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政务 党建 视频 图片 社区 评论 旅游 电商
客户端 微博 微信 抖音 数字报

创业路上的年轻人 | 退役军人张子顺:奋斗八年 打造红色教育基地

时间:2022-05-19 08:40    来源:十堰晚报  字体:  打印  播报

编者按:当下,许多年轻人投身创业之路,用智慧、勇气和汗水书写精彩人生。即日起,十堰晚报推出“创业路上的年轻人”系列报道,聚焦那些正在创业路上拼搏的年轻人,倾听他们的酸甜苦辣故事,了解创业背后的艰辛和快乐,感受新时代创业者的“脉动”,以此激励更多的奋斗者在崛起之路上书写精彩篇章!

秦楚网讯(十堰晚报)文/记者 杨天娇 图/记者 吕世银 报道:随处可见的“红色”元素,模具枪、军用水壶……当记者走进位于茅箭区重庆路26号的十堰军号国防教育中心时,便被眼前的一切吸引。这是一家军事夏令营基地,来往的人穿着统一的服装,迈着整齐的步伐,一切都是准军事化的管理,而这里的创始人张子顺,就曾是一位退役军人。他奋斗8年,将这里打造成十堰市重要的展示党史、军史等内容的红色教育基地。

选择:转业回家 毅然放弃“铁饭碗”在异乡创业

今年42岁的张子顺曾当兵12年,2009年,他从海南的陆军基地转业回到了家乡十堰,被安排在东风公司上班。

张子顺当兵多年,性格直来直去,突然到机关坐办公室,他一时之间难以适应。在东风公司任职不到8个月,他就主动打破别人眼中的“铁饭碗”,选择了辞职。当时,张子顺没有想好未来的方向,于是又回到了海南。

在找工作时,张子顺对工资要求不低,他对自己的能力充满自信。“那时候,我期望的工资是每月1万元以上,投了很多简历,可等了一个多月,始终无消息。”

那个时候,海南人每月平均工资只有2500元。眼看着工作很难找,张子顺降低了要求。3个月后,他终于在一家物业公司入职,每个月工资只有1800元。

在物业公司工作没几年,张子顺跳槽到中建一局担任行政副总。2011年上半年,张子顺在工作时碰到了曾经的战友,战友提出要打造军事夏令营的想法后,张子顺灵光乍现,毅然辞职,选择创业。于是,张子顺的军事夏令营基地在海南成立,并一炮而红,在第一年就挣了700多万元。

普及国防知识,传播军旅文化。

艰辛:亏本经营 东拼西凑勉强为员工发工资

张子顺很孝顺,随着父母年事已高,他想把父母接到海南生活。可老两口在十堰住了几十年,已经习惯了,他们放不下家乡的一切。架不住父母的坚持,尽管在海南的事业风生水起,但为了照顾父母,张子顺还是毅然决然地回到了十堰。

带着创业成功的经验和13人组成的团队,张子顺在2014年注册了现在的公司。“差不多花光了我所有的资金来建立这个基地,却迟迟没有收益。”张子顺遇到了创业路上的难题。“虽然我们有人、有设备,但因为不善于推销,很少有人知道这个训练基地,单位的团建和夏令营也不会选择这里。”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公司一年到头只能接到4单生意,算上运营成本、设备维护和人员工资,一直处于亏本经营的状态。

越是艰苦越是不能放弃,张子顺坚持自己的初心,并没有轻言放弃。在2014年,员工的工资总是发不下来。“那些人都是一直跟着我做事的,有的是我的战友,大家知道我的情况,都在默默地支持我。”身后有兄弟的支持,张子顺的公司得以艰难地维持。

临近2015年春节,张子顺已经有好几个月没有给员工发工资了,他非常焦虑。“不能让兄弟们辛辛苦苦干一年,到春节还拿不到工资。”为了给员工发工资,张子顺只好东拼西凑,勉强维持着公司。

牢记军人使命,践行爱国情怀。

好转:扭亏为盈 项目逐渐增多

2015年春节过后,为了让公司能有起色,张子顺带领员工四处打广告。“我们不会新媒体运营,就用最笨的方法,一家一家宣传。”那时候,张子顺每个月都会带着员工做推广,以团队的名义逐渐打响名气。

可上门推广只是一方面,如何才能让更多人了解这一行业?张子顺想到了公司年会。“我们从2015年开始义务为各公司年会助兴,表演格斗等节目,从不收费,这也算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宣传的机会。那时,只要有机会我们一定不会错过。”终于在2016年,公司开始有向好的趋势,到了2016年下半年,公司已经接待了200多个企业团建,夏令营也招到了400人。

“我们在原本训练的基础上提升了品质,开始推出私人订制的课程,可以满足不同公司、不同年龄人群的需求。”在有了客户群体后,张子顺开始对原有的课程进行升级,接待的团建和夏令营业务越来越多,收入也有了大幅增长。

一切都走向正规后,2017年,张子顺又将目光锁定学校。“当时一家学校招聘,希望能将学校打造成准军事化管理模式,我主动报名参与了竞争。”张子顺没想到的是,在这一次竞争后,公司开始了与学校的合作之路。如今,茅箭区部分学校军训的工作也都交由张子顺的公司承接。

壮大:将建立国际标准营地 为热爱的事业而奋斗

自从公司开始运营后,张子顺事无巨细样样操心,加班是家常便饭,但他也没有一刻放弃。他发出感慨:“所有的事情只有我全程参与才能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也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公司的业务水平。”如今,公司已有员工131人,规模不断扩大。

谈到未来,张子顺信心十足地说:“我们目前在武当山有130亩的场地,将来准备建设成国际标准的营地。”

张子顺坦言,在创业路上,不论怎么艰难,他从没想过放弃,只要认准了的事,就必须努力坚持。从2013年底他回到家乡开始,所经历的挫折都变成了丰富的经验。张子顺深知,打造一个像模像样的红色教育训练基地很不容易,但因为有希望,有奔头,所以他会一路前行。

创业心语

从打破“铁饭碗”到走上创业路,是一路上的热爱与坚持让我充满力量。从8年前回到十堰创业以来,我早已做好了准备,无论是成功或是失败,我们带着梦想为自己热爱的事业努力。

——张子顺说创业

( 责任编辑:封荣娟    新闻报料:811011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