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网-十堰头条讯 文、图/记者 罗伟 特约记者 李镇海 通讯员 朱清松 陈文博 报道:近日,十堰市郧阳区长岭经济开发区发现一只奇怪的动物,身形像牛却长着一对黑色羊角。体形较大的它掉进一个四米多高的池子,又受了伤。大家正在为营救它发愁之时,十堰市野保站工作人员认出它是人称“六不像”的、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羚牛。大家耗时3天制作诱捕笼,终于将它吊起来,赶紧送往武汉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展开救治。
奇怪动物羚牛掉进泡菜池。
1月10日早晨7时许,郧阳区经济开发区派出所接警称,在一家建材城工地的地下室发现一只大型动物。民警现场一看,这只动物长得有点奇怪。它像牛又不是牛,体形较大,肩高1.2米左右,全身毛发为淡金色,头顶有两只黑色的尖角,动作灵活,见人就躲。
由于担心它伤人,民警一边联系市区两级野生动物保护站,一边四处搜寻。就在这时,有人说这只动物跑到附近的食品公司车间里,掉入一个泡菜池。这个泡菜池是一个地下窖井,上部口小,内部空间大,净高约4.5米,营救很不方便,加之它性格暴烈又从高处掉落后肢受伤,给民警施救加大了难度。
为了保护这只动物不受惊吓,泡菜池周围拉起警戒线,救护人员制作简易的饮水桶,用绳索吊下去,它却把水桶当成攻击对象。随后,大家先后投放菜叶、胡萝卜、玉米等食物,它只对玉米棒感兴趣。
当天上午,十堰市野保站工作人员赶到现场。站长雷波介绍,根据它的形态特征,认定它为羚牛,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它应该是一只成年羚牛,体重在300公斤到400公斤。推测可能是天冷,羚牛下山觅食,误打误撞进了工地。
当天,十堰市林业局迅速上报,启动野生动物收容救护预案,采用耗时较长的笼诱方法救助——制作大型诱捕笼,以投食的方式吸引其入笼进行捕捉。
耗时3天为它量身定制了一个诱捕笼。
1月13日中午,在民警和野生动物救护人员的协作下,耗时3天制作完成的诱捕笼被小心放置进泡菜池中。诱捕笼为三面固定,一侧为活动闸门,里面放有食物斜槽。直到1月14日早上,这只羚牛才进笼,大家赶紧关住笼子门。当日20时,武汉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工作人员赶到郧阳区,现场协助救护人员用起吊机把诱捕笼从泡菜池吊起,转移至货车。为了做好羚牛的后期治疗,它被运至武汉野生动物救护中心。
用起吊机把诱捕笼从泡菜池吊起。
笼子被吊起后放在大货车上,随后送往武汉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展开就救治。
据了解,这是十堰乃至湖北省第一次成功开展野生羚牛救护行动。
■链接
它叫“羚牛”,人送别名“六不像”
羚牛是中国特有物种,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只在秦岭南麓少数地区分布生活,非常珍贵。据介绍,羚牛数量稀少,野外种群数量不足5000头,是国家重点保护珍稀濒危动物。虽然它的名字里带牛字,却不是牛,而是牛科下的羊亚科,是一种大型的羊。它有一个别名叫“六不像”,脸长得像驼鹿,脚长得像马脚,背像棕熊的背,尾巴像羊的尾巴,四肢粗壮,形似牛腿,后肢像非洲大草原上的斑猎狗。羚牛为群息性,以吃草为主,主要栖息在海拔1500—2000米的高寒山区,偶尔在食物缺乏的冬季,到低山丘陵区活动。
这是十堰城区首次近距离发现羚牛的踪迹。之前,在竹山、丹江口都发现过羚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