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政务 党建 视频 图片 社区 评论 旅游 电商
客户端 微博 微信 抖音 数字报

展气象 开新局 | 打好武当资源优势牌 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 ——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全力冲刺2023年发展目标

时间:2023-02-03 09:05    来源:十堰日报  字体:  打印  播报

大岳太和

秦楚网讯(十堰日报)记者 马胜江 特约记者 冯开春 通讯员 陈国江

“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不负重托,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拼劲,奋力冲刺新一年发展目标。”2月1日,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召开2023年经济工作会暨加强能力作风建设动员会,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师利龙说。

2023年,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将坚持打造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总体地位,锁定“建设文化高地、旅游胜地、康养福地和区域文旅服务中心,争创世界级旅游景区、世界级旅游度假区”目标定位、“这么近、那么美,来武当山过几天仙暇日子”形象定位和发展大文化、大旅游、大健康和武术、康养、民宿、研学、数字文创“三大五专”产业定位,以及“巩固观光朝圣游、开拓研学游、做活文化游、开发养生游、拓展国际游,稳固近程市场、抢占中程市场、延伸远程市场,实现‘拜道向长修、观光向度假、旅行向旅居’转变”市场定位,坚持以擦亮武当文化品牌为驱动、化解历史遗留问题为突破、提升景区功能品质为目标,全面转作风提能力,大力发展文旅康养产业,力争实现旅游人数达150万,武当山特区旅游人次达800万、旅游综合收入达80亿元。

武当山特区召开2023年经济工作会暨加强能力作风建设动员会

擦亮“四大品牌”

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做强叫响武当道乐、太极、养生、古建‘四大品牌’”要求,真正做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积极筹建武当文化研究院,吸纳培养武当道乐、武当武术(太极)、武当养生、武当古建等领域的专业人才,建立武当文化综合研究体系,实现武当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造一台以太极剧场为舞台、体现武当道乐之美的室内道戏;培养一批“武当宫观道乐”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组建一支专业道乐表演团队;加强武当山道教学院建设,联合汉江师范学院培养输送武当道乐专业人才;创作一批具有道乐韵味、便于传唱的现代歌曲。配齐配强武当功夫艺术团专业力量,提档升级“梦幻武当”武术展演,打造一台体现武当太极之魂的太极功夫秀;出版武当武术标准化教材;大力开展武当武术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活动。加强与武汉大学的合作,推进文化遗产数字资源库建设、文化遗产数字平台建设、文化遗产数字化例证建设,谋划建设“武当古建筑文物医院”。以太和医院先进医疗技术为依托,建成北科生物干细胞项目,全面发展医疗康养;以鲁家寨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建设、元和观宿集、樃梅溪谷宿集为引擎,大力发展森林康养和民宿康养;以武汉体育学院武当山国际武术学院为引擎,以遇真宫“太极祖庭”三丰文化为灵魂,依托功夫城、文武学校、武术馆校,大力推广武术康养;挖掘深厚的道家养生文化,开发武当道乐、武当药膳、道家素斋等道家系列养生产品,研究开发膳食康养;策划高端特色康养综合体项目,大力发展健康养老产业,综合打造颐养康养。

一季度武当山特区重大项目开工仪式

实现“三大提升”

发挥武当山“大山大水大人文”优势,补齐景区空间有限、文化彰显不足、服务水平不高等短板,完善景区功能,实现空间、文化、服务“三大提升”。

逐步拓展景区空间。完成《武当山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武当山产业空间规划》编制;加快推进遇真宫景区绿化、文物展陈,确保10月1日前开放;加快推进五龙宫景区综合开发项目,力争10月份开工建设,进一步拓展景区空间29平方公里,实现空间提升和游客分流。

不断增强文化体验。实施“九宫八观”文化圈活化工程,依托玉虚宫、遇真宫、太子坡、南岩宫等宫观,基于5G+算力筑基、AR、VR等元宇宙技术手段,推出《奇遇张真人》《遇见武当》等沉浸式虚实融合互动体验项目,增强游客的互动性、体验感;实施“文潮武当”系列数字藏品计划,构建数字应用场景,推出系列数字藏品;加快推进品牌联名合作计划,在美妆、游戏、动漫、服饰、养生等多领域进行跨界联名合作,开发推出爆款产品,提升品牌影响力。

着力提升服务水平。加快推进武当山智慧旅游信息管理平台项目,搭建应急指挥平台、旅游服务平台,满足游客“一码游武当”需求;进一步提升旅游市场管理水平,加快完善景区标识标牌、导览系统等配套服务设施,启动实施紫霄至乌鸦岭生态绿道示范段建设;积极践行“不让一位游客受委屈”的服务理念,持续擦亮武当“小红帽”品牌。

武当非遗文化庙会

培育“三大业态”

丰富游客体验,培育发展文化演艺、特色民宿、武术研学“三大新业态”,真正让游客愿意来、留得住、能体验。

打造精品演艺节目。加速推进“武当一梦”演艺项目,10月1日前建成开业;引进培养武当武术、武当道乐专业人才,提档升级“梦幻武当”演艺节目,常年开展驻场演出,加强与旅行社、宾馆、酒店、民宿、武馆等市场主体对接,联合开展营销推广,真正让武当道乐表演、“梦幻武当”功夫表演成为游客到武当山必须体验的旅游产品和项目。

大力发展文化民宿。加快推进鲁家寨森林康养基地建设项目,以鲁家寨森林康养基地为依托,植入康养步道、野奢帐篷、森林药浴等业态,打造森林康养民宿集群;加快推进元和宿集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森林木屋、文化体验、亲子游乐等配套设施建设和业态布局,打造高端民宿集群;谋划实施榔梅溪谷景区建设项目,建设高端民宿、榔梅古村、特色街区,打造农旅融合乡村度假综合体。

培育发展武术研学。加快推进遇真宫景区综合开发项目落地建设,围绕张三丰太极文化,建设沉浸式数字文旅体验馆、太极博物馆、太极文化主题民宿集群,打造太极文化制高点;围绕培养武术、养生专业人才,谋划新建一所职业学校或特色高中;以A级景区、武术馆校为依托,培育发展研学营(基)地,将武当山作为全市中小学生研学和户外拓展基地,精心打造武当特色研学产品和线路。

“梦幻武当”武术展演

强化“三大营销”

拓展旅游市场,强化品牌、活动、市场“三大营销”,真正实现游客量的增加、质的提升和“拜道向长修、观光向度假、旅行向旅居”的转变。

大力开展品牌宣传。围绕“这么近、那么美,来武当山过几天仙暇日子”宣传品牌,与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合作,宣传武当文旅形象;与抖音、快手、小红书、B站等新媒体合作,开展网红直播、短视频大赛等活动,推广品牌形象,着力打造武当山官方抖音品牌号和窗口形象矩阵,邀请“董宇辉”“杭州小黑诸鸣”等千万粉丝达人合作宣传推介武当山。在武汉、西安等城市,通过户外大牌、地标广告、电子屏、车身广告等方式,宣传武当品牌形象。

做强特色活动营销。举办第七届武当太极拳国际联谊大会暨张三丰太极文化论坛、全国民宿论坛、中国道教音乐节、“纪念徐霞客登临武当400年”霞客行等活动;围绕“问道祈福之仙山踏春、悟道寻幽之太和爽夏、谒道逍遥之大岳秋养、扬道仙藏之武当雪阳”谋划举办道教名山联盟大会、武当星空露营节、“武当道乐+Z时代”音乐节等主题活动;公开评选武术、道医、道乐、文化、工匠五大领域“武当高人”,挖掘、培养特色人才并制造宣传热点,形成二次传播。

精准市场推广营销。已印发《2023年“引客入武”营销推广工作方案》,组建起8支由工委班子成员带队的营销分队,抽调60名年轻干部,元宵节过后开始常驻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川渝、陕西、山西、河南、湖北等重点客源地开展旅游宣传营销,严格考核机制,形成比拼赶超态势,力争通过各营销分队努力,实现全年接待香客20万人、团队50万人、散客80万人。

太极湖新区鸟瞰图

提升“三大片区”

如何实现城市品质提升?新一年,武当山特区将大力改造提升老城区、大岳武当城、太极湖新区“三大片区”。

加快推进《武当山老城区城市更新规划》编制,启动火神庙片区、玉虚宫东宫片区、玉虚街、老城区街巷改造和重要节点立面改造,植入武当文化元素,完善口袋公园、街角休憩等配套服务设施,逐步改善城区环境面貌。

加快推进“武当一梦”演艺项目,以武当文化为内核,打造具有武当特色、引领文旅市场的沉浸式演艺主题公园;加快推进大岳武当城提档升级、武当国际名酒庄、元和观宿集等项目建设,将大岳武当城片区打造成休闲体验集聚区。

加快推进太极湖新区夜游项目,打造沉浸式夜游综合体;谋划实施太极剧场演艺、武当道乐表演、善水国学艺术街、新区水上光影秀等项目,通过新产品、新业态不断激活市场、聚集人气。

实施“三大攻坚”

不断增强发展后劲,扎实开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扶持本土企业“三大攻坚”。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坚持领导干部带头抓招商和“招商一号工程”,强化首席服务官、驻外招商、激励考核等工作机制。借营销分队宣传推介之机,紧盯头部企业、央企、国企等重点企业,找准产业上下游和供应链市场,力争全年招商亿元以上项目10个,到位资金30亿元;开工投产“武当一梦”、太极湖新区夜游、遇真宫景区综合开发、五龙宫景区综合开发、元和民宿三期、鲁家寨森林康养民宿、八仙观民宿集群、深圳北科干细胞等项目;签约落地榔梅溪谷、交通文旅小镇、方特二期、电影小镇、庙观文物活化、桃李春风康养旅居度假村等项目。

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切实增强谋项目、争项目、上项目的实效,以项目大建设厚植高质量发展新势能。计划2023年建成太极湖新区夜游、“武当一梦”演艺、鲁家寨森林康养基地、高速互通东连接线和南北连接线工程等项目,重点推进五龙宫景区综合开发、遇真宫景区综合开发、玄岳大道、景区生态绿道、榔梅溪谷景区建设、“引水进山”、G316武当山段连接线工程、智慧旅游等20个项目,计划完成投资38亿元。

培育壮大本土企业。加大扶持力度,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形成地方特色、树立本土品牌。积极争取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和资金,尽最大努力做好要素保障、行政审批、招商合作等服务工作,不断增强本土企业的发展信心,以本土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再优化再提升,为特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战鼓催征,奋勇争先。站在新的起跑线上,武当山特区全体干部群众正以“起步就要提速,开局就要争先”的精气神,为实现全年发展目标,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奋力冲刺。

( 责任编辑:徐蕊    新闻报料:811011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