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军华
10月16日上午,聆听了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党的二十大所作的报告。作为民政部门工作人员,在二十大精神指引下,我将履职尽责,为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心系民生保障”。坚定不移地执行党中央关于民生保障事业的各项政策措施,实现城乡低保对象等弱势群体应保尽保、应助尽助、应兜尽兜。优化城乡低保、特困供养等审核确认流程,压缩低保办理时限,简化民主评议环节。根据家庭成员收入与低保标准的实际差额发放救助资金;推动兜底保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依托全省低收入监测平台,建立防范化解因病、因残等情况返贫致贫主动发现、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做到不落一人;放宽特困供养认定条件,拓展特困供养“无劳动能力”认定的残疾种类和等级,全面实行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探视巡访帮扶制度,确保“安全有人关注、平日有人照料、生病有人看护”;临时救助取消户籍地、居住地申请限制,对存在重大困难的群众,采取“一事一议”加大救助力度。
“心系弱势群体生活”。始终在“安幼养老助残”等弱势群体的保障事业上建好底数台账,结好关爱网络、落实保障政策,让弱势群体困难有帮扶、心理有慰藉、生活有尊严。严格兑现各项儿童福利政策,及时将符合条件的未成年人纳入政策保障范围,进一步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传,依法开展收养评估,建立未成年人保护领导小组联动机制,督导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职责;加快推进十里桃源、颐瑞康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康乐福颐养苑等医养康养项目建设,改造提升5家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建成六四、铸一、花园新村、王湾、燕沟、袁家沟、艳湖、岩岭、公园、蓝湖郡、车城西路社区及方滩村、文武沟、王家山村14家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试点,做好10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任务,及时发放80岁以上老年人和经济困难高龄和失能老人补贴;加强残疾人“两项补贴”动态管理,及时发放补贴资金,0-14岁残疾儿童基本康复服务全覆盖,免费为全区肢体残疾人适配假肢、听力残疾人适配助听器,对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家庭和困难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安置残疾人就业,对于积极申报创建的残疾人品牌基地不低于5万元的资金扶持,保证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5%,积极推进艳湖社区残疾人康复辅具租赁试点正式运营。
“心系基层治理创新”。围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主题,坚持“治理为民、为民治理”的基层社会治理理念,把城乡居民自己的事情自己商量着办作为基层治理创新的着力点,让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真正实现民主自治的目标。推广城乡社区治理积分制管理经验,完善居民群众参与社区治理激励机制,在汉江路街道阳光社区打造城乡社区议事协商(“逢六说事”集民意)示范特色亮点,以点带面,形成本地特色和品牌;指导社区认真落实“三方联动”机制,切实发挥社区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作用;充分依托已有设施平台,统筹推进社区(村)服务数字化应用场景建设,全面推进智慧社区建设,推动政务服务平台、社区感知设施和家庭终端联通,发展智能预警、应急救援救护和智慧养老等社区惠民服务。全面提升居民小区治理水平,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者单位:张湾区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