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政务 党建 视频 图片 社区 评论 旅游 电商
客户端 微博 微信 抖音 数字报

《周末日记》之二百三十二:棒下教子

时间:2021-11-12 10:21    来源:秦楚网  字体:  打印  播报

2019年3月24日    周日

陈天华

一大早孙娃子要给爷爷数数,一伙子数到49,50拐不过来弯儿,又回到30;写1到10个数,写到6上不写了。幼儿园的老师说,一个年过的,娃子有点“了滑”(注意力不集中)。 

“玩儿”是孩子的天性。4岁的孩子正是“撒欢儿”的时候。幼儿园是启蒙教育的开始。学什么、学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培养一个“从小养成”的好习惯。看著名文学翻译家傅雷写的《傅雷家书》,“棒下教子”故事印象特别深刻。说儿子傅聪从小怕父亲怕的跟“蝎子”似的。孩子每到练钢琴时,父亲手握三尺拐杖,坐在旁边,一打盹,嗵嗵嗵,拐杖敲击楼板,把娃子吓得“就个蛋蛋儿”(手抱头)。看似逼迫,实是苦心。

明代作家陈继儒《读书镜》里有一则故事:宣和年间,芒山有一个盗贼要行刑,母亲和他诀别。盗对他的母亲说:“我希望像儿时一样再次吸吮母亲的乳头,死了也没有遗憾了。”母亲答应,而盗却咬断了母亲的乳头,血流了满地。盗对行刑的人说:“我小时候,偷来一棵菜一根柴,我的母亲看见了,却很喜欢我的这种不良行为,以至于后来不能约束自己,才有今天的下场。印证了当年柳宗元说的那句话:“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爱之,其实仇之。”  

伊索寓言里也有相同的故事,不同的是逆子刑前咬伤母亲的耳朵。小孩从“偷”一根铅笔开始,母亲不仅不责怪他,反而说他头脑灵活,后来慢慢发展到上房子扒瓦(胆大),“偷艺”越来越高,后来被人发现,又失手害命。咬掉母耳,儿子俯身跪地痛哭流涕地说:“若初次偷时你打了我,我不会走到这一步!”  

韩非子有句话:“人之情性莫爱于父母,皆见爱而未必治也。”意思是说,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没有比得上父母爱子女之情的。但是只有爱,不见得就能教育出好孩子来。法国教育家卢梭说的更那慌子(深刻):“你知道运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这个方法就是对他百依百顺。”《增广贤文》中说“严父出孝子,慈母多败儿”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 责任编辑:曹婧    新闻报料:811011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