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许五年,勾画未来新蓝图——市第六次党代会报告解读(下)

时间:2021-12-06 16:30 来源:秦楚网     进入数字报

秦楚网-十堰头条讯 记者 罗毅

十堰市第六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基本把十堰建设成为区域经济中心、区域创新中心、区域现代服务业中心和绿色发展示范城市、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市域治理样板城市的“三中心三城市”奋斗目标。

关键词:“三中心三城市”

区域经济中心。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主要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高于鄂豫陕渝毗邻地区城市,建成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

区域创新中心。科技创新集聚度、活跃度、开放度、贡献度在鄂豫陕渝毗邻地区处于领先地位,建成资源集聚、活力迸发、动力强劲、生态优良的创新型城市。

区域现代服务业中心。加快形成十堰至全国主要大中城市“两小时航空圈”、至周边中心城市“两小时高铁圈”、中心城区至各县(市、区)“两小时高速圈”大交通格局,大力推进多式联运,建成全国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建成区域旅游高地、区域教育医疗高地、区域金融高地。

绿色发展示范城市。“美丽十堰”空间布局、发展路径、动力机制基本建立,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多层次碳汇产业体系加快构建,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基本形成,率先实现绿色崛起,“两山”实践走在全国前列。

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市民文明素质明显提升,城乡功能不断完善,文明城市创建持续领先,城市文明程度显著提高,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市域治理样板城市。全面提升“衣食住行、业教保医”公共服务供给,加快实现共同富裕,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显著提升,本质安全水平不断提高,民主法治健全完善,社会公平正义彰显,“平安十堰”“幸福十堰”人人参与,全民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基本实现。

关键词:壮大城市实力

报告指出,要全力以赴抓产业、强县域、扩投资、兴实体,加快推动“繁荣在主城、实力在经开、倍增在县域、亮点在武当、未来在新城”成势见效,奋力实现“经济倍增、跨越发展”。

产业富市促跨越。紧紧围绕“一主三大五新”现代产业体系,培育1个三千亿级、5个千亿级和一批百亿级特色产业集群,壮大一批“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十堰造”品牌。做强汽车主导产业,做优“三大”产业,做大“五新”产业。

县域倍增固底板。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大力实施县域倍增计划,形成县域经济特色突出、竞相发展局面。

乡村振兴强根基。强化“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工作机制,持续加强产业、就业、消费帮扶,实施易迁后扶“五基”工程,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

交通强市畅循环。积极推动“机场升级、高铁延伸、高速加密、公交优化、城乡提质”,推进十西高铁和十淅、十巫、福银高速复线早日通车,谋划实施十堰一安康、十堰一宜昌、十堰一万州铁路项目,完成武当山机场改扩建、玄岳大道、三峡路、武当路复线等重大工程,加快房神高速、低运量轨道交通和竹山等通用机场建设,实施汉江千吨级航道改造。

关键词:激发城市活力

报告指出,要坚定不移改革开放创新,激发区域性中心城市活力。坚持改革推动、开放带动、创新驱动,培育经济发展新活力,争创区域竞争新优势。

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坚持育主体、搭平台、聚人才、优生态,让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成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实施创新主体培育和高新技术企业“十百千”行动。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让更多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加快产业化,形成现实生产力。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变“管企业”为“管资本”,做大做强国有企业。加强投融资改革,聚焦城建、产业、项目,整合财政资金,引进社会资本,组建城投、风投、产投基金,以市场理念经营城市。

建设区域开放高地。深度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一带一路”、长江(汉江)经济带建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升承接产业转移质量,千方百计招大引强、招新引优,着力引进一批头部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提高项目含绿量、含金量、含新量。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紧盯“高效办成一件事”,以“五减五通”为抓手,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和“清减降”行动,实现更多事项“一事联办”。

关键词:彰显城市魅力

报告指出,要坚定不移厚植资源禀赋,彰显区域性中心城市魅力。十堰拥有天下第一仙山、中华第一好水,宜居宜业宜游宜养是发展的最大比较优势。必须立足资源禀赋,发挥特色优势,充分彰显自然之美、宜居之美、人文之美、新城之美,努力建设“大美十堰”。

彰显自然之美。坚持“治污、降碳、添绿、留白”,以保护优先、生态修复为主,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全市人民共建共享“生态红利”“绿色福利”。

彰显宜居之美。坚持“三生共融”“多规合一”,优化全域空间形态,高标准编制城市空间规划、建筑风貌与天际线控制规范,形成“城在山中、房在林中、人在景中”的城市风貌。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建设一批街头游园、“口袋”公园、街巷绿道,让市民“推窗见绿、出门赏景”,建成韧性城市、公园城市、山水园林城市。

彰显人文之美。文化是城市的根脉和灵魂,大力彰显汉水文化之根、武当文化之韵、汽车文化之魂。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塑造城市精神,打造“好人之城”“志愿之城”。

彰显新城之美。看到未来才能走向未来。汉江新城是十堰发展的潜力之城、希望之城。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治理,着力建设创新名城、生态绿城、现代智城、共富民城。

关键词:积蓄城市动力

报告指出,要坚定不移起好步开新局,积蓄区域性中心城市动力。要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谋深谋细谋实各项工作,以争先进位的状态、敢拼必胜的信心,全力以赴稳增长、促转型、惠民生、优环境、防风险,推动各项工作高点起步、精彩开局。

稳增长是明年最现实、最紧迫的工作。要锁定年度目标,加强精准调度,强化指标监测,确保稳中求进,坚决稳住经济基本盘。

转型升级对十堰发展极端重要。要坚定不移升级传统产业,持续出台促进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深化“技改提能、制造焕新”行动,提高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性。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要巩固提升“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成果,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全面实施公共服务体系补短板工程三年行动,集中建设一批过街天桥、智慧停车场、充电场站等基础设施。

人人都是营商环境。要专项整治惠民涉企问题,当好服务企业和市场主体的“店小二”,以干部“辛苦指数”换取企业“发展指数”。

关键词:党建引领

报告指出,党的领导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根本保障。必须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各方面、全过程,持之以恒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建设新成效引领十堰大发展。

坚决扛牢政治责任。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加强市委常委会自身建设;持续深化“思想破冰”。必须把解放思想摆在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突出位置,以思想持续破冰引领发展不断突围。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把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着力选拔使用头脑清、眼界宽、肩膀硬、步子稳、腰板正的干部,注重培养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强化民主法治建设。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工作,支持各级人大围绕中心依法履职,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大力建设“清廉十堰”。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压紧压实“两个责任”,深化监督执纪问责,切实做到党委工作重心在哪里、监督执纪就跟进到哪里,侵害群众和企业利益的情况发生在哪里、监督执纪就延伸到哪里,贪污腐败行为发生在哪里、监督执纪就惩治到哪里。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坚决做到“四个力戒”。

( 责任编辑:张黎黎    新闻报料:8110110  )


首页

回顶部

【秦楚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秦楚网”、“来源:十堰日报”或“来源:十堰晚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十堰日报社,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秦楚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8114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