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政务 党建 视频 图片 社区 评论 旅游 电商
客户端 微博 微信 抖音 数字报

古人咋熨烫衣物?原来也有熨斗,装的是炭火

时间:2021-11-17 09:54    来源:十堰晚报  字体:  打印  播报

清代铜熨斗。

秦楚网讯(十堰晚报)文/记者 罗毅 图/记者 吕世银 报道:冬季,人们习惯把厚衣服熨烫一下再穿。如今,电熨斗已经进入许多家庭。但是在古代,人们是如何熨烫衣物的呢?近日,收藏爱好者章先生展示了清代的一个铜熨斗,通过这件藏品,能看出当时人们穿衣时很讲究。

熨斗最开始的功能是刑罚工具

近日,在收藏爱好者章先生家里,一个形状怪异的藏品引起记者的注意。这件物品形状有点像现代的水瓢,阔口,平底。从造型上看,此物并不是规则的圆柱形,上面稍宽,底部较窄。底部呈椭圆形,口部呈元宝形。物品的外壁上,还刻有纹饰。此外,物品的一侧还有一个中空的把手。

“这并是古人用来舀水的物品,而是一个熨斗,是用来熨烫衣物的。”章先生介绍。用材质上看,这件物品是用铜打造而成,重量超过了1公斤。从构造上看,熨斗底部不是很厚,利于导热。熨斗高约15厘米,底部直径将近20厘米,口部比底部宽约2厘米。把手长约12厘米,里面可以插入木棍,起到隔热的作用。

说起这件藏品的由来,章先生介绍,10多年前,他在武汉一个古玩市场里看到了这件藏品,“只是觉得好玩,也不清楚这是什么物品,就把它带回了十堰。”后来,章先生接触收藏时间长了,慢慢地知道了这件物品的来历和用途。

章先生介绍,熨斗是我国古代常见的一种家用器具,在中国古代又称“火斗”、“铜斗”。关于熨斗的起源,《帝王世纪》、《淮南王》中就有记载。令人意外的是,从这些记载的文字可以得知,熨斗最开始的功能是作为刑罚工具来使用的,后来才成为熨烫衣物的物品。之后,关于熨斗的记载一直存在于各类古籍文献当中,如《杜预集》、《晋书·韩康伯》,古诗文中也有大量记载熨斗的词句出现,如南朝梁萧纲所作《和徐录事见内人作卧具》、明代张岱所作《夜航船》等。汉魏时期的部分熨斗上刻有“熨斗直衣”的铭文,可见熨斗的熨衣功能在汉代应用就非常广泛,汉魏时期起已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重要的生活工具。

熨斗里装的是炭火

弄清楚熨斗的来历,那么,古人是如何使用熨斗的呢?从熨斗造型上看,有人认为古人是在熨斗里装上热水来熨烫衣物,“其实古人装的并不是热水,而是炭火。”章先生说。

据介绍,从这件熨斗的材质和工艺上可以看出,这是清代的物品。再从熨斗内壁的情况看,有炭火烤过的痕迹,再加上把手部分的独特设计,可以推断出,古人是在熨斗里装上炭火熨烫衣物的。

其实,从熨斗的材质选择历程中,也可以看出端倪。两汉时期,由于蚕丝业与青铜铸造技术逐渐兴起,贵族阶级也越来越开始注重衣食住行的生活品质,因此熨斗开始逐渐进入贵族生活的视野。使用方式非常简单,只需在熨斗的盆腹中加入炭火,一手执柄端,用导热过的盆底熨烫衣物的褶皱使其平整,从而达到穿着美观的需求。因此,在那个时期,熨斗都是铜熨斗与铁熨斗。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熨斗的普及范围也逐渐广泛,衍生的各种材质、装饰、配套工具也逐渐丰富。此时,出现了陶熨斗,而铁熨斗在这一时期销声匿迹了。之后,陶熨斗少了,铜熨斗越来越多了。

“古人选择铜熨斗,是因为铜的导热性很好。”章先生说。

精美纹饰显示贵族身份

在熨斗的发展历程中,不仅熨斗的形状在不断改变,其纹饰也在不停变革。

章先生介绍,在两汉时期,熨斗的样式很简单。到了宋元时期,此时熨斗的样式开始接近现代熨斗的样式。这一时期熨斗形制变化的趋势是,斗身由粗大笨重转向小巧精致,斗柄部分由粗短转向纤长,整体斗柄比例由笨重转向轻便。到了元末明初的时候,熨斗延续了两宋时期的形制,并增加了护挡来防止火星飞溅。明清时期的熨斗也都承袭了这一特点。

再从熨斗的纹饰看,两汉至魏晋时期,熨斗的纹饰风格繁复多样。一方面,熨斗纹饰的装饰部位、装饰内容在不断的探索、发展过程中,另一方面,贵族阶级需要这样的纹饰来表明身份地位、表达祝福意愿等。

记者看到,章先生收集的这件熨斗,壁上布满回形纹饰,十分精美。特别是在熨斗的斗柄部分,雕刻着一只猛兽。“在古代,猛兽纹饰不是一般的百姓可以使用的,能使用这些物品的都是贵族阶级。”章先生推断,这个熨斗也是当时贵族家庭的物品。

章先生认为,熨斗虽小,不仅能看出古人穿衣的细节,还能从熨斗中发现其承载的从古至今的生活智慧和民俗价值,从中折射出我国古代社会生活、锻造工艺、服饰材质、审美特征、思想潮流等多方面的变革。

( 责任编辑:朱贲    新闻报料:811011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