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政务 党建 视频 图片 社区 评论 旅游 电商
客户端 微博 微信 抖音 数字报

云盖云盖寺

时间:2022-11-16 08:45    来源:十堰晚报  字体:  打印  播报

壬寅秋,应好友茂勇之约,踏访云盖寺绿松石国家矿山公园。此地白云缭绕,宛如仙境。沧海桑田,白云苍狗。因玉而建的寺,几经罹难早已面目全非,因寺而闻名的矿,百主莫辨难说春夏秋冬。如今,千年矿山变身美丽景区,蓝天白云下,造型独特的云盖剧场耸立于矿山公园的核心区,悠远,厚重。

观云

清晨,在矿山博物馆穹顶的观景台上静静地观云:远方,南北间横亘的山川幽深,一条条白色的丝带顺着川谷鱼贯而出,说是鱼贯而出却不在水里,竟悬浮在地面之上。

一条条丝带膨胀成一片片纱幕四面铺开,随着天光的亮度,铺开的纱幕幻化成一团团棉絮向周边飘移,这些棉絮般的移动体,绕开山石,穿越灌木丛,翻过沟坎,时快时慢地运行着,忽地漫山遍野铺排开来。

潮水般的云雾从下面的川谷沟壑里翻腾着,涌上观景台,你忍不住慢慢挥动手臂,看着云彩从手指缝隙间溜了出去,瞬间为之迷醉……

渐渐地,身边的云仿佛被神灵召唤似的,纷纷向观景台后面飘来。不一会儿,山野云集,凝聚成厚厚的白缎,严严实实围住了厂区后的双乳山。

那双乳峰的山体里不就是千年的矿洞么?今人不见古时云,云盖山的云都化作了气液,附体岩矿,成就了高瓷蓝的精魂……

云雾铺盖,云水涵养,云盖山的云盖寺,云盖寺的云盖石,云是云盖石的因,石是云盖云的果,云盖寺绿松石,就是这汲取天地精华的神物。都说玉与天通,松石圣玉乃与上天对话的神物,原来也是有出处的!

日出时,云盖寺的云好妖娆:带着一点点霞光的云,高悬在双乳峰上,眷恋着不想离去,一会儿绕着圈儿一层层横裹着两座山头,为绿色的峰峦穿上了花裙子;一会儿又一层层地成竖条状分别立在两山上,缓缓地往下移动,像极了慢镜头中的瀑布。

正午时分,在云盖山房户外品茗,暖暖的秋阳下,风景这边独好,看着民宿对面满山新植的青松,友人们纷纷献策:如何用公园遗址开展研学?如何用独特环境健康养生?如何用松石文化发展旅游?

此时观云,一个个钱袋子模样的乳状积云,在双乳峰的上空层层叠叠地堆排着,暖阳透过云层射出光芒,那一个个、一朵朵袋状、乳状积云如同镶嵌了金边,轮廓分明。

赏玉

2002年在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距今3700多年的“中国第一龙”的绿松石龙形器,乃超级国宝,震惊考古界。

绿松石龙为中华民族的龙图腾找到了最直接、最正统的根源。这条龙由2000多片绿松石镶嵌组成,体量之大、用绿松石片之多,举世无双!

同时出土的另一国宝兽面纹铜牌饰,则用数百片几毫米大小的绿松石以镶嵌工艺制成,还有诸多如“钺”之类镶嵌绿松石的物件,制作工艺之精美令人称奇。

专家判断,云盖寺绿松石矿是二里头先民所使用的绿松石矿源之一。

3700多年前,这是多么古老的历史!都说先有云而后有玉,先有玉而后有云盖寺,如此看来,千真万确。

说起云盖寺的故事,就会想起唐朝位列凌烟阁的鄂国公尉迟敬德。

贞观年间,尉迟敬德官拜襄州都督,早闻郧乡县云盖山有矿,矿里有一种奇特的绿色玉石,他策马寻至宝地,恰云山雾罩,难辨路径,随口道:云盖山果然云盖山。

尉迟敬德到了矿地,得见满目圣玉,喜不自禁,悉数携回都督府。他细细把玩,爱不释手。于是,数年间加倍采掘,上品皆入尉迟府。一时间绿色玉石名声大噪,因有石的色彩,又来自于山野,一坨一坨拿在手上沉甸甸的,便被称为碧甸子。因为当朝所知的碧甸子大多在襄州都督府,喜好者便将绿色玉石雅称襄阳甸子。

绿色玉石名气大了,尉迟敬德就谋划着要做点什么,那几年,因为皇上送玄奘出京往西方取经轰动一时,各地纷纷兴建寺庙,尉迟敬德便奏请皇上恩准,在得宝之地大兴土木,赐名云盖寺。

尉迟敬德和李世民的堂弟江夏王李道宗是好友,李道宗有一小女,聪明伶俐,父亲视为掌上明珠。伯父尉迟敬德也视如己出,见她对碧甸子爱不释手,恨不得倾其所有,将很多收藏品送给了她。

忽有一日,皇上封道宗之女为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松赞干布。文成公主是有大智慧的女子,她念念不忘尉迟伯父赠送的宝玉,临行将那挚爱的碧甸子悉数带走。

松赞干布爱妻至深,为文成公主兴建了布达拉宫,文成公主也将其心爱的碧甸子陈列在宫殿的醒目处。

文成公主贤淑多才,深得藏族人民喜爱,公主带去的碧甸子也就成了藏族人民的最爱,视为绿色的吉祥宝玉。

末代矿主

在厂区与寺庙的中间地带,茂勇指着一处房屋介绍:这里正在筹建赵斌纪念馆。他是这个矿的最后一任当家人,也就是末代矿主。

细细打听,赵斌的人生颇为传奇:1926年春天,他加入中国共产党,算是郧阳籍入党较早的人员了;1927年,在郑州参加冯玉祥的军队学校受训一年,同年加入国民党,成为国民党内部的中共地下党员;1928年,进入武昌艺术专科学校学习。毕业后回到家乡,他从父亲手上接过云盖寺绿松石矿,以开采绿松石做掩护,组织地方武装,购买枪支,支持共产党在当地的地下武装。1929年秋,组织成立中共郧县地方武装——鲍峡赤卫队,最多时有300余人,队员以云盖寺绿松石矿工为主,设有枪炮厂和练兵场。

抗日战争时期,修建老河口到白河的公路,史称老白公路,百余公里关键路段的工程指挥部就设在赵家祠堂。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鼓励赵斌组织当地人成为筑路的主力军。

解放战争时期,中原大突围南化塘大战后,李先念率部经鲍峡向陕南转移,赵斌作为当地党组织负责人积极接应,请李先念在宅院里住宿,并主动为部队做了力所能及的补给。次日,一路护送李先念入白河进陕南。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云盖寺绿松石矿收归国有,成为我国第一家大型国营绿松石矿。半个世纪里,年产绿松石20吨以上,甚至有的年份达到30吨以上,占全国总产量的百分之六十,其品质堪称世界之最,是绿松石外贸出口的主产区。

矿山博物馆

深秋,霜叶正浓,层林尽染,祥云舒卷。

矿山博物馆犹如一颗硕大的绿松石,屹立在公园的广场中轴线旁,巧妙地利用了山体的结构,将三分之二嵌入地下。进入大厅,信息量爆棚,全和绿松石相关。

从展览馆出来往矿洞遗址行进,抚摸着原来厂区的水磨石大门柱,忍不住感叹道:太奢侈了!那水磨石的石竟然大多都是色彩斑斓的松石,既有菜籽黄的鲜嫩,也有乌兰花的精致,更不乏高瓷蓝的诱惑——随便弄一块儿下来便是文物!

过了门柱,倏然一颤:路两旁排列着历史!在等距离的平面岩石体上,陈列着曾经为这座矿山立下汗马功劳的各类“神器”:采石机、挖掘机、碎石机、分离机、发动机、传动机、发电机、通风机——这所有的机器,见证着矿山的历史;机器上那斑驳的锈迹,述说着岁月的艰辛;机器上的伤痕,曾目睹当年的险情。

这一切陈列的历史,告诉后来人云盖寺绿松石矿的悠远和厚重。(文/牛孝文 图/杨箫瑟)

( 责任编辑:封荣娟    新闻报料:811011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