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政务 党建 视频 图片 社区 评论 旅游 电商
客户端 微博 微信 抖音 数字报

东湖评论:在保留“烟火气”中提升县域品质

时间:2021-09-14 11:26    来源:荆楚网  字体:  打印  播报

近日,湖北省正式启动县域品质提升三年行动,聚焦道路系统、市容环境、风险管控等七大领域,提出28项具体任务。找准定位方可把好脉,因地制宜才能开好方。“人情味”“烟火气”是县域最大的底色。南腔北调的地方方言和南来北往的饮食起居,成就了独具一方的县域特色。县域民生要发展,城区景观要更新,需在保留“烟火气”、集聚“人情味”的前提下稳步推进。

局部的“微调整”、“有温度”的应留尽留,应成为县域品质提升的基调。上世纪90年代开启了县城的外延扩张期,县域的面积在逐步扩大,新老城区的风貌差距也在逐渐拉大。近30年粗放生长的县域,随着改革步伐的放缓,开始步入城市更新的存量时代。在县域品质提升工作中,若一味专注于颜值更新、商业挖掘和现代元素的植入,千县一面、整齐划一的城区景观,会消减厚重独有的小城风貌;简单粗暴的增拆迁建、不再熟悉的街道布局、高耸矗立的全新社区,会逐渐破坏人居情感的承载空间。“面子工程”和“里子工程”的更新改造,需在传统风貌存续和现代特色彰显中,实现有效衔接,同步规划。在推进新区扩张与旧城改造中,做到收缩自如,进退得宜。

尊重民意、讲究有机的新旧传承,应成为县域品质提升的主要内容。老城区数十年一成不变的临街店铺、狭窄局促的背街后巷、破烂不堪的老旧小区,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人而言,浸润着特别的生活印记,弥漫着特有的人文气息。街道立面整治、背街后巷和老旧小区的改造,可遵循社区居民自愿、政府和社会组织有效参与的原则来进行,根据实际情况为每个小区量身定制改造策略。在完成疏通管网、拆除违建、清除垃圾、更换消防设施等硬件改造的前提下,坚决防止大拆大建,对传统要素当中合理的部分予以保留。立面整治可承继独具当地特色的建筑风格,转角位置适当打造成靓丽的绿色微景观,背街后巷的墙面更新以小城历史为主题,改造为韵味悠长的文化风景线。街边经营数年的修鞋铺、理发店等代表老城记忆的元素稍加整饬后可适当存续下来。适当添加现代元素,注重布局市民活动空间、院落休憩地,合理规划社区商业步行街、十五分钟生活圈。“三分改、七分管”,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小区居民的积极性,享有充分的参与权和管理监督权,使社区在共治共享中有机生长。

从民生出发、保留市井生活味道,应成为县域品质提升的题中之义。“烟火气”、“接地气”最浓郁的地方莫过于大大小小、各具特点的菜市场。小菜场连接大民生。在线上线下商业运营平台呈现星火燎原之势的背景下,菜场作为城乡物资交流的重要集散地,仍具有不可磨灭的地位。菜场的标准化改造在实现便利、整洁等目标的同时,需要以自主就业和民生消费为出发点,避免过度设计营造的“距离感”。不能为了视觉上的“高大上”,设置条条框框,消解了人情味和民生功能。可通过划片分区的方式,对有摊位的商户与没有摊位的村民实行分类管理,既实现环境整洁有序,又保留了传统的城乡交流通道,为底层民众在艰难环境中求生存、重塑美好生活尽可能提供机会。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随着“三胎”政策的落地,县域发展的理念需要逐渐转向“以人为本”,将人口作为一种最具价值的生产力来呵护,以此聚集人气。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地方的才是全域的。在增加公共服务投入的同时,讲究历史传承的民生改造,维护共同特有的民间记忆,县域才能留住更多的当地人,吸引慕名而至的外来者,集聚发展需要的人气、人力和人才。

( 责任编辑:李月    新闻报料:811011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