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政务 党建 视频 图片 社区 评论 旅游 电商
客户端 微博 微信 抖音 数字报

这是一场迟到70年的祭拜!一等人民功臣后人福建寻亲

时间:2023-03-24 08:41    来源:十堰晚报  字体:  打印  播报

秦楚网讯(十堰晚报)文、图/记者 韩玉砚 韩晓玲

“四爷,家里人一直在寻找您的墓地,今天我和大哥来看您了……”3月20日,千里之外的福建省福州市革命英烈纪念园,韩正德、韩正祥兄弟从十堰来到这里,对长眠于此从未谋面的四爷韩明生喃喃诉说着,几度哽咽。

这是一场迟到了整整70年的祭拜,也是家族几辈人的夙愿。

在福州市革命英烈纪念园内,英名墙上镌刻有烈士韩明生的名字。韩正德、韩正祥兄弟用一束鲜花祭奠亲人。

迟到70年的祭拜

3月20日,福州市文林山革命英烈纪念园内松柏苍翠,庄严肃穆。今年67岁的韩正祥与大哥韩正德作为家族代表,以默哀、鞠躬、敬献鲜花等方式深切缅怀1953年去世、长眠于此的四爷韩明生。

“70年来,我们家族几代人,一直渴望到四爷的墓前扫墓,这次愿望终于实现了……”22日,刚从福州返回十堰的韩正祥与记者见面,讲述这次跨越70年、几辈人一直记挂的祭拜,难掩内心的激动。

1917年,韩明生出生于郧县五丰(峰)区黎家村(今柳陂镇黎家店村),是家中四个兄弟中的老幺。在孙辈韩正祥的记忆中,参军几年后下落不明的韩明生,一直是爷爷那辈人心中挥之不去的伤痛。

“记得我上高中时,每到清明节、春节,不识字的三爷韩明堂总会拿出几张纸,让我念给他听。听完后,他沉默不语,神情凝重……”这“几张纸”是当年政府部门、部队寄到家里的《喜报》和《革命病故军人家属纪念证》。原件被韩正祥、韩正德兄弟俩珍藏至今。

根据《喜报》和《革命病故军人家属纪念证》记录,韩明生在京沪杭战役(渡江战役)等作战中表现英勇,先后被评为一等人民功臣、战斗模范;1953年2月,他在“革命战斗中积劳病故”,年仅36岁。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风华正茂的四爷告别亲人和家乡,踏上了从军的征程,为国家献出了生命。根据我们的判断,他生前没有结婚、生子。”韩正祥告诉记者,70年来,族人一直都有一个念想:到四爷韩明生牺牲的地方,献一束鲜花,诉说对他的思念。

韩正德(右)、韩正祥(左)兄弟寻亲多年,终于得知四爷韩明生的长眠之处。

跨越70年的思念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70年前,郧县人民政府颁发的《革命病故军人家属纪念证》纸页泛黄、字迹模糊。这本纪念证上的内容显示,韩明生1953年2月病故后,疑似安葬于福州市洪山区一个叫“凤凰岭桃花山”的地方。“地名中最关键的地方,恰恰看不清楚。”韩正祥说。

那个年代,家属不识字,加之交通不便、经济困难等原因,无法赶赴1300公里之外的福州寻找烈士。韩正祥回忆道:“记忆中,每年清明节、春节父辈带领我们祭祖时,只能顺便在山上‘画圈’烧纸,寄托对四爷的念想。”

几十年来,韩氏族人一直没有放弃寻找亲人的下落。同样是退伍军人的韩正祥介绍,十几年前,他们也曾托人打听“桃花山”这个地方,无功而返。步入花甲之年后,韩正祥和兄弟们寻找四爷墓地的想法越来越强烈,“如果再找不到的话,可能就真的找不到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前,韩正祥兄弟把寻亲的想法,告诉了一位在武警福建省总队任职的亲戚。对方与福州当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反复沟通、查证后,终于确定韩明生安葬于今天的福州市革命英烈纪念园。

20日,韩正祥兄弟在福州市革命英烈纪念园看到,英名墙上镌刻的“革命牺牲病故军人名录”中,共有512位英烈的姓名。“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这里安葬的512位英烈,很多是城市建设改造等原因,从其他地方迁移而来,多数烈士都无法确认后人信息……”在英名墙上,看到四爷韩明生的名字,兄弟俩潸然泪下。

韩明生表现英勇,被评为“战斗模范”。

矗立70年的丰碑

悠悠岁月铭记先辈足迹,光辉历史镌刻革命功绩。从《喜报》和《革命病故军人家属纪念证》可知,韩明生生前的部队一直是28军83师二四七团二连,参加过京沪杭战役,去世前任排长一职。

查阅史料,韩明生所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8军,前身部队是华东野战军第10纵队,曾为抗日战争立下赫赫战功。在原福州军区司令部参谋长陈景山的回忆录和28军83师二四七团老兵的采访中都记载了28军83师二四七团在突破长江天险中,担当全军突击团的重任;在解放大、小陈岛和平潭岛战斗中,全团英勇顽强,所向披靡……

70年来,没有忘记韩明生等烈士的,不仅有他的后人,更有福州当地民众。据了解,每年清明等节日,福州市革命英烈纪念园都会举行清明祭扫英烈墓活动,无数人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向烈士献花、学烈士事迹。

丰碑常在,英魂永驻;中华民族,生生不息。

( 责任编辑:曹婧    新闻报料:811011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