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政务 党建 视频 图片 社区 评论 旅游 电商
客户端 微博 微信 抖音 数字报

丹江口大事记(1921——2021)

时间:2021-07-05 11:36    来源:十堰日报  字体:  打印  播报

■ 1922年

3月,均县人仇国升在大冶钢铁厂当电工,经林育英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共最早的工人党员之一,也是最早的均县籍、郧阳籍中共党员。

■1924年

均县人王觉新在南京东南大学(现南京大学)由共青团员转为中共党员。

■1925年

6月,共青团均县支部建立,陈世均任团支部书记。

■1926年

7月,宋良由受中共襄阳特支委派,回均县成立中共均县第一支部,并任支部书记。

是年,城关码头工人组织成立均县码头工人联合会。

■1927年

2月,中共湖北省委任命宋奎卿为均县特支书记。

9月,由省城回县的女共产党员谭华兰,发动成立“均县妇女运动会”,谭任妇女委员。

■1928年

1月,中共均县青山港吴家湾特别区委成立,有党员数十人,鄂北特委派宋良由任区委书记。

4月,宋良由、刘鼎三、袁祖斋等组织全县农民开展抗捐斗争,迫使县政府停收烟地捐税。

夏末,中共鄂北特委负责人谢远定来均县,将青山港吴家港特别区委扩大为县委。后因鄂北各地秋收暴动失败,鄂北特委解体,成立均光谷三县联席会。次年2月,三县联席会召开鄂北各县代表会议,选举成立中共鄂北临时特委。

■1929年

2月,中共均县县委组织领导农民暴动失败,县委组织遭破坏。中共鄂北临时特委委派王恩平到均县青山港重建中共均县县委。年底,中共均县县委参加鄂北5县农民暴动失败。此阶段均县共有中共党员400余人,有枪七八十支。

■1930年

3月,恢复中共鄂北特委。5月,召开第二次扩大会议,决定襄、枣、均、光、谷成立临时中共县委。9月,党中央决定,鄂北、豫南两特委合并为“中共鄂豫边特委”,下辖三个中心县委(南阳、襄阳、河口),均县属河口县委领导。

■1931年

5月20日,红三军在贺龙、邓中夏领导下,由谷城县石花街入均县浪河小店子。5月22日,红三军在纪大纲游击队的配合下向均县城发起进攻,经一昼夜激战解放均县城。6月,红军撤出均县城前往武当山。

6月11日,敌集结重兵向红三军前沿阵地老营宫、元和宫发起进攻。红三军在贺龙指挥下连续打了三个大仗,即“太子坡要峡阻击战”、“十八盘大战”和“紫霄宫反歼灭战”,重创十倍于红军之敌。后来,红三军向房县转移。

■1932年

1月,红二十五师撤出均房苏区,国民党五十一师伙同地方民团,向县、区苏维埃发动进攻,各地人民政权惨遭破坏,中共均县党组织完全停止活动。

■1933年

12月31日,均县游击团团长纪大纲在反围剿战斗中被奸细杀害。

■1936年

10月17日,中共均县党的负责人杜善安,被均县劣绅、民团团总萧鼎新杀害于均县南集外。

■1938年

是年春,“中国战时儿童保育院”迁至均县草店遇真宫。罗淑章任院长,赵秋芬任中共党支部书记。该保育院有难童400多人,每天进行抗日救亡教育。

11月,成立中共均郧工作委员会,次年2月建立中共均州中心县委(又称均郧房中心县委),此时期共有党员300余人。在中共均州中心县委领导下,以草店为中心,成立草店、石板滩、浪河、习家店文化工作站和“抗日救亡乡村工作促进会”、“战教会”等群团组织,积极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

12月,鄂西北战时教育工作委员会均郧办事处负责人蔡竞和范仲先在浪河、黄龙山区发展一批中共党员,建立均县南乡第一个中共党支部。

■1939年

7月,建立中共均县北区区委,辖1个中心支部、8个支部,计70多名党员。

■1945年

4月,《阵中日报》副刊《台儿庄》编辑部迁移均县,臧克家、姚雪垠、碧野等人曾在该报刊工作。

■1946年

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原部队一纵二、三旅和二纵十五旅进入鄂西北地区,开辟以武当山为中心的鄂西北根据地。8月,在狮子岩成立鄂西北区党委,同时成立以王树声为司令员兼政委的鄂西北军区。

9月,中共鄂西北三地委成立中共均郧房中心县委。10月,撤销中心县委,成立均郧县委。11月,中共均郧县委书记朱正传从官山返茅塔坪途中与敌遭遇,激战中腿部受伤后饮弹牺牲。

■1948年

3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四纵十二旅三十六团攻克均县城,28日全县解放。4月,中共均县委员会成立。

6月2日,均县民主县政府成立,隶属鄂豫陕第四专员公署(7月改为陕南第四专员公署)领导。

是年,全县开展“二五”减租减息,限制地主和资本家对农民的地租和高利贷剥削。

■1949年

5月底,陕南军区主力部队西进作战,均县支前指挥部派出8个支前大队3000民夫、600副担架随军西进至陕西白河县。同年11月,县民主政府又派出民夫1060人、180副担架随军西进到汉中。两次支前共牺牲民夫7人。

■1950年

2月,两郧专署划归湖北省领导,改为郧阳专署,均县隶之。

7月23日,均县成立抗美援朝委员会,并召开各界代表300多人参加的代表会议。会后仅一个月时间,全县捐款5200元(已折新币),有4000多人报名参军,765人应征入伍。

11月9日,均县被湖北省委确定为第一批土地改革地区。

■1952年

11月,郧阳、襄阳两地区合并为襄阳地区,均县隶之。

是年底,历时两年多的土地改革和土地复査工作全面结束。

■1953年

11月,本县修建建国后第一座小(二)型水库—仇家营水库。

■1954年

1月16日,均县试办第一个以土地入股,按“地四劳六”分配的初级农业合作社——程家营乡“红星农业生产合作社”。

7月2日至6日,均县首届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在城关召开,出席代表233人。

■1955年

均县首次发行国家建设公债117104元。至1958年连续4年共发行537810元。1968年偿清全部本息。

■1956年

3月,习家店明星农业社主任李大贵,用竹筒制成水平仪,凿渠引水上山成功,使25.3公顷旱地变成水田,被选为特等农业劳动模范。

5月11日至15日,中共均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同月,全县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1957年

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来县拍摄李大贵引水上山、习家店明星四队赵以轩悬岩凿渠、朱清喜征服老鹰岩建成幸福渠等新闻记录片。

是年,湖北省委奖给李大贵1台日本产手扶拖拉机。自此,均县始有第一台拖拉机。

■1958年

1月4日,均县火力发电厂正式发电。

9月1日,汉江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动工兴建。

11月12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一篇生动的马克思主义的报告》的社论,肯定中共均县县委支持李大贵引水上山的创举。

■1959年

12月26日,丹江口大坝成功实现截流。

■1960年

7月,省委决定将光化、均县合并为丹江县,并成立丹江市。

10月,丹江县易名为光化县。

■1961年

3月14日,《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単位名单的通知》将武当山金殿列为全国77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1962年

6月,国务院批准恢复均县建制。

■1963年

是年春,首次从湖南邵阳引进温州蜜橘苗千余株,在六里坪公社蒿口大队和朱家湾大队试栽成功。

■1964年

3月,召开县、区、社千人大会,全县开始大面积育苗造林。

■1965年

8月,恢复中共郧阳地委、郧阳专署,均县隶之。

■1966年

1月1日,汉丹铁路全线通车,均县境内5.6公里。

■1967年

11月18日,丹江大坝下闸蓄水。

■1968年

10月1日,丹江口水电站第一台15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开机发电。

■1969年

一批“三线”工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541、3545、3602、3607、3611和二汽精密铸造厂、二汽粉末冶金厂、湖北汽车电器厂、文字六0五厂相继迁入县境。

■1970年

4月25日,丹江口水电站至河南平顶山贾庄变电站220千伏输电线路建成投入运行。

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一师师部调驻均县,担负修建襄渝铁路工程指挥。

■1971年

5月1日,丹江口汉江公路桥建成通车。

7月,年产3000吨合成氨的均县化肥厂建成投产。

■1972年

5月4日,中国最大的斜面升船机(可升运150吨)在丹江大坝调试运行成功。

■1973年

为纪念修建襄渝铁路牺牲的195位烈士的老营烈士陵园落成。

■1974年

3月,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第一期工程全部建成。该期工程包括总长近2.5公里的大坝、装机容量90万千瓦的发电站、安装国内首次制造的一次提升载重150吨的升船机、鄂豫两条引水灌渠。该期工程总投资10亿元。

■1979年

9月,丹江口至武汉的22万伏输电线路建成。

■1980年

是年,历时15年的移民工作胜利完成,均县外迁、内安移民160448人。

■1982年

2月,武当山紫霄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1月8日,武当山被国务院审定为第一批44个全国风景名胜区之一。

■ 1983年

8月19日,国务院撤销均县建制,设立丹江口市,属省辖县级市,由郧阳地区代管。

■1984年

4月25日,武当山紫霄宫、太和宫(包括金顶)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开放寺观。

5月,丹江口市被确定为全省第一批农村改革试点县(市)。

■1985年

2月,丹江口市被国务院批准为“工业旅游市”。

是年,国务院确定丹江口市为乙类开放城市,1986年确定为全国甲类开放城市。

■1988年

12月26日,丹江口市被省政府列为渔业发展重点县(市)。

■1989年

6月11日,武当山文管所于武当山后山发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军“打土豪分田地”黑体标语和当时值班员名单等文物。该文物记载红军1928年9月中旬在武当山地区开展土地革命、打击土豪劣绅的历史。此发现将红军进入武当山地区的时间向前推进两年零八个月,为研究中共党史及早期党组织在武当山开展活动的历史提供极其珍贵的资料。

■1990年

1月1日,丹江口人民广播电台正式开播。

6月,丹江口市被国家水利部列为全国第二批农村水利初级电气化建设县(市)。

■1991年

10月10日,市政府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均县苏维埃政府旧址等20处列为首批市级文物保护重点单位。

■1992年

1月19日,丹江口市被国家水利部授予“1990—1991年全国水利建设先进县(市)”称号。

8月12日,省政府批复同意建立丹江口市武当山旅游经济技术开发区,并确定为省级开发区。

■1993年

2月8日,市委、市政府确定市化工一厂、化肥厂、丹江钢厂、水泥厂、汽车可锻件厂、供电局等10家企业创建“小型巨人”。

10月上旬,丹江口市在“全省山区十强县市”评比活动中,名列全省38个山区县市第六位。

■1994年

4月1日,丹江口市被国家扶贫开发办公室纳入“国家‘八七’计划扶贫县市”之列。

9月16日,省委、省政府公布表彰1993年度全省“十强”县(市)、山区“五强”县(市)和百强乡镇。丹江口市位居全省山区发展实力“五强”县市第一位、全省综合经济效益和综合发展实力“十强”县市第十位。

10月22日,郧阳地区与十堰市合并为新的十堰市,丹江口市(省辖县级市)由十堰市代管。

12月1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武当山古建筑群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1995年

4月1日,金岗山新型陵园正式启用。

9月9日,根据省统计局公布的结果,丹江口市位列全省小康目标建设第二名和全省综合经济实力第四名。

■1996年

6月24日,6集电视连续剧《贺龙在武当》在丹开拍。1997年6月13日在丹江口电视台首播。

9月26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授予丹江口市“全国脱贫先进县(市)”称号。

12月25日,武当山南岩古建筑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7年

8月18日,省政府召开武当山旅游经济开发现场办公会议,决定成立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为正县级单位,由丹江口市代管。

■1998年

5月初,丹江口市综合实力首次跻身全省“十强”县市之列,位居第八。

■1999年

3月20日,武当山古建筑群和红三军军部旧址被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3月29日,“保护母亲河行动”汉江段在丹江口市拉开序幕。

3月31日,丹江口市被评为“全省经济综合实力十强县市”“全省经济效益目标考核十佳县市”。

■2000年

9月,丹江口市荣获“中国道茶文化之乡”称号。

12月25日,武当山风景区被国家建设部授予“全国文明风景名胜区”称号。

■2001年

10月22日,丹江口市被国家林业部命名为“中国柑橘之乡”,入列第二批“中国名特优经济林之乡”名录。

12月12日,官山镇吕家河村被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湖北省民歌村”称号。

■2002年

1月16日,武当山被评定为“4A级旅游区”。

2月10日,丹江口市被列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市)。

■2003年

6月17日,省委、省政府召开旅游发展现场办公会议,进一步明确武当山管理体制等事项。提出“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科学规划,严格管理”的十六字方针。

■2004年

11月15日,《国家发改委关于审批丹江口水利枢纽大坝加高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请示》下发执行。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建设方案最终确定为正常蓄水位170米方案,相应库容由原来的174.5亿立方米增加到290亿立方米。

■2005年

4月18日,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全面启动丹江口水利枢纽大坝加高坝区移民搬迁工作的通知》,标志丹江口大坝加高移民搬迁工作全面开始。

9月26日,南水北调中线关键控制性工程——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开工仪式在右岸施工营地举行。2013年5月27日,丹江口大坝主坝混凝土加高工程全面完工。

2005年开始,丹江口水库被国家列入防治面源污染水土保持试点工程建设。

■2006年

3月31日,净乐宫复建竣工暨开光大典举行。2010年12月,净乐宫获评国家 AAAA级旅游景区。

5月20日,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伍家沟民间故事被列为名录第一项民间文学类第15项,武当山宫观道乐被列为第二项民间音乐类第69项,武当武术被列为第六项杂技与竞技类第8项。

5月25日,武当山古建筑群被国务院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7年

12月14日,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赴南水北调工程丹江口库区慰问演出。

■2008年

6月7日,国务院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官山镇吕家河民歌被列为遗产名录第二项传统音乐类第

83项,武当山庙会被列为遗产名录第十项民俗类第84项。

■2009年

2月22日,全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移民试点工作动员大会召开,标志着全市库区移民试点工作正式拉开序幕。

■2010年

1月31日,丹江口市丹江鲌类资源保护区被国家农业部列为第三批57个国家级水平种质资源保护区之一。

12月28日,丹江口市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湖北省移民外迁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2011年

1月10日,丹江口市太极峡、净乐宫景区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4A级旅游景区。

9月1日,丹江口市获授“2008—2010年度省级文明城市”。

■2012年

2月8日,丹江口市环库路(东环路段)建设项目开工。2017年环库公路主要工程修筑完毕。丹江口市境内环绕丹江口库区公路全长110千米,工程总投资24亿元,被誉为“中国最美山水公路”。

4月30日,中国第一部以南水北调移民为题材的电影《汉水丹心》在中央电视台播出。

11月15日,“均州名晒烟”被农业部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2013年

5月30日,国家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正式批复官山镇武当南神道景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11月4日,丹江口大坝风景区被水利部批准为“国家水利风景区”。该风景区包括丹江口大坝、升船机系统、水力发电厂厂区、左岸观水区、丹江口工程展览馆等。

■2014年

5月10日,在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上,丹江口市以三类县(市)第四名的成绩,被授予“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称号。

6月,丹江口沧浪海旅游港旅游区、丹江口武当峡谷漂流景区经湖北省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组织评定,成功升级为国家4A级旅游区。

8月27日,丹江口市被授予“2011—2013年度省级文明城市”称号。

11月,住建部、文化部、国家旅游局等联合公布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丹江口市官山镇吕家河村入选。

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丹江口水库的一库清水以每秒350立方米的下泄水量,沿着1432公里的输水干渠,直达河南、河北、北京、天津等地,润泽北方人民。

■2015年

1月14日,文化部下发《关于全国文化先进单位(文化先进县、市、区)复查结果》,丹江口市再次获得“全国文化先进县市”称号。

■2016年

5月,丹江口市荣获“全省县域经济工作成绩突出单位”称号,成为十堰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市)。

■2017年

2月16日,土关垭高铁小镇(汉十高铁丹江口南站)建设项目正式动工建设。项目总投资29亿元,其中一期投资10亿元。

3月29日,国务院公布第九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丹江口市水库风景名胜区名列其中。

5月,省政府正式授予丹江口市“湖北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8月18日,湖北新增6处省级烈士纪念设施,丹江口市烈士陵园在列。

■2018年

2月中旬,中央文明办发布

2018-2020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单,丹江口市成功入围。

■2019年

11月29日,全长399千米、设计时速350千米的汉十高铁,历经4年建设正式通车运行,汉十高铁在丹江口市设有丹江口站、武当山西站。

■2020年

是年底,中共丹江口市委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2021年

6月19日,丹江口市水利枢纽工程入选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丹江口市档案馆提供)

( 责任编辑:张黎黎    新闻报料:811011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