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政务 党建 视频 图片 社区 评论 旅游 电商
客户端 微博 微信 抖音 数字报

《周末日记》之二百一十七:“孝”到位 “顺”缺席

时间:2021-11-10 11:10    来源:秦楚网  字体:  打印  播报

2018年12月9日    周日

陈天华

上午过黄龙,给母亲再一次做工作搬到城区住,有热水暖气,儿女们都离的近也好有个照顾,头还是摇得像拨浪鼓。上周,二妹和妹夫掏路(跑路)了几天,到处打听,好不容易在艳湖选了一处。

或许母亲是对的。母亲说:“老了老了还不叫我安生,住的怪好的,怪翻使啥子”。在母亲看来,住在现在的地方已经习惯了,院子里的人都认识,还有大姐三妹照顾。如果搬个新地方,人生地不熟,等于是“折寿”。

其实关于安抚老人的话题并不轻松。我们通常理解孝顺含义是:赡养父母尽心尽力与遵从父母意志。既然如此,那我们这些做儿女都犯了一个通病:“孝”很到位,“顺”则缺席。兴许是中了孔子“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的毒!

有时候老人的心情孩子们并不能理解,往往认为自己是好心,因为两代人的代沟,造成了沟通上的难度。央视的养生与健康栏目我经常看,如何科学养老,见仁见智莫衷一是。有些长寿老人不忌嘴,啥子都吃;不运动,一坐一天,却能活到八九十岁甚至上百岁。有的生活运动非常规律,忌这忌那的,还是去阎王爷那报到了。个体基因和生活习惯,因人而异地暗暗主宰着不同的老人。老人都有自己长期形成的生活习惯,有时你之毒药我之蜜糖,有时你之蜜糖我之毒药。除非是极其有害健康的不良习惯,一般而言,只要适度、顺其自然当为最佳选择。   

要给老人一个有尊严、有质量的晚年,可能“顺”比“孝”更有效。“孝”是必须的,但简单的耳提面命并非上策。一个生命渐渐走向人生终点的老人,你刻意地要他改这改那,甚至处处让他气不顺,这肯定不是好的孝顺。就连年轻人常常养成的“怪调调儿”(邪气)改起来都难,何况积习一辈子的老人呢?按住脑库喝水(强制),闹得两头都球操操的,结果只能是事与愿违!

有“百顺孝为先”的古训,也可理解为“百孝顺为先”。凡为人子,理当明白顺为孝之核心,老人顺心顺气,才是善莫大焉!

( 责任编辑:曹婧    新闻报料:811011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