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日报评论员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的深化之年。做好2023年经济工作,我们要按照市委六届四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具体要求,突出抓好“稳增长、提信心、促改革、强生态、惠民生、防风险”六大重点工作,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成势见效。
稳增长。稳中求进,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工作一以贯之的总基调,也是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大局,稳字当头;看长远,以稳应变。我们要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经济发展走势,以突破性发展“一主四优多支撑”产业体系为着力点,千方百计稳工业、稳投资、稳市场、稳要素、稳消费,以更全面的“稳”保障更高质量的“进”,努力保持经济发展良好势头。
提信心。稳预期、强信心是做好经济工作的当务之急、关键所在。虽然当前经济工作面临诸多困难,但要看到,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随着各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今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同时,我市正处于疫后经济复苏的战略机遇期、国家宏观政策的多重加持期、绿色低碳发展的起势发力期、自身战略优势的重塑再造期,有基础、有能力延续稳中向好、进中提质的发展态势。我们要严格落实中央、省、市相关部署要求,以实打实的举措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让市场主体真切感受到政策的春风、市场的暖意,看到党和政府呵护全社会发展的积极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能力,形成奋力实现全年发展目标的强大向心力。
促改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谋划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释放出深化改革永不止步的明确信号。我们要秉持开放包容、兼容并蓄的城市特质,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开展高质量招商引资,激发扩大开放的活力,掀起深化改革的浪潮,升腾民营经济的温度。
强生态。绿色是十堰最美的底色,生态是十堰最大的价值。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我们要牢记“守井人”职责,坚决守住水质安全底线,建立完善水环境治理考核、生态补偿、生态环境准入机制,以更高标准打好碧水、蓝天、净土保卫战,确保一库碧水永续北送,着力打造“山水车城、宜居十堰”。
惠民生。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全市各地各部门、广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既要抓好就业、教育、医疗等民生大事,也要办好群众天天有感的身边小事,深入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行动,加快推进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让群众生活更有品质、更加美好。
防风险。统筹发展和安全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只有兜牢兜实安全底线,才能更好推动高质量发展。我们必须增强系统观念和底线思维,坚持标本兼治、远近结合,做大经济实力这个分母,稀释风险这个分子,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必须以如履薄冰的谨慎之心抓好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工作,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为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营造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
越是爬坡过坎,越要步履坚定;越是风高浪急,越要提振信心。相信在市委坚强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够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挑战、迎来更加美好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