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政务 党建 视频 图片 社区 评论 旅游 电商
客户端 微博 微信 抖音 数字报

十堰收藏 | 20多年收集数百把老钥匙 造型各异设计精巧

时间:2022-06-07 09:08    来源:十堰晚报  字体:  打印  播报

仔细观察这些老钥匙的钥匙齿,有的像锯齿,有的分布着一两个凸点,有的刻有圆形凹槽,因此它们的开锁方法也不同。

秦楚网讯(十堰晚报)文、图/记者 罗毅 报道:钥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普通用品,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演变成了一种收藏门类。在我市,收藏爱好者张先生20多年来收集了数百把老钥匙。这些老钥匙造型奇特,设计精巧,展现了古人机巧的传统智慧和简洁的设计美感。

有的像勺有的像钩子

老钥匙造型千奇百怪

近日,在我市收藏爱好者张先生的家里,记者见到了各种类型的老钥匙。“我收集钥匙20多年,家里有数百把钥匙。这些摆出来的都是清代和民国期间的老钥匙。”说起收集到的老钥匙,张先生如数家珍:“在我国众多的收藏门类中,钥匙算是很小众的一个品类。因为钥匙太常见了,收集起来很容易。不过如今,一些老钥匙由于造型奇特慢慢有了收藏价值。”

记者看到,张先生收集的这些老钥匙很奇特。从年代上看,这些钥匙中,最古老的是清中期的钥匙,其他的多是民国期间的钥匙。从长度上看,最长的钥匙长20多厘米,宛如一根筷子,最短的钥匙只有1厘米左右。从造型上看,有的钥匙小巧玲珑,和一枚曲别针大小相当;有的钥匙又扁又长,比舀汤用的长柄勺还大;有的钥匙呈 S形,像一个小钩子;还有的钥匙仿佛一把小蒲扇,造型奇怪。从材质上看,这些钥匙均为黄铜或红铜材质,经过时间的洗礼,散发着古朴、简洁的韵味。

另外,记者还看到,这些钥匙大多是单个的,与之配套的锁已经丢失,只有一部分的钥匙和锁得以成套保存下来。“想收集到整套的钥匙和锁比较费力,因为钥匙容易丢失。”张先生说,正因为如此,才让收集钥匙多了几分乐趣。“就像拆盲盒,要想收集到整套的钥匙和锁,需要一定的运气。”

老钥匙的造型千奇百怪,有的长20多厘米,像筷子一般;有的呈 S形,像细蛇;有的钥匙头呈倒“山”形,体现了古人的智慧。

我国存世最早的钥匙是唐朝“锁寒窗”

提起钥匙,要先从锁说起。早在3000多年前,中国就有了锁。不过,最早的锁没有机关,而是做成老虎等凶恶动物的形状,借此把小偷吓走。因此,最早的锁只能说是一种象征性的锁。后来,锁有了机关。据说,鲁班是第一个给锁装上机关的人。从出土文物及文字记载所反映的情况看,古代的锁是靠两片板状弹簧的弹力工作。

钥匙的发明比锁晚一些。据介绍,古埃及人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钥匙的人。他们的锁是把一根木制门栓插入一个槽中,槽沟顶部有一根木制栓。门栓插入槽沟后,木制栓便会插入门栓的孔。这样一来,门栓便很牢固,必须用钥匙才能打开。但是,古埃及人的锁只能用在有门栓的那一面,不利于灵活地开与关。于是,希腊人在此基础上,又研究出一种可以从另一面打开的锁。希腊人所制的钥匙是一根弯曲的木棒,形状和大小很像农夫用的小镰刀。罗马人是古代最精巧的锁匠。他们对制造钥匙相当有研究,已经懂得把钥匙尾部切割成不同形状。

近现代,钥匙的尾部呈现出不同的造型。记者看到,在张先生的藏品中,有的钥匙尾部切割成镂空的蝴蝶或花朵形状,很有美感;有的钥匙被打造成弯刀状,特征鲜明。虽然这些钥匙的造型不一样,但设计非常精巧,各种凹槽、凸起、锯齿遍布全身,比现代的钥匙复杂得多。

张先生介绍,我国存世最早的钥匙是唐朝的铜铸钥匙。它的形状酷似中国古代香阁的窗格,被收藏者称为“锁寒窗”。“这样的钥匙很珍贵,十分难得。”张先生说。

另外,从开锁的方式上看,古代的锁门类更丰富,有广锁、花旗锁、同心锁、葫芦锁、密码锁、藏诗锁等。不同的锁有不同的开锁方式,对应的钥匙也不相同。“这些都显示出了古人的智慧和设计美感。”张先生认为。

收集成套的古锁和古钥匙很不容易,张先生为此花费了不少心思。

老钥匙也是装饰品

体现古人智慧和美感

张先生说,他收集老钥匙,最大的乐趣就是通过钥匙琢磨它的开锁方式。“通过细心观察钥匙,慢慢破解锁头的结构,仿佛破案一样充满乐趣。”张先生说,为了更好地研究这些钥匙,他专门阅读了相关杂志。

“明清时期的开锁方式,不像现在把钥匙插进锁孔,扭一下就开了,而是要用钥匙从不同角度多次插进去,才能打开锁头里面的多个机关。”张先生一边说,一边拿起一把老锁向记者演示。记者发现,在这些清代和民国时期的锁上,有的锁眼在底部,有的在侧面,十分奇特。“当钥匙插入锁孔,这些凹槽、凸起和锯齿就会变成打开锁内机关的利器。当钥匙完全契合锁内机关,锁就被钥匙打开。”张先生说,古时的锁和钥匙都设计得非常精巧,不像现在千篇一律,用老钥匙打开老锁是个奇妙、有趣的过程。

除了研究钥匙背后的设计思路,感叹古人的智慧,张先生还认为,这些老钥匙可以当成装饰品。“收藏老钥匙,不仅可以破解研究古人的机关设计,还可以欣赏古人的设计美感,增添生活色彩。”张先生说。

( 责任编辑:封荣娟    新闻报料:811011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