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政务 党建 视频 图片 社区 评论 旅游 电商
客户端 微博 微信 抖音 数字报

太和医院儿科医生李涛: 钻研三十载 挽救无数患儿生命

时间:2021-06-01 08:42    来源:十堰晚报  字体:  打印  播报

李涛靠仁心仁术赢得广大患儿家长的信赖与赞誉

秦楚网讯(十堰晚报)文、图/记者 曾雨 通讯员 钟泽宇 报道:在六一儿童节这个孩子们的节日到来之际,我们来认识一位儿科医生,太和医院儿童医疗中心主任李涛。三十余年来,他用仁心仁术挽救无数患儿生命,赢得广大患儿家长的信赖与赞誉。他是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为推动地区儿科医学发展作出贡献,为地区孩子们的健康撑起一把保护伞。

为儿童健康撑起保护伞

30余年如一日钻研儿科医学

今年5月初,一名出生7天的危重患儿的到来,让李涛和同事们的心顿时揪了起来。

该患儿确诊为爆发性心肌炎,同时有新生儿脓毒血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还有新生儿脑炎等重症。“病情极为凶险,如不及时救治,等待孩子的只有死亡。”李涛当即组织相关学科进行危重病例讨论。在他的带领下,经医护人员140多个小时的不懈努力,最终成功通过 ECMO救治挽救了患儿的生命。

这也成为湖北省首例新生儿人工心肺替代治疗病例(本报5月19日曾报道)。

“一切为了孩子。”像这样成功抢救危重患儿,对李涛及其带领的儿童医疗中心来说,早已司空见惯。

李涛是太和医院儿童医疗中心主任,从事小儿心血管疾病临床、科研、教学工作30余年,是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心血管学组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他在国内、省内心血管疾病诊疗领域开创了多个率先,引领了鄂西北地区儿童心血管疾病诊疗的发展,并参与制定“中国儿童先天性心脏病介入诊疗常规”等指南,为规范我国先心病介入治疗和儿童心血管疾病的诊治作出了积极贡献。

丰硕成果背后,是李涛30余年如一日,对儿科医学、尤其是小儿心血管疾病孜孜不倦的钻研与探索。

谈及30余年的成长历程,李涛对一例确诊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患儿记忆犹新。“女孩活泼可爱,擅长跳舞,但病情严重,已经无法自主呼吸。”李涛说,当时医院条件有限,没有呼吸机,只能靠医生人工捏呼吸囊支持。为了抢救患儿生命,医护人员轮流捏呼吸囊,一天24小时不断,一连捏了7天。

医者父母心。看着患儿痛苦,李涛心里很不是滋味。“那时我就认为,我们的儿科应该有更好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为患儿撑起健康保护伞。”

为了这把保护伞,李涛埋头苦干、刻苦钻研,一干就是30余年。其间,他先后考取武汉大学医学院儿科硕士、华中科技大学儿科博士,成为儿童先心病领域的专家。在他的带领下,太和医院儿童医疗中心年均开展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百余例,成功为超过100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介入根治手术,是我省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手术量和成功率最高的儿科专业之一。

这其中,李涛于1996年成功开展全国儿科界首例经皮弹簧圈先天性多发性肺动静脉瘘堵塞术,1998年又率先在我省开展 amplatzer法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术。

始终把患儿放在第一位

做有温度有情怀的儿科医生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国内研究生尚少。1992年,李涛从武汉大学医学院硕士毕业后,本有机会前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医院发展,但他最终却选择留在十堰。

对李涛而言,选择是一种传承。

“我父母原籍在广东,父亲曾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母亲是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全国金融三八红旗手,他们支援三线建设来到丹江口,参与了丹江口大坝的建设。儿科老主任桂世澄教授从上海支援武汉,最后又支援三线建设,最终也扎根在十堰。”李涛说,他们这种奉献精神,为他扎根鄂西北深山,为地方百姓服务提供了指引。

在桂世澄等老前辈的教导下,李涛在临床一线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桂教授十分严格,按同济医院模式管理我们,从那时起就要求住院医生24小时值班。”李涛说,同时,医院不拘一格降人才,他也因此见证并推动了医院儿科的发展壮大。

如今,这种传承仍在继续。身为儿科带头人的李涛,要求每一位医生严格遵循桂世澄教授留下的“负责、严谨、认真、细心”的工作作风,善待每一位患者。

“技术固然重要,但比技术更重要的是医德。”无论何时,李涛始终把患儿放在第一位,要求做一个有温度、有情怀的医生。“在患儿无助的时候,你的一个关心就可能给患儿力量,甚至成为他们的救命稻草。”

30余年来,李涛带领科室秉承“生命至上”,敢于挑战“不可能”,挽救了一个个幼小的生命。

2019年9月,一名3岁半的男童确诊患上先天性肝外门体静脉分流,饱受病痛折磨。这是世界文献仅报道80余例的罕见病,两家国内权威医院诊断,要治疗需肝移植,但患儿有重度肺高压,做不了肝移植手术,这无异于给患儿判了“死刑”。

男童的生命一度进入倒计时。就在一家人绝望之时,李涛带领太和儿童医疗中心举全院之力,尝试通过介入的方法挽救孩子生命。

媒体对此事报道后,看到无数网友的褒奖,李涛感慨万分。他在微信朋友圈写道:“作为一名医生,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性命相托,如履薄冰,任何一个决策都可能是一个人的生和死、一个家庭的幸福与悲哀。医生与教师,救人与育人,今生能同时从事这两个最有成就感、最崇高的职业,我感到无比骄傲与自豪。”

为儿科医生感到骄傲

愿守护更多孩子健康成长

在院领导的支持下,李涛的积极推动下,太和医院于1995年成立了儿童医疗中心,儿科专业精细化发展。

“过去我们什么病都看,但只有学科专业化、精细化发展,才能把病看得更好。”李涛说,当时正是讲究经济效益的年代,国内很多医院因儿科效益差而取消儿科,但太和医院领导高瞻远瞩,下大力气发展儿科,为地方儿童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

儿科发展不能“一条腿”走路。在李涛的推动下,太和医院又于2014年单独成立了小儿外科。

如今,太和医院儿童医疗中心已发展成为湖北省重点专科、区域医疗中心,下设儿童心血管、肾病、新生儿、风湿免疫、神经、血液、呼吸、消化、急救、内分泌、儿童保健、儿童康复、小儿外科等十几个亚专业。

“不能满足于看病而忽视科研,止步不前,没有科研就没有临床的进步。”身为儿童医疗中心主任,李涛向来重视科研。2020年,他还打造了儿科研究所,立足临床,用科研推动临床发展,让临床工作更精细化。在新技术的运用上,他派遣人员赴国际知名医院学习,并当好人梯,为年轻医生担起风险。

在李涛看来,儿科不是缩小版的“内科学”,与成人科室相比,儿科工作往往更辛苦,更需要细心和耐心。

“比如孩子肚子疼,哭闹不止,孩子本身往往说不清楚,家长的描述也不准确,这就需要医生去摸、去检查。检查过程中,孩子还会抗拒,给诊断带来困难,这就需要医生有耐心。”面对哭闹的患儿,李涛从不抱怨,总是耐心检查,以确保诊断无误。“孩子哭得厉害,那么就等孩子睡着了或吃奶安静后再检查。”有时,他一天要看诊100多名患儿,工作压力非常大。

“没有突然出现的病情变化,只有突然发现的病情变化。”李涛要求儿科医生要极度细心,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避免漏诊、误诊发生。

儿科医生任务重、压力大、效益差……近年来,儿科医生的工作和发展状况备受关注。现在儿科医生缺口大,资深儿科医生更是稀缺。李涛说:“很骄傲我是一名儿科医生,希望发挥所学,守护更多的孩子健康成长。”

( 责任编辑:刘箫君    新闻报料:8110110    版权声明