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政务 党建 视频 图片 社区 评论 旅游 电商
客户端 微博 微信 抖音 数字报

十堰日报:提升能级奠定区域竞争新优势 ——一论深入学习贯彻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

时间:2021-12-10 08:18    来源:十堰日报  字体:  打印  播报

本报评论员

当今,区域竞争日趋激烈,城市发展百舸争流,面对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发展形势,十堰当如何在竞争中发挥优势、奠定胜势,赢得更好的未来?刚刚召开的市第六次党代会,深入分析十堰所处的历史方位和面临的机遇挑战,锚定“基本建成区域性中心城市”目标,擘画了今后一个时期十堰发展的宏伟蓝图,方向明确、路径清晰、催人奋进。全市上下要迅速贯彻大会精神,以主动作为、勇于担当、攻坚克难、马上落实的行动自觉,奋力完成大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十堰地处中国地理版图的几何中心,自古南船北马、商贾云集,在鄂豫陕渝毗邻地区具有较强的影响力。经过多年发展,这里雄厚的产业基础、丰富的自然资源、便利的交通条件等优势日益凸显,对周边辐射能力显著增强。进入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襄十随神”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省级部署在此交织叠加,我们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市第六次党代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提出“基本建成区域性中心城市”目标,顺应了时与势,统筹了远与近,找准了打开破局之门、开启崭新征程的“金钥匙”,是事关十堰未来发展的关键一步。

区域性中心城市是一定区域范围内居于经济社会中心地位的城市,是区域中经济发达、功能完善、能够有力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城市。对照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定义,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实现市第六次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最根本、最首要的是解决发展不够这一最大实际问题,聚焦“经济倍增、跨越发展”,进一步提升发展能级、壮大城市实力,打造聚集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经济要素的强磁场,在鄂豫陕渝毗邻地区形成较强的影响力、辐射力、带动力。

产业是富市之要。我们要紧紧围绕“一主三大五新”现代产业体系,继续做强汽车主导产业,建设“商乘并举、油电并重”的现代新车城;做优“大旅游、大健康、大生态”产业,着力建设“文旅康养休闲胜地”;做大数字经济、新型材料、智能装备、清洁能源、现代服务产业等“五新产业”,大力培育高精尖领军企业,不断提升发展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在谋求经济指标倍增的同时,实现发展质量的显著提升。

县域是兴市之本。基本建成区域性中心城市,不能仅仅是中心城区的单兵突进,而是要实现整体发展的协同跨越。要大力实施县域倍增计划,坚持“工业强县”不动摇,进一步明确各县市区工业主导产业,持续打造新型工业强县,大力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促进县域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约,加快推动“繁荣在主城、实力在经开、倍增在县域、亮点在武当、未来在新城”成势见效。

交通是强市之基。基本建成区域性中心城市,内联外通的便捷交通必不可少。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积极谋划和争取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推动“机场升级、高铁延伸、高速加密、公交优化、城乡提质”,构建一体化、多层级综合交通体系。要进一步完善城乡物流网络,推进“铁水公空”多式联运,致力打造区域性交通和物流枢纽。

栉风沐雨铸辉煌,百尺竿头再登攀。基本建成区域性中心城市,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深刻把握十堰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认清问题所在、差距所在,使命所在、责任所在,跑好接力赛、奋进新征程,交出一份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异答卷。

( 责任编辑:曹婧    新闻报料:811011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