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政务 党建 视频 图片 社区 评论 旅游 电商
客户端 微博 微信 抖音 数字报

出版20万字《神农武当道茶经》 十堰七旬学者历时25年捧出武当首部“茶经”

时间:2021-09-25 09:52    来源:十堰晚报  字体:  打印  播报

袁正洪潜心研究神农武当道茶文化。

秦楚网讯(十堰晚报)文、图/ 记者 朱江

日前,《神农武当道茶经》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此书系72岁的中国茶叶学会会员、湖北省十堰市非物质 文 化遗产专家组成员袁正洪25年潜心研究的成果。这也是神农架、武当山区首部“茶经”,对于研究中国茶 文 化的历史渊源、茶树原产地、采制技艺、茶文化传承等有着重要价值。那么,他对武当山茶的研究,何以有着如此浓厚的兴趣?

他是东汉名臣袁安后裔

“与袁先生的第一次见面,是2016年5月。那一年,我与中国茶叶研究所的鲁成银所长,受十堰市人民政府邀请,一起前往十堰参加‘武当道茶’的茶事。会后,袁先生领着我们去了武当山一片古老的树林,请鲁所长鉴别是否属于茶树。路上,袁先生对‘武当道茶’前世今生如数家珍,令我记忆深刻。那一年,我们研究团队为‘武当道茶’作品牌规划,袁先生的著作给了团队许多启发。作为民俗学家、茶学者,袁先生数十年间遍访武当,对武当道茶有独到的判断。”这是浙江大学 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主任、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胡晓云对袁正洪的评价。

大名鼎鼎的浙大博士生导师,为什么会给袁正洪如此高的评价?

中国茶叶学会会员、十堰市非物质 文 化遗产专家组成员袁正洪的家乡是《诗经》首篇《关雎》和尾篇《殷武》的发源地湖北房县南山,古为雎山。他撰写了《房县是诗经“二南”交汇地》等 文 章,从多方面论述了房县是诗经的重要源头之一。

东汉名臣袁安,教育有方,其后裔传承“卧雪家风”,自号卧雪堂。作为袁安的后裔,袁正洪家中至今保存有民国时期的“卧雪堂”家谱。日前,《神农武当道茶经》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本书凝结着72岁的袁正洪诸多心血。他说,《诗经》与茶叶、尹吉甫和房县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2010年,中国诗经学会会长、《诗经》研究泰斗夏传才说,他以前一直致力于对《诗经》作品的研究,对作者尹吉甫的研究不是太多。直到2009年11月,他收到十堰市诗经尹吉甫 文 化研究会会长袁正洪的汇报资料,房县才渐渐进入他的视野。

他的20余万字《神农武当道茶经》通俗易懂

中国是世界公认的“茶的故乡”,世界茶 文 化源于中国。

我国茶树的原产地和茶 文 化发祥地为西南云贵、蜀东鄂西、江浙河姆渡,闽、粤、赣、湘,秦巴神农架武当地域。

中国人饮茶的习惯持续了几千年。今天,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生产国和消费国。大家都喜欢茶,这就是袁正洪潜心研究神农武当道茶 文 化的初衷。

1968年,袁正洪作为知青下乡,先后在房县商业局、县财办、县委办工作,担任过《郧阳报》记者、郧阳地委办秘书科长、十堰市委政策研究室正县级政策研究员。1990年至2003年7月,兼任新华通讯社湖北分社郧阳地区(十堰市)通讯站站长。

他学的新闻专业,当过记者,又是中国诗经学会会员,对新闻学和诗经学有所研究。基于此,袁正洪在《神农武当道茶经》一书18篇章中,从第一章至第十四章,均以四言诗体裁,从神农武当道茶历史、地理生态、采茶制茶、品茶评茶、茶艺表演等多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层次的学研撰述,内容通俗易懂,朗朗上口。

20余万字的《神农武当道茶经》,其中四言诗体裁达8万余字。第十五章至第十八章的 文 论、故事等,总计14万余字,这既是弘扬诗经国学 文 化,也是一种诗话神农武当茶 文 化的写作创新,集历史性、知识性、典故于一体,既有哲理,又极具武当道茶特色。

袁正洪(右)在房县野人谷镇千坪村发现的千年古茶树。

他把寻找古茶树和研究神农武当道茶作为课题

1969年春,房县到神农架还没通公路,袁正洪徒步走到神农架,结缘野生茶;1974年隆冬,袁正洪到房县通省区大马公社 文 化调研,这里紧连武当山金顶后山的官山,他冒着皑皑白雪,慕名登上武当金顶,有幸品尝到 文 管员任兴俊拿出的武当野生骞林茶(俗名小白花茶)和味道比较苦的野生太和茶。

1987年5月21日,袁正洪作为《郧阳报》记者,在武当山紫霄宫采访时,拍摄了87岁的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武当山道长王教化与道兄们饮用太和茶的珍贵照片。这些茶缘,给他留下难忘的印象。

1996年以来,袁正洪一直把寻找秦巴山区的古茶树和研究武当道茶作为课题。他先后挖掘整理武当道茶相关资料近百万字,拍摄照片3万多张,拍摄武当道茶录像资料30多盘,撰写《武当道茶香飘四海》《仙山武当道茶香》《浅谈武当道茶历史渊源与养生》等 文 章,引起有关专家高度关注。

袁正洪认为,武当道茶应是我国四大特色名茶之一,即西湖龙井、武夷岩茶、武当道茶、寺院禅茶。

他历时25年打造武当山区首部“茶经”

“陆羽是湖北竟陵(天门)人,《茶经》记载,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袁正洪发现,武当山地处秦巴山区,竹山和房县西南部山区古称巴国之地,正是陆羽《茶经》里所说的茶的产地巴峡之地,是世界及我国茶 文 化的发祥地。袁正洪曾邀请武当中草药资源专家陈吉炎教授等人,多次进入深山考察古茶树。

2006年冬天,袁正洪诚邀陈吉炎、张先忠等人翻山越岭,在海拔1100多米的房县野人谷镇千坪村,发现一株三人合抱的千年太和古茶树。当时,高15米、直径3.02米的古茶树遭群蚁侵蚀,茶树濒危。袁正洪及时向房县领导汇报。两年后,得到及时救治的古茶树枯木逢春。

他对于茶 文 化的研究,达到痴迷的程度。2008年,袁正洪考察发现武当山榔梅祠后山岩壁下长有野生太和茶树。在武当口村、黄草坡村,均发现了野生古茶树。袁正洪有时白天在茶园与茶农交谈采茶,晚上在茶场观看技术员炒茶。茶农们亲切地称他是“武当山当代陆羽”。2019年春,在房县万峪河乡海拔千米的摩天岭,他涉峡谷、攀悬崖,发现千亩太和、骞林天然野生茶树群落。其中最大一株茶树高约16米,树蔸围径3.01米。骞林茶本地俗称白花茶,奇香醉人,让人流连忘返。

专家们认为,《神农武当道茶经》结合历史、地理、生态、考古、古籍、民俗、茶艺等多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层次的学研撰述,集历史性、科学性、生产性、知识性、学术性、文 化性、实用性、典藏性于一体。这是继唐代“茶圣”陆羽著作世界上第一部《茶经》之后,比较深层次研究茶 文 化的一部著作,也是千百年来研究神农架武当山地域的第一部“茶经”。

( 责任编辑:李珊    新闻报料:811011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