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政务 党建 视频 图片 社区 评论 旅游 电商
客户端 微博 微信 抖音 数字报

均州赤子纪大纲

时间:2021-07-05 10:46    来源:十堰日报  字体:  打印  播报

纪大纲

秦楚网讯(十堰日报)记者 王雁博 通讯员 于殿宏 李诗豪 张会

面向汉江河,背靠乌头山,丹江口市凉水河镇观沟村,是贺龙元帅亲自任命的均县游击队团长、均县早期农民运动领袖纪大纲的家乡。

从早年在家乡组织“红枪会”,到加入中国共产党,纪大纲从一个自发的革命者变为自觉革命的无产阶级战士,并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献出生命。

自觉革命,组织“红枪会”

纪大纲,1885年生于丹江口市凉水河镇乌头村(今观沟村)一个富农家庭。他秉性刚毅豪爽,不畏强暴,为人正直,好打抱不平。自幼曾上过私塾,读过《百家姓》、《三字经》。他对习武有兴趣,尤爱耍刀舞棍,曾请河南艺人到家教练刀枪棍棒之术。久而久之,在乡邻四周出了名气,为他以后组织红枪会当其头领奠定了基础。

“身材魁梧高大,在一米八以上,红脸,力大无比,挑一百八十斤的柴火到老河口,早上走晚上还能赶回来吃晚饭!”凉水河镇观沟村四组的纪昌军,帮助我们“还原”纪大纲的“形象”。“几百斤的磨盘,他都能举起来!”观沟村四组七十一岁的刘德芳,向我们讲述纪大纲搬石磨帮助穷苦人的故事。

纪大纲早年父兄相继去世,他担负着全家十口人的生活重担,在自己的土地上辛勤耕耘。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均县政局混乱,悍匪骚犹,兵匪交祸,民无宁日,加之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贪官污吏的横征暴敛,致使广大农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纪大纲目睹此景,在家乡组织起了红枪会,以抵御官匪的欺压和抢劫。

今天的观沟村,公路通村入户,纵横交错,如果没有当地人带路,很容易迷路。当年,纪大纲就是从这里走出乌头山,走上革命的道路。

陈家老屋

“纪大纲的老宅被反动势力团总袁星斋带领的土匪给烧了,现在能看到的只有陈家老屋!”村干部向我们提议。陈家老屋前,一棵几人合抱的皂角树,枝叶葳蕤。树下,是一个巨大的石磨盘。“纪大纲的队伍就用它磨粮食!”一旁的村干部指着磨盘说。

1928年夏,均县农民自卫团成立,纪大纲任团长,下辖3个营,700余人,团部就设在陈家老屋。“部队穿着统一的服装,在前面的场子上操练,还高唱为穷苦老百姓打土豪、分田地的歌!”老一辈们的讲述,让居住在陈家老屋的陈传忠记忆犹新。

大山沟里农民武装运动,呈现蓬勃之势。这一年,纪大纲遇到同为均县观沟人的陈文振(又名陈苍雪,中共党员),她携丈夫吴生白(东北沈阳人,中共党员)回均县开展党的活动,经吴生白介绍,纪大纲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个自发的革命者,变为自觉革命的无产阶级战士。入党后,他把家中20亩土地分给穷苦农民耕种,“红枪会”也纳入党组织领导,成为共产党领导下的均县最早的一支农民武装。

跟党走,领导农民游击队

纪大纲故居所在地外景

纪大纲入党后,乌头村成为当时均县最早的武装革命根据地,鄂北特委、豫南特委和均县地下党负责人常到他家进行革命活动,党的许多重要会议也在他家召开。他的家成了党的“联络站”。

“农民游击军,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自己的队伍!”纪大纲教导游击队,并立下规矩:第一不准烧老百姓的房屋;第二不准杀老百姓;第三不准调戏妇女;第四不准糟踏农民的庄稼;第五爱护老百姓,借人家的东西,当天借,当天还,不准过夜;第六、派饭吃时,人家端啥吃啥,不准议论人家饭的好坏。

掀起抗烟苗地亩捐斗争,处决恶霸紫洛麻子,活捉匪首范心田,击溃袁星斋、曹大狗、余明忠等反动势力,自办枪厂,制造“本地造”枪支……加入党组织的纪大纲,打土豪、分田地,减租减息,惩处恶霸,威震均县反动政权,声势轰动鄂西北。“纪大纲家里有田有地,闹革命都是为了穷苦老百姓!”纪大纲在凉水河家喻户晓。

1930年,纪大纲领导的农民军改编为均县游击队,纳入红九军第二纵队建制。1931年5月,贺龙率红三军攻打均县城,纪大纲率游击队配合。红三军攻克均县城后,贺龙在城内接见了纪大纲等人,贺龙问:“大纲同志,你有好多人马?”纪大纲答:“二三百人枪!”贺龙笑着说:“二三百人马,哪里够一个团啰!我给你拨五百,补够一个团,任命你为团长!”

随后,纪大纲跟随贺龙攻郧阳、上武当、过房县,开辟均房苏区。1932年,红三军主力开赴洪湖,纪大纲率游击队在均房一带坚持斗争。“当时贺龙让纪大纲跟他一起走,但纪大纲考虑到家中还有老母亲,就留了下来!”观沟村二组九十一岁的陈永才说。

英雄喋血,肝胆化丰碑

群众在烈士陵园祭奠纪大纲

1932年,母亲病故,纪大纲在家料理丧事。伪郧阳保安副司令廖安邦带领千余人,趁机向乌头村“围剿”。纪大纲身穿孝服,率部迎战,毙敌百余人。为保存实力,被迫撤离立足多年的观沟根据地。

1933年正月,纪大纲的长子、游击队营长纪洪恩被内奸张老幺故意擦枪走火打伤,医治无效,四日后死亡。纪大纲痛失长子,如断一臂。

1933年秋,廖安邦调集重兵对纪大纲进行围剿。在石鼓红庙沟,包围圈逐渐缩小,纪大纲伺机突围。此时,廖安邦安插的奸细王光德找到了下手机会,他从后山拉来一百余人,投奔纪大纲。连长李兴发认为有诈,劝阻不予收纳。纪大纲认为正是用人之际,便将王光德等人留下收编。两日后,李兴发在战斗中受重伤,王光德见时机成熟,于冬月十五日深夜,带两名亲信,骗过岗哨,叫开房门,三枪齐发,纪大纲倒在血泊之中,年仅48岁。事后,敌人残忍地将纪大纲等三人的头颅悬挂在均州南城门楼上,示众三天,当地群众无不含悲饮泪。

纪大纲儿子纪宏范拿出《革命烈士证明书》以慰父亲在天之灵

“纪大纲有四个儿子,三个在战斗中牺牲,只有最小的儿子幸存下来!”纪昌军说。1985年,纪大纲被湖北省政府批准为革命烈士。八十多年来,纪大纲在红庙沟的坟茔掩于荒草。2013年,纪大纲的小儿子、时年94岁的纪宏范,亲手将父亲遗骸安葬在金岗山革命烈士陵园。青松翠柏,英雄长眠!

2001年,由丹江口市委党史办、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民政局、人事局编撰的《纪大纲传》出版,贺龙元帅亲自任命的均县游击队团长、均县农民运动领袖纪大纲,名垂青史,光照千秋!

( 责任编辑:张黎黎    新闻报料:811011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