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政务 党建 视频 图片 社区 评论 旅游 电商
客户端 微博 微信 抖音 数字报

补水2.21亿立方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夏季生态补水

时间:2021-07-11 11:33    来源:秦楚网  字体:  打印  播报

秦楚网-十堰头条讯 记者 朱江 报道:近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向北方的部分河湖实施生态补水。7月9日,历时33天的2021年夏季滹沱河、大清河、白洋淀生态补水顺利结束,滹沱河、子牙河、子牙新河以及南拒马河、瀑河、白洋淀、赵王新河、大清河两条补水线路共627公里河道全线贯通,补水量达2.21亿立方米,圆满完成补水任务。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生态补水,不仅降低了丹江口水库甚至长江的防洪风险,实现了洪水资源化,而且有效缓解城市用水挤占农业用水的矛盾,改善受水区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抵御干旱灾害的能力。同时,生态补水稳定了受水河流生态流量,使山水林田湖得到有效涵养。

2021年夏季滹沱河、大清河、白洋淀生态补水线路图

生态补水是通过调度水资源保障生态环境用水的重要实践,通过对因最小生态需水量无法满足而受损的生态系统进行补水,补给区域生态系统的水资源短缺量,遏制生态系统结构的破坏和功能的丧失,保护区域生态系统生境的动态平衡。   

据了解,此次补水是进一步发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综合效益、推进华北河湖生态系统复苏和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的积极探索。通过夏季补水,推动滹沱河、瀑河、南拒马河等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使子牙河、子牙新河、赵王新河等已断流的河道重现生机,补水河流沿线生态环境发生可喜变化。

通过补水后,清清汉江水源源不断滋润北方大地,一些干涸河段重现碧波。常年干涸断流的赵王新河、子牙新河、子牙河重现碧波荡漾,原死水河段水体流动性改善,水流再现。补水后,有水河长较补水前增加53公里,增加9%;形成有水水面面积约62平方公里,增加11平方公里,增加21%。与此同时,地下水得到回补。经初步测算,近1.24亿立方米水量入渗回补到地下,约占补水量的56%,填补了地下水亏空,涵养了地下水水源。与补水前相比,补水河道周边2公里范围内地下水水位平均回升0.33米,其中滹沱河沿线平均回升0.42米,大清河沿线平均回升0.1米。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向河北保定境内的北易水河补水

据悉,补水后的河道生物多样性改善明显。与补水前相比,赵王新河、子牙新河和子牙河在补水期间鱼类种类数分别升高25%、33%和20%。底栖动物耐污物种比例明显下降,生物群落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优化。

此次夏季补水,充分发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当地水利工程的水资源配置作用,统筹调度丹江口水库、白洋淀、岗南水库、黄壁庄水库、安格庄水库、旺隆水库等,将汛前弃水通过河道有效补给到地下,为逐步修复华北地区河湖生态系统创造条件,进一步发挥了水利工程生态效益。

生态补水后的白洋淀焕发勃勃生机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向河北境内的滹沱河补水

生态补水后的滹沱河沿岸,人头攒动,处处可见亲水画面。白洋淀水质稳定改善,干涸的子牙河、子牙新河在补水后焕发新的活力,沿河群众拍手称好。

据介绍,为确保丹江口水库度汛安全,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的丹江口水库汛前要进行弃水腾库,汛期水库蓄水位必须控制在汛限水位以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成前,上游来水量大的年份将有大量弃水经长江流入大海,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在保证正常供水的前提下,大量弃水可通过总干渠向河南、河北、北京、天津4省市输送。

2017年至今,在保证沿线大中城市正常生活用水前提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连年择机向北方实施生态补水,累积已向河南省、河北省、天津市、北京市的47条河流生态补水50多亿立方米,相当于十堰向北方送去4个黄龙滩水库库容(黄龙滩水库总库容为11.625亿立方米),北方受水区生态补水后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均持续向好。

( 责任编辑:封荣娟    新闻报料:811011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