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政务 党建 视频 图片 社区 评论 旅游 电商
客户端 微博 微信 抖音 数字报

党建引领 项目强县 ——竹山县经济社会发展纪略

时间:2021-06-30 11:45    来源:十堰日报  字体:  打印  播报

竹山县城夜景

秦楚网讯(十堰日报)记者王靖 通讯员 王丽波 赵伟

时值初夏,山野苍翠,万物生机勃勃。站在竹山县麻家渡镇涧沟梁村北侧的小山坡上,一块面积很大、正在进行平整的土地映入眼帘。“这里就是竹山通用机场建设现场。”一位施工人员介绍。

随着通用机场的开工建设,竹山县将构造起水陆空立体交通网,极大缩短与外界的时空距离,快速融入国家、省、市发展战略,提高开放水平,为招商引资和壮大一方经济厚植沃土。这是竹山县党建引领项目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十三五”以来,该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项目建设持续发力,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谱写了一曲自强不息的时代赞歌。

凝心聚力促发展

竹山城关至擂鼓公交线路开通

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招商引资走在前列、城乡建设奏响强音、脱贫攻坚决战告捷、交通路网四通八达……过去的“十三五”,是竹山县奋勇拼搏、赶超争先的五年,也是竹山县高质量跨越发展的五年。

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倍增。2020年该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7.1亿元,是1978年的209倍,是1952年的1193倍。2020年,该县规上工业增加值17.7亿元,是2015年的1.2倍;固定资产投资较“十二五”末净增176.7亿元,是1978年的1919倍;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9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亿元,是2015年的1.8倍;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659元、11504元,分别是1978年的80倍、192倍,人民生活得到实质性改善。

竹山谷竹高速宝丰互通

三产深度融合。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十三五”末,全县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5家,过亿元农业企业8家,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超过50%,农业产业化水平显著提升。工业运行稳中向好,以水电、光伏为主的清洁能源年发电量20亿度,产值10亿元。绿色食品、服装服饰、医药化工、智能终端等产业健康发展。竹山绿松石产业被纳入省级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电子产业被纳入市级“专精特新优”型特色产业集群,一批汽配、卫浴产业项目相继投产,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8家。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全县旅游产业年综合收入达到32亿元,是2015年的3.4倍。该县获评“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电子商务网上年交易额达30亿元。

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聚焦“两不愁三保障”,5年来整合资金65.47亿元用于脱贫攻坚,实施扶贫项目4000余个,新建扶贫产业基地近20万亩,“五个一批”政策全面落实,完成易地扶贫搬迁1.5万户、危房改造3.2万户,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县摘帽。竹房城镇带相继建成10大核心农业示范区、5个特色集镇和100个新型社区。

真抓实干惠民生

产业壮大集体经济

民生是幸福之基、和谐之本。过去5年,竹山县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增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实现全覆盖,该县被水利部授予“全国农村饮水安全示范县”称号。公路总里程达5194公里,女娲山机场开工建设,十竹路、得大路、佑东路建成通车,7个乡镇通一级路,所有乡镇通达二级路,实现村村通客车,构筑起外畅内达的城乡交通物流体系,建成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完成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基本实现中心城区5G信号全覆盖。

生态环境治理再上新台阶。全面完成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和生态红线评估调整任务。高质量完成“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精准灭荒6.38万亩,城乡污水和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率均达95%以上。扎实推进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坚决落实“禁渔令”,退捕渔民得到妥善安置。县域地表水和集中式饮用水达国家Ⅱ类以上标准,水质达标率均为100%,空气质量年均优良率93%以上,土壤环境质量总体安全,成功创建“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人民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稳就业,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2.93%。社会保险待遇稳步提高,综合参保率达99%以上。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高龄补贴、残疾人补贴等政策全面落实,有效解决农村“三留守”问题。大力发展教育,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100%,竹山一中、县职业技术集团学校建成省级示范学校。卫生健康事业长足发展,县域医共体建设稳步推进,迁建县妇幼保健院、县中医医院,稳步推进县人民医院内科医技楼及附属工程建设项目。大力发展文化事业,秦巴文化艺术中心投入使用。

砥砺奋进开新局

美丽的圣水湖国家湿地公园

未来5年,竹山县将加快建设“一核两带三区”,构建“一体系三驱动”产业布局,提档升级竹房城镇带、加快推进堵河生态文化旅游带建设,力争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进入全省同类县市前列。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特色产业,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及品牌建设。扎实推进溢水、擂鼓等乡镇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深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等重点工作。启动美丽乡村示范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绿松石特色小镇建设,打造上庸水上运动特色小镇、官渡秦巴民俗风情小镇。

构建“一核两带三区”产业布局。全力推进县城新型城镇化,加快城北、大石沟、北门沟等片区开发,加快卓尔·竹山客厅、城区天燃气利用、明清大桥等核心城区项目建设,补齐环境卫生、公共服务、产业配套等领域短板弱项。给予政策补助,引导农民进城购房。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增强城市韧性,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拓展升级竹房城镇带,大力推进堵河生态文化旅游带建设。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打造中部乡村振兴示范区、西部绿色高效农业先行区、南部生态文化旅游引领区。

建设中的十巫高速

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十巫高速公路竹山南段建设,谋划并启动十堰至安康铁路竹山段、擂鼓至陕西旬阳一级路建设,建设洪大旅游路;加快女娲山通用机场建设,把竹山打造成鄂西北“航空服务中心”;建设界岭隧道、南山隧道等连接国省干线的重点桥梁、隧道项目,全面打通东至武汉城市圈、西至关中城市群、北至中原城市群、南至宜昌(神农架)地区的快速通道。建设一批一级公路,实现县城至乡镇1小时快速通达,乡镇1小时快速进入高速公路目标。

新基建服务高质量发展。重点建设大数据中心、电子政务系统、政务服务和“一网通办”三大平台;拓展医疗、教育、交通、能源、工业、城市社区、农业、旅游八大领域建设,推进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加快5G建设,实现核心城区、中心集镇、旅游景区等重要场所、关键位置5G网络全覆盖。

溢水镇东川村易迁新居朱本双摄

“1115”产业体系助推绿色崛起。“1115”产业体系即培育百亿绿松石产业、百亿农产品加工业、百亿园区轻工业和综合收入过50亿元的生态文化旅游业。“十四五”期间,将围绕绿松石、茶叶、食用菌、烟叶、中药材、畜牧业、竹、蜂蜜、旅游、纺织、服装、电子、包装等产业,培育产业集群,培优一批主业突出、专业水平高、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

大力拓展消费市场。在发展餐饮住宿、商超零售、美容美发等传统服务业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线上服务新模式,激活消费新市场。支持传统龙头企业、互联网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物流配送等综合服务,壮大实体经济。

高水平推进民生保障。加大援企稳岗力度,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启动竹山二中迁建、县特校改扩建等项目,新建南山五福堂外国语学校中学部,扩建行知外国语学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落实教育政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补齐公共卫生领域短板,加快推进县第二人民医院迁建,县传染病救治中心、县人民医院提标扩能等项目。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谋划建设历史文化博物馆,推进全民健身中心、堵河体育公园、新长城影视文创旅游等项目建设。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建党100周年,是一个崭新的坐标、全新的起点,竹山县将接续奋斗,全力以赴向更“高”处攀登,向更“新”处前行。

污水处理设施

( 责任编辑:李月    新闻报料:811011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