了个绝妙的办法。

湖北省劳动模范、京能十堰热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段新潮:“进行了塔外的预制工作,然后在双停之前,完成了19道焊口的工作及支墩底部钢筋的绑扎和预制工作,确保了在双停之后5月1日到5月3日,碰口工作顺利实施。”

京能十堰热电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锅炉主管 陈宇驰:“每个工序之间无缝衔接,最短的工序之间可能不到十分钟,就可以转换完成。”

优化施工作业流程,采用无缝连接作业体系,三机一塔得以顺利建设。像这样的挑战,在段新潮近20年的工作生涯中已经遭遇过无数次。段新潮深知,通过技术革新从而带动产业增效的重要性,于是京能十堰热电有限公司职工创新工作室应运而生。

湖北省劳动模范、京能十堰热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段新潮:“通过开展科学研究、技术交流、技术攻关等活动,推广普及先进创新理念技术和方法,解决公司遇到的不同技术发展瓶颈。”

在段新潮的带动下,一项项科技成果付诸实践。他把“无须扬鞭自奋蹄”作为激励自己不断前行的座右铭,他用电力“温度” 赢得了群众“满意度”,也用高品质服务擦亮高质量发展底色,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湖北省劳动模范、京能十堰热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段新潮:“立足本职工作,做好数字化、智慧化的电厂建设的前沿工作,注重在实际建设过程当中的落地,以科技数字化为引领,宽负荷脱销深度调峰等科技项目为支撑,建立更加智慧化、清洁高效的十堰热电二期工厂。”

( 责任编辑:张黎黎    新闻报料:8110110  )


首页

回顶部

【秦楚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秦楚网”、“来源:十堰日报”或“来源:十堰晚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十堰日报社,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秦楚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8114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