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政务 党建 视频 图片 社区 评论 旅游 电商
客户端 微博 微信 抖音 数字报

太和医院小儿外科:让幼小生命之花重新绚丽绽放

时间:2022-06-01 09:37    来源:十堰晚报  字体:  打印  播报

医生操控达芬奇机器人为患儿手术。

近日,一名两个月大的婴儿在太和医院小儿外科做了胆总管切除和肝总管空肠 R-Y吻合术,而她的“主刀医生”是拥有“三头四臂”的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2014年太和医院小儿外科成立以来,充分发挥技术专业优势,尤其近年来利用机器人精细手术,诊治小儿各类先天性畸形、感染、肿瘤、创伤等疾病,让幼小的生命之花重新绚丽绽放。

秦楚网讯(十堰晚报)文、图/记者 曾雨 通讯员 钟泽宇

“达芬奇”手术显神威

2个月大的佳佳(化名)因先天性发育不良,确诊胆总管囊肿,引发感染,致肝功能损伤,需及时开展手术治疗,否则病情会进一步加重。

“术中要将胆总管囊肿切除,并将胆肠吻合和肠肠吻合。”在了解患儿病情后,太和医院小儿外科主任屈振繁决定使用达芬奇机器人开展手术。

胆总管附近重要血管及微细血管密集,传统开腹和腹腔镜手术,因解剖不清发生误伤引发大出血情况并不少见,同时,患儿年龄小,吻合空间更狭窄,缝合要求更精细,人手操作难度更大。相比之下,达芬奇机器人则具有手术更稳定、更精细、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

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辅助下,麻醉科及机器人护理团队的密切配合下,屈振繁仅用了2.5小时就顺利完成胆总管切除和肝总管空肠 R-Y吻合术。术后,患儿恢复较好,无发烧、无腹痛,康复出院。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可将儿童、尤其是婴儿相对于成人更小的组织器官和血管清楚地显露与主刀医生的眼前,同时能更好地完成精细解剖和缝合重建等动作,尤其是在位置较深、空间狭窄的手术部位,更能凸显优势。”2019年11月,太和医院率先在省内地市州医院引入最新的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屈振繁充分利用其精准、灵活、损伤小和裸眼3D等优势,为患儿开展精细治疗。

目前,屈振繁已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辅助下,开展10多例胆总管囊肿、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巨脾切除术、高位肛门闭锁成形术、肾盂输尿管成形术等国内一流水平的手术。

精确狙击儿童恶性肿瘤

近日,7岁半的彬彬(化名)在家长的陪伴下走进太和医院小儿外科。屈振繁诊断后发现,彬彬腹中长有一个巨大的恶性肿瘤。

彬彬腹中的肿瘤由来已久。2020年,5岁半的彬彬因腹痛到太和医院就诊,发现腹中有一个巨大肿块。当时,屈振繁为其手术切除,并叮嘱接受化疗。但家长并没有带孩子按时化疗。四个月后,彬彬肿瘤复发,再次手术切除。

今年5月份,家长又发现彬彬腹部隆起,带到省外一大型儿童医院就诊,因手术风险极大,无法手术切除,家长无奈下只好回到家中。

但是彬彬已经无法正常进食,肿瘤压迫肠管造成了肠梗阻,如不及时处理,孩子很快就会死亡。随后,家长带着彬彬再次找到屈振繁。在做好充分的手术准备后,屈振繁为彬彬做了第四次手术治疗,现在孩子又可以正常饮食了,脸上又有了希望的笑容。

屈振繁表示,恶性肿瘤是导致14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一大原因,但不少家长认为儿童恶性肿瘤罕见,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儿童患病时无法准确表达感受,一旦发现就是晚期。仅今年5月份以来,小儿外科就为6例恶性肿瘤患儿开展了手术治疗。

“小儿不是成人的缩影。”在屈振繁看来,小儿外科诊断与治疗工作的复杂程度和难度并不亚于成人,需要医生拥有丰富经验和耐心,依据孩子的病史、症状来诊治,这些都考验着小儿外科医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在屈振繁的带领下,小儿外科充分发挥技术专业优势,诊治小儿各类先天性畸形、感染、肿瘤等疾病,为患儿撑起一片天。

( 责任编辑:曹婧    新闻报料:811011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